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炬 劉運江 (山東鄒城市中心店鎮(zhèn)老營小學)
近期,3 名初三學生上體育課時意外猝死,當時他們均有戴口罩,這也引起“體育課該不該戴口罩”的討論。梳理發(fā)現(xiàn),自4 月底開始,廣州、深圳、廈門、長沙、貴州等地均已出臺規(guī)定,學生在上體育課進行戶外運動時,可不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防疫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阻斷疫情傳播的主要手段,但,具體情況當具體對待。體育課上,學生進行跑步或做其他劇烈運動時,因吸氧量需求比較大,在保證安全間隔距離的情況下,體育教師可以讓學生摘下口罩。執(zhí)行防疫的規(guī)定不能死板,當多些彈性。
多些彈性并非違背防疫的要求,而是為了更好地防疫,既不能不防,也要避免防疫過度。如拿假期校園消毒來說,在師生不在校園的情況下,就無須處處防。各教室、功能室、儲物室等都是“鐵將軍”把門,無人員出入,就無須消毒。消毒當消殺人員重點出入的區(qū)域,如值班室、傳達室等關鍵區(qū)域,就需消殺仔細;門把手、桌椅板凳等,需要采用多種消毒方式,真正把病毒消滅干凈。否則,處處消,時時消,不僅無益,反而會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
多些彈性還應當摒除形式主義的枝枝杈杈。防疫都是一些實打?qū)嵉挠残砸?guī)定動作。每一項防疫措施,每一個計劃方案,都應當實實在在。就拿學生及其家庭健康追蹤來說吧,填不填表無所謂,關鍵是要切實摸清底數(shù)。有則報之,不隱瞞;無就不需要其他形式的多余動作。既節(jié)約了資源,也減輕了基層學校和教師的負擔。
不僅體育課上佩戴口罩要多些彈性,在校園其他區(qū)域戴不戴口罩也應多些彈性。各校要根據(jù)各校疫情防控的實際。如果是零風險,或者低風險,確保足夠社交距離就無須佩戴口罩。但,一旦當周邊地區(qū)有外來疫情的輸入風險,就必須堅決佩戴口罩。
當然,多些彈性也不能沒有下限。各地都有各地的具體防疫規(guī)定,學校還是應踏踏實實地夯實好,壓實擔子,具體到人,切實做到事事有人管,出了問題有人擔,織緊織密防疫的安全防護網(wǎng),切實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