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會明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11--01
慢性心力衰竭可見于多種心血管疾病后期,患者以運動耐力下降、勞力性呼吸困難為典型癥狀,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六十五歲以上老年患者約有百分之一點三的患者死于心衰,因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問題應加以關注和重視[1]。本次研究比較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7月37例行常規(guī)護理以及37例行運動康復護理干預,兩種不同護理干預模式患者干預前后BSES量表以及6min步行試驗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實驗組行運動康復護理干預(n=37):男、女分別21例、16例,年齡/平均年齡為:54歲~78歲、(73.42±1.52)歲,病程/平均病程為:2個月~25個月,(13.52±1.32)個月。原發(fā)心系疾病:冠心病、擴張型心肌病、高血壓心臟病分別有12例、8例、17例。對照組未行運動康復護理干預而行常規(guī)護理(n=37):男、女分別20例、17例,年齡/平均年齡為:52歲~80歲、(74.41±1.51)歲,病程/平均病程為:2個月~28個月,(13.56±1.31)個月。原發(fā)心系疾?。汗谛牟 U張型心肌病、高血壓心臟病分別有11例、9例、17例。本次研究對象在性別、平均年齡、平均病程以及原發(fā)心系疾病等一般資料方面,經(jīng)統(tǒng)計學驗證無明顯差異,P>0.05。
1.2 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參考我國2019年中華醫(yī)學會,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yī)學會全科醫(yī)學分會等制定慢性心力衰竭基層診療指南相關內(nèi)容[2]。(2)患者均確診為慢性心力衰竭且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其自主活動能力正常。排除標準:(1)排除自主活動明顯受限患者。(2)排除確診精神系統(tǒng)疾病患者。(3)排除研究期間中途失訪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護理人員通過發(fā)放宣傳手冊的形式開展健康教育,并結合患者病情開展飲食指導,囑患者養(yǎng)成低鹽、低脂進食習慣,此外,結合患者臨床用藥,開展用藥指導。
1.3.2 實驗組:護理人員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應用運動康復護理干預,對于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穩(wěn)定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參考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1928年制定的心功能分級判斷患者心功能,結合患者身體狀況指導患者科學運動。對于II級心功能患者:患者體力活動輕度受限,因此,護理人員應準許患者每日在室外散步,每日步行距離應控制在500m-1000m,每日鍛煉次數(shù)為1次至2次,在此期間若患者每分鐘心率增加20次,或出現(xiàn)心悸、氣短、胸悶等癥狀,應停止運動,并適當減少活動量。對于III級心功能,患者體力活動明顯受限,輕度運動后即可出現(xiàn)疲乏、心悸、呼吸困難等癥狀,因此,對于該類患者,應盡量臥床靜養(yǎng),同時護理人員指導患者行床上鍛煉,并在病情穩(wěn)定的情況下行坐立練習、移步練習,每日鍛煉次數(shù)為3次,每次鍛煉時間為5min至10min。對于IV級心功能患者,患者不能從事任何體力活動,在靜息狀態(tài)下即可出現(xiàn)心衰癥狀,體力活動后癥狀可明顯加重嗎。對于該類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同時護理人員應被動活動患者肢體各關節(jié),而后指導患者逐漸行床上運動以及穿下運動,每日鍛煉1次至3次,每次5min-10min。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運動自我效能以及心功能變化情況,借助BSES量表(總分為40分)判斷患者運動自我效能,伴隨量表得分的提升其運動自我效能逐漸提升。借助6min步行試驗判斷患者心功能,6min步行試驗結果顯示患者步行距離越長,則表示患者心功能改善越好。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SPSS21.0系統(tǒng)處理結果數(shù)據(jù),()表示的計量數(shù)據(jù)應用t 檢驗,P值低于0.05則表示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運動自我效能以及心功能變化情況,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患者干預3個月后BSES量表得分比對照組高,6min步行試驗結果優(yōu)于對照組。
3 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采取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在控制患者病情發(fā)展的同時受患者給藥依從性的影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規(guī)護理干預中護理人員在開展健康教育的同時未開展運動康復指導。近些年部分研究表明,適當運動訓練可提升機體血脂代謝,在促進骨骼肌功能與耐受能力的同時改善機體血管內(nèi)皮功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規(guī)護理中患者長時間臥床靜息,了增加患者心肌耗氧量以及心臟前負荷,致使心率增加,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骨骼肌耐力逐漸下降[3]。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實施運動康復護理干預的實驗組,干預3個月后BSES量表得分比對照組高,6min步行試驗結果優(yōu)于對照組,由此可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適度運動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患者運動自我效能。
參考文獻:
賈嫄,王玲玲,王婷.運動康復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運動自我效能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8,24(25):3055-3058.
中華醫(yī)學會,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yī)學會全科醫(yī)學分會, 等.慢性心力衰竭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19,18(10):936-947.
張玲.運動康復護理干預對改善慢性心力衰竭者心臟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0,18(8):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