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上海路小學 胡 媛
當今時代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為了提高教學質量,片面地給學生布置難以完成的作業(yè),徒增學生課業(yè)負擔,讓許多學生產生了討厭上學的心理,更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這跟最初的教育目的大相徑庭,不僅難以提高教學質量,反倒會適得其反。面對學生課業(yè)負擔越來越大的情況,減負增效便勢在必行。減負就是減輕負擔,增效就是要增加效率,結合起來就是減輕過重的課業(yè)負擔,在適度的學習中達到最好的效果。
課程改革在不斷進行,減負增效的號召也已進入萬千校園,許多學校和教師及時改變觀念、積極響應號召,改善原有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方法,成效顯著。但是仍有一大批教師似乎無法接受減負增效。課業(yè)改革的深入加快了素質教育在各學校的推廣,很多教師也在積極地調整相關的教學目標和方案,并已經取得很大的進展。比如說在《多邊形的面積》這一課,許多教師布置作業(yè)時就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發(fā)現生活中的多邊形,并且利用學到的知識去測量和解決。
仍有老師很難轉變教學思維。對于學生來講,考試成績固然很重要,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成績和品質是不一定成正比的,因此當下的教育更加注重學生整體素質和品質的培養(yǎng)與提升。一是一些年齡較大、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他們一直采用課堂為主、練習為輔的教學,且認為這種教學方式最為有效,所以稍顯故步自封,不愿接受新型的教學方式。另外,缺少教學經歷和經驗的年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自己親身經歷為主,教學受到老一輩教學方式的影響。例如,在《長方形和正方形》一課,教師片面布置大量作業(yè),讓學生重復畫圖、重復計算。要讓這種傳統(tǒng)思想徹底改觀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小學生正處于好玩、好動的階段,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對于教師布置的量大且重復的作業(yè)難免會產生抵觸情緒,而許多教師為了教學質量常常忽略了這一點,因此學生做作業(yè)已經變成了一種強制、被動的完成任務的情況,效率也極其低下。比如,在《角的度量》這一課,教師應當教會學生量角的方法,而不是讓他們不斷畫角,死記硬背。
首先,作業(yè)設計應當避免單一化、刻板化,而要多元化;其次,作業(yè)設計還要注意適度,大量的重復性作業(yè)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新形勢下的作業(yè)設計也要遵循新的原則;再者,作業(yè)設計還要注重創(chuàng)新性,而不是簡單地完成任務,作業(yè)是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而不是簡單的成績提高;最后,要區(qū)分個體差異、合理化進行作業(yè)設計。
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是死板的教育,教師說得最多的話就是“把某某抄多少遍”“刷題”。這種教學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雖然說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印象,但同時也讓學生覺得學習異??菰?、討厭學習,達不到教育教學應有的效果。減負增效就是要改變這種境況,恢復小學生階段該有的童真以及快樂,提高作業(yè)質量,讓學習成為一種樂趣,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
要改善課業(yè)負擔重、學生厭學的現象,就要對數學作業(yè)的設計策略進行變動,不能單一追求作業(yè)量,而應追求作業(yè)的有效性和價值??桌戏蜃訋浊昵熬捅砻髁恕耙虿氖┙獭钡闹匾裕鳂I(yè)設計也是同理。由于每個學生接受度不同,對課堂內容理解的程度也參差不齊,因此有必要在作業(yè)設計時進行分層。
這里說的分層不是簡單地對學生進行分層,而是針對不同的學生特點進行不同的作業(yè)設計。比如,在《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作業(yè)設計中,就可以讓接受度較差的學生進行一定的練習和積累,而接受度較好的學生就可以不必要做太多練習,可以讓他們進行拓展延伸,也能留有時間讓學生更好地預習下一課。這樣也會激發(fā)學生積極學習、主動完成作業(yè)的能力。
要讓教師思想觀念與時俱進,接納新趨勢。要注重課堂教學,盡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達到更好的效果。作業(yè)設計不在于量,而在于質,要布置比較有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作業(yè),同時,還要根據不同程度的學生適當設計具有個性特點的作業(yè)。家庭是獨立的小學校,在對學生的家庭教育中,家長需要起到一定的監(jiān)督作用但不過度干涉,主動去鼓勵和夸獎,給學生營造寬松愉快的家庭學習環(huán)境。學校應當積極響應減負增效的號召,鼓勵教師進行課程設計和作業(yè)設計的改變。
減負增效是勢在必行的。一切以學生為主,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這樣的改革一定會給學生帶來更加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也能達到更好的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的生理和心智都尚未發(fā)展成熟,其可塑性非常強,倘若在這一時期給予良好的教育、正確的引導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教育的目的和益處就會大大體現出來。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都會受到早期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能夠保持積極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這將會讓學生一生都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