□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沙西中心學校 陳育剛
在小學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到,即便是高年級學生,對一些基礎知識掌握也不扎實,能力的高低決定于其基礎的強弱,所以若想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解題能力,首先就需要教師講述基本概念,鞏固學生基礎,在了解相關知識之后,結合相關例題,講述解題思路;教師還需要實行課堂檢測,將錯誤分析進行匯總,同時根據(jù)學情進行分層教學。本文就以上進行討論。
在進行高年級數(shù)學學習時,學生往往表現(xiàn)出不耐煩的情緒,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相關知識不夠了解,所以若想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需要教師在教學時講述相關內容,并基于生活實際,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進而為接下來的數(shù)學教學提供相應的便利。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思考,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授《比例》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相關問題:體育鍛煉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師打算買一個籃球和足球,總共價格是140元,足球與籃球價格比為4∶3,問足球價格是多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關于比例的相關知識,使學生對比例的知識有一個更加直觀的了解。隨后,在教師講述完相關的知識后,學生根據(jù)教師的例題進行計算:140/(3+4)×4,,經(jīng)過計算我們最終得到結果,足球的價格是80元,教師可以稱贊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信心。
解決問題能力的高低,需要以相關題目為手段,直觀地對學生的能力進行檢測,所以在進行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時,教師應該適當?shù)亟Y合相關的例題,講述相應的解題思路。但是在進行相關例題的展示時,教師也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所以教師設置的相關例題可以是較為綜合的例題,以便達到鍛煉學生知識整合的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設置以下例題,比如一個長方體,所有的棱長之和為160,長、寬、高三者之比為3∶3∶2,那么這個長方體是什么形狀,相應的體積又是多少?教師可以首先詢問學生:大家知道這道題考查了什么嗎?學生回答:比例的相關知識,同時也考查了長方體體積公式以及相關定義。學生經(jīng)過觀察,發(fā)現(xiàn)長和寬比例相同,地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隨后經(jīng)過計算得出,長方體有棱長12條,那么長寬高一個組合的和就是160/4=40,再根據(jù)比例得出一份為5,長寬高各為15、15、10、再根據(jù)體積公式可以得到體積為2250,經(jīng)過學生對思路的整理,教師可以稱贊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采用信息技術,將相關的長方體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培養(yǎng)學生的直觀想象力。
學生的自治能力相對較弱,缺乏一定的自主性,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課堂檢測的手段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并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錯誤,對學生的考題錯誤進行分析匯總,并根據(jù)學生的情況進行精準性幫扶教學,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內容進行記錄,便于學生理解。
例如,在教授《圓》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設置有關圓的應用題,例如一個直徑為40 米的花壇,其面積是多少,若2米種植一盆花,可以種植多少?有些學生在計算時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錯誤,比如有些學生對于圓的面積公式或者周長公式不了解,所以有些學生在第一個問題上花費了很長時間,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對學生的基礎加以鞏固,告訴學生圓的面積公式是πr2,2r=d,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面積為1256m2,周長是直徑與π 的乘積,我們可以得到周長最終等于125.6米,但是通過這道題我們發(fā)現(xiàn)錯誤最多的是在最后,若2米種植一盆花,可以種植多少?許多學生采用了四舍五入,教師可以講述去尾法和進一法,使學生全面了解相關知識,為接下來的數(shù)學教學提供一定便利。
綜上所述,若想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解題能力,首先就需要教師結合生活講述問題,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了解相關知識之后,結合相關例題,講述解題思路;教師還需要實行課堂檢測,對錯誤分析進行匯總,為接下來的小學數(shù)學高年級教學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