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通源小學 周 蕾
思維導圖主要表現形式是圖文結合,用不同的形狀將各主題間的相互關系整理出來,用不同的層級表現出來,有了這樣的導圖,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元素之間的關系,可以從整體上建構數學知識體系。所以在小數數學的學習中,加入了思維導圖之后有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有利于他們知識的系統化,也讓學生的邏輯能力更突出,但是從思維導圖的開發(fā)和制作等角度來看,小學階段也有實實在在的困難。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綜合考量思維導圖對于學生數學學習的促進作用,然后用適合的策略來推動學生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學習中去,以此推動學生數學學習的深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大的方面來著手。
思維導圖有鮮明的特點:條理清晰,脈絡分明,可視性強。所以學生在預習新課、課堂學習、歸納總結等各個方面都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實現知識的結構化,實現思維的可視化,這樣讓原本內隱的知識凸顯出來,讓學生可以隨時通過思維導圖提取知識和數學規(guī)律,通過思維導圖來找到知識間的關聯。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思維導圖是有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的,是有著多方面的價值的:
1.利于知識的系統化。鑒于小學生的認識特點,在數學學習中不可能將一個板塊的知識從淺入深地全部呈現給學生,而是要化整為零,將系列知識分散在不同的學習階段,以迎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但是這樣零散的知識點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有一定的困難,因為前后學習的跨度較大,加上不少學生在學習時沒有抓住問題的本質來建構概念,而是依靠模仿和記憶來學習,所以用不了多少時間,學生學習的知識就會被遺忘。針對這樣情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來整理知識系統是有利于學生的整體建構的,在思維導圖的推動之下,學生不僅需要體會單個數學概念的含義,還要結合概念的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去思考相互之間的關聯,還要找到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這樣學生在學習時可以構建出一個更完整的系統,可以讓零散的知識系統化。
2.利用學生思維的發(fā)散。學生的數學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學生對知識的內化程度決定了他們的學習程度。但是在傳統的數學學習中,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教師“牽著走”的,隨著教師的指揮棒,學生去模仿和記憶。雖然也有自主探索的成分,但是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太明顯,這就限制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他們總是限制在教師的框架中,總是在明確的方向下碎步向前。思維導圖的出現給了學生發(fā)散思維的機會,在相關的概念呈現出來之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累積的經驗去設計思維導圖,去確定概念和內容之間的相對關系,這些對于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的提升是有益的。
3.利于知識的整理與記憶。在數學學習中,死記硬背的效果可想而知,比如在“倍數和因數”單元,基本的概念很多,很多學生在學習中就容易混淆這些概念,以至于在解題時出現牛頭不對馬嘴的情況。但是思維導圖的出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破除這個問題,因為思維導圖的圖形屬性,學生在記憶時會更加方便,而且由于學生參與到思維導圖的創(chuàng)建中,他們對于圖示印象深刻,對于結構的認識更加清晰,顯然這是有利于他們知識的整理與記憶的。
思維導圖的歷史只有短短的幾十年,很多學生對于思維導圖知之甚少,對于思維導圖的基本結構也不夠了解,在這樣的背景下,讓學生將數學概念或者數學內容整理成思維導圖有一定的困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地方:
1.時間的局限。思維導圖對于學生的要求是比較高的,除非他們已經具備了相當的經驗,而且對于相關的知識已然融會貫通,否則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的時候勢必需要很多時間,而這恰恰是一個基本的矛盾點,因為課堂學習的時間有限,而思維導圖在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這個環(huán)節(jié)會削弱學生基本知識的學習,那么如何破解這個矛盾就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
2.內容的限制。不同式樣的思維導圖幾乎都有一個中心點,然后延伸出主干與分支,在把握主干與分支的關系之后,一個立體的網絡圖就建構出來。但是在學習中可以發(fā)現,一些分散的知識是無法做出思維導圖的,它們本身就是思維導圖的分支點,所以從實踐操作的角度來看,不是所有的內容、所有的課型都適合融入思維導圖的,從實踐的情況來看,練習課和復習課中利用思維導圖來整理知識體系比較常用,一些新授課則不太適合。
3.技術的限制。學生對于思維導圖的認識有限,對于不同關系下應用哪種思維導圖來整理知識也缺乏經驗,這就讓數學課融入思維導圖的時間受限,另外還有一個實際的困難,就是思維導圖的制作麻煩,因為類型的限制,教師不能提供現成的“半成品”讓學生去填充內容,一般情況下,學生要手繪思維導圖,這就費時費力,而且在交流展示的時候需要耗費的時間也比較多。
在認識了思維導圖融入課堂學習的實際價值和限制條件之后,教師要看到思維導圖對于數學學習的有用之處,想法設法克服困難,指引學生制作思維導圖,將思維導圖有效地融入到數學學習中去。
1.熟悉思維導圖的基本形式。思維導圖的基本形式不少,要想讓思維導圖恰如其分地作用于學生的數學學習,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積累,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選擇不同樣式的思維導圖。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去熟悉思維導圖的基本形式。比如在新授課教學中,思維導圖通常是問題的串聯或者并聯,是整節(jié)課學習的路徑指引。教學“認識百分數”時,從百分數這個核心概念出發(fā),引出什么是百分數、百分數的讀寫、百分數的意義、百分數與分數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等等,學生在思維導圖的指引下有層次地展開學習,學習的效果自然突出。在復習課上,教師要給學生更多的空間,讓他們嘗試將概念間的關系構建出來,比如在“平面圖形的面積”復習中,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用思維導圖來整理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公式的由來以及不同圖形之間的關系等,讓學生有一個整體的視角。
2.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讓學生體會到思維導圖的作用,要引導學生逐步了解思維導圖的中心詞、主支和分支以及基本結構,這樣就可以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構建思維導圖的能力,并在不斷的交流、比較、評價中提升學生應用思維導圖的能力,從而凸顯出學生主體,讓思維導圖為學生所用。
例如在“分數部分”的整理與復習中,我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將分數部分串聯起來,學生從分數的概念出發(fā),沿著平均分的不同物體的幾條主線,將分數的讀寫、分類、意義、計算等概念串聯起來,形成了整體的認識。
3.靈活安排時間。因為思維導圖是學生集中思考之后的產物,所以在制作思維導圖的時候必定會耗費一定的時間,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輔助學習的時候,教師要靈活安排時間,要根據思維導圖形式的不同,功能的不同和難度的不同來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從而讓學生思考到位,運用到位,交流到位,真正激發(fā)思維導圖的作用。
總之,將思維導圖融入到數學學習中有著積極的意義,更重要的是,思維導圖可以推動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學中教師要勇于探究,勇于實踐,推升思維導圖的教學功效,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