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蘭
(深圳市龍華區(qū)書香小學,廣東深圳 518000)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用專業(yè)的音樂知識來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多體驗,讓學生通過感悟來形成自己的音樂欣賞能力。教師要在學生的體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恰當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會點燃學生的熱情,激活學生的靈感,促進學生理解歌曲的思想和節(jié)奏,實現“以人為本”的音樂教育,學生成為學習主體,從而展現課堂魅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音樂一直都是受學生歡迎的科目。學生喜歡動人的旋律、歡快的節(jié)奏,可是他們的欣賞能力稍弱,只是僅僅停留在隨意哼唱或傾聽的程度,并不能用很專業(yè)的音樂知識來賞析。學生的音樂基礎普遍較差,能夠識簡譜的學生并不多,能夠視唱簡譜的學生就更少了,能唱準音的學生可以說是沒有。例如,《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著名的蒙古族民歌,可是很多學生并不了解這首曲子的構成。他們找不到序奏的開端,不理解蒙古族音樂的風格特點,也不知道尾聲是從哪里開始的。學生在傾聽過程中只感受到音樂的抒情、明朗、輕松,體驗到歌聲的優(yōu)美和親切。雖然可以體會到音樂前后的鮮明對比,但是如果讓學生具體分析不同之處,他們并不能說出所以然。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師應鼓勵學生多體驗、多參與,通過學生自己獨立分析來獲得知識,形成自己的認知。
“體驗式學習模式”促使學生直接體驗音樂知識、感悟音樂,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認識。通過音樂學習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受到音樂的感染,深化藝術造詣,產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激勵。同時,在經過“體驗式學習”后,學生的審美會得到提高。學生通過欣賞不同形式的音樂作品,能開闊視野,了解更多的作品體裁、題材、形式和風格,并且在思想上也能得到提高和深化,讓學生可以對音樂作品中的形象和人文情懷形成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有利于學生學會欣賞和提高審美能力,汲取音樂藝術中的精髓?!绑w驗式學習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學生可在體驗中啟動聯想、感悟音樂的旋律和韻味,建構音樂形象,學會用音樂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升華自己。
多媒體已經成為學生學習音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具有快速且生動形象的特點,可以在短時間內給學生呈現出圖畫、影視、歌曲、歌詞等,使學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來體驗音樂、感受音樂,進而形成自己對音樂的獨特理解。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營造了良好的音樂氛圍,使學生可以在傾聽中了解音樂的方向,學會分析音樂作品。學生如果獨自學習音樂知識會感覺到枯燥、無味,而且不利于學生記憶,教師用多媒體的方式來呈現音樂知識,會讓學生在動態(tài)的畫面和悠揚的音樂中感受到音樂的樂趣,進而記住歌詞,明確歌曲內容,掌握歌曲主題,學會音樂知識。通過多媒體情境,可幫助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情境體驗會使學生將歌曲在易于理解的圖片、動畫和聲音中逐步內化,更容易理解歌曲,進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少數民族的感情。在學習《可愛的藍精靈》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動畫片《藍精靈》的片段,將學生帶入情境中,直觀地看到可愛的藍精靈,了解藍精靈的長相、特點及生活,激發(fā)學生對藍精靈的喜愛之情,促進學生產生對歌曲的興趣,從而主動探究和練習歌曲,提高表現能力。
音樂之所以具有持久的魅力,是因為它是借助旋律將人們內心情感表達出來的。這種旋律悠揚婉轉,或鏗鏘有力,或高山流水,或含蓄抒情。教師要關注學生對旋律的感受,使學生可以融入歌曲的旋律中,通過音樂的曲調來理解歌曲。例如,在學習《愛我中華》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傾聽它的曲調和旋律,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使學生能在旋律中感受到歌曲音調的彈性,聽出發(fā)聲硬吐音與軟吐音相結合,剛勁與抒情相結合。學生通過對歌曲旋律的體驗,會感受到歌曲的力量,體會到歌曲想要表達的對中華民族的熱愛,以及作為中國人的光榮感和自豪感。學生還要通過體驗的方式來分析音樂中的跳音、連音、強音之間不同的呈現方式,感受到音樂的輕盈和跳躍。歌曲高音和低音的變化會使學生感受到歌曲的飽滿有力和連貫抒情,在錯落有致的節(jié)奏中傾聽,在學習過程中振奮精神,以積極的態(tài)度和精神投入學習和生活中。
歌曲都是借助歌詞來表達思想和主旨的。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學習音樂知識,更要引導學生體驗歌曲的思想感情,通過探究和分析歌曲主旨來真正地理解歌曲。在學習《哦,十分鐘》時,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去體驗“課間十分鐘”的快樂場面,感受歌曲中的意境,理解歌曲中的喜悅心情,提高學生的藝術感受能力,幫助他們理解歌曲主旨和情感。學生通過傾聽和體驗會感受到輕松歡快的音樂節(jié)奏、美妙的音樂氛圍及愉悅的歌曲情感,從而提高學習的欲望,實現主動學習、積極演唱。
對音樂的體驗和理解需要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展示出來,教師在課堂上要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使學生可以將自己對歌曲的體驗按照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學生可以通過歌唱的方式來展示,也可以通過口頭表達的方式來展示,或者是通過舞蹈及繪畫的方式來展示……學生按照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可以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得以充分展現。例如,在學習戲曲的時候,有的學生就想到了京劇中的“變臉”,在展示自己對戲曲的理解時,學生繪制了幾張不同的臉譜,有花旦、刀馬旦等不同角色,通過變臉的方式展示音樂,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激發(fā)了學生對戲曲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孩子的想象力是無窮的,教師只需給他們一個展示的舞臺,他們就能主動地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才能,在實踐中提高音樂鑒賞能力。
總之,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樂品鑒能力,陶冶學生的音樂情操,啟迪學生的智慧,教師要不斷地完善音樂欣賞課程,鼓勵學生多體驗,不斷地總結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使音樂課堂更符合學生的興趣點。教師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能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使學生明確鑒賞方向,在實踐中掌握鑒賞方法,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