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濱??h永寧路實驗學校 李 偉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音樂學科的魅力,給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內容,讓他們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感受優(yōu)美的音樂旋律,激發(fā)學習興趣,在輕松快樂的狀態(tài)下進行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提高音樂素養(yǎng)。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學生不僅能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還會對音樂演唱、樂器演奏等音樂形式感興趣,在學習活動中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在音樂學習中體會到收獲的快樂,通過音樂欣賞中陶冶情操,有效發(fā)展他們的音樂藝術能力,打造高效的小學音樂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加強文化知識的教學,還要注重對學生藝術能力的培養(yǎng),使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發(fā)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設計趣味性的教學內容,讓他們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在設計趣味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都喜歡的動畫片主題曲來吸引他們,如《熊出沒》的片頭片尾曲、《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片頭、片尾曲,《冰雪奇緣》的片頭、片尾曲等,學生在傾聽熟悉的歌曲時對音樂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能主動參與到音樂學習中,高效掌握音樂基礎知識,為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打好基礎。
歌唱環(huán)節(jié)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歌唱教學,引導學生大膽歌唱,通過演唱歌曲來體會歌曲的旋律和內容,感受歌曲中蘊含的情緒和情感,加深他們對歌曲的理解。在學唱歌曲時,教師先向學生進行示范演唱,讓他們初步了解歌曲,然后讓他們進行學唱,掌握歌曲的節(jié)奏和旋律,能夠在歌曲配樂下完成學唱。例如,在教學《太陽出來喜洋洋》時,教師要指導學生用高亢明快的歌聲進行演唱,學習波音、連音的演唱方法。通過演唱,讓學生體會到四川民歌的風格特點,把音樂的情緒表達出來。完成了演唱學習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對歌曲的理解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把在演唱時的感受和對歌曲的想象畫出來,加深他們對歌曲的理解,啟發(fā)他們熱愛勞動、熱愛生活、喜愛民歌的情感。
多媒體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運用多媒體開展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傾聽、觀看多媒體視頻的過程中對音樂有深刻的理解,讓他們從音樂中體會到美,起到凈化心靈,受到熏陶的目的,提高他們的音樂鑒賞能力。通過多媒體情境下的欣賞教學,學生不僅對所欣賞的音樂有深刻理解,還能拓寬他們的知識面,讓他們了解到更多有關音樂的知識。例如,在教學《鈴兒響叮當》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冬天的景色,然后利用問題進行引導:同學們知道國外的圣誕節(jié)有哪些風俗以及圣誕節(jié)的由來嗎?學生的好奇心被激發(fā)起來了,這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向他們介紹國外的圣誕節(jié)。在活躍的氛圍下,教師讓學生欣賞歌曲《鈴兒響叮當》,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認真傾聽,了解歌曲的情緒是歡快的,歌曲可以劃分為兩個段落。學生反復傾聽這兩個段落,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在多媒體情境下進行的欣賞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音樂旋律的優(yōu)美,還能讓他們結合直觀情境體會到音樂的內涵,提高音樂鑒賞能力。
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藝術能力時,需要讓學生從傳統(tǒng)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通過主動學習掌握音樂知識。在自主學習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他們進行及時引導,讓他們能順利解決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促進學習的深入進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還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難度合理開展合作學習,根據學生音樂水平的高低進行分組,讓每個小組中成員的音樂水平都存在差異,使他們能在合作交流中提高音樂學習能力。例如,在進行識譜、唱譜教學時,教師先讓學生自主進行七個音的音準練習,然后進行識譜、唱譜的學習。在識譜唱譜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把識譜、唱譜能力不同的學生結為一組進行識譜練習和唱譜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小組成員大膽地把自己遇到的問題提出來,在小組成員的相互交流中解決這些問題,從而順利完成練習,提高識譜、唱譜的能力,促進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
樂器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音樂知識時,教師還要根據音樂特點引入不同的樂器,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使他們體會不同樂器的不同音色,加深學習體驗,讓他們能主動探究樂器的演奏方法,對樂器有深入的了解,增加音樂知識積累,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例如,在教學《捉泥鰍》時,教師讓學生傾聽和學唱歌曲后,掌握歌曲的四四拍強弱規(guī)律。然后給學生提供一些打擊樂器,如砂槌、三角鐵、手鈴、軍鼓,讓他們跟隨旋律進行打擊,在運用樂器的過程中掌握音樂節(jié)奏,體會音樂中的童趣。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播放用不同樂器演奏的同一首歌曲,讓他們在傾聽中分辨各種樂器的音色,體會不同樂器的演奏風格,使他們對音樂學習充滿興趣。在課外活動時間,教師還可以開設樂器興趣小組,給學生提供竹笛、陶笛、電子琴、古箏、長號等樂器的指導,讓他們主動進行樂器的學習,把課堂學習和課外學習結合起來,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和技能,有效提升音樂藝術能力。
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積極的學習獲得收獲,能夠讓他們提高學習自信心,對每一次音樂課都充滿期待,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為了增強學生的音樂學習感受,教師要給他們創(chuàng)設展示平臺,讓他們把學到的內容和音樂才能展示出來,使他們獲得激勵,以更好的狀態(tài)進行音樂學習,不斷提升音樂能力。例如,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每次欣賞完一首歌曲時,教師要讓學生說一說對歌曲的理解;學完一首新歌后,教師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唱效果。在課外舉辦音樂演唱比賽、樂器演奏等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音樂展示,學生對學習音樂有了濃厚的興趣,他們獲得了強大的精神動力,能主動投入到音樂學習中,不斷提升音樂綜合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藝術能力和音樂藝術素養(yǎng)是核心素養(yǎng)下的必然趨勢。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要結合創(chuàng)新觀念,充分利用音樂學科的特點,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進行深入學習,提高他們的藝術素養(yǎng)。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還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展示平臺,讓他們在學習音樂知識的過程中體會到收獲的快樂,樹立自信心,實現(xiàn)高效、創(chuàng)新的小學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