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于2001年正式頒布,該綱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后續(xù)的課程改革方向和政策。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舊的教學體系逐漸顯現出各種漏洞和不足,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落后的教學理念、單一的教學方式和陳舊的教學內容上。對于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新課程改革號召“以人為本”,這與生本理念相契合,有助于教學理念的轉變;同時新課程改革還更為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因而有助于學生自身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然而,新課程改革雖然在農村地區(qū)推行了十多年,但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仍然存在,這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注意。馮利華編寫了《新課程標準下的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 (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年04月01日)一書,分別就“新課程標準與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農村小學語文童話、寓言、故事等記敘性文章的有效教學策略”、“農村小學語文詩歌教學的設計”、“農村小學語文散文教學研究”、“農村小學語文說明文的教學策略”以及“農村小學寫作教學策略”這6個章節(jié)進行了闡述,其中的內容結合了教學實踐成果,因而能夠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提供新的改革思路,值得該領域加以學習。閱讀完整本書,可以提煉出以下幾點思路:
就相關調查來看,不少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學存在著教學理念落后的情況。很多教師受到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他們在教學中也著重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卷面分數,以學習成績來評判學生的學習情況,殊不知這種教育理念與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是相悖的。為了真正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從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出發(fā)對當前教學理念加以革新,采用“重素質、重能力”的理念。《新課程標準下的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一書的第一章“新課程標準與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就“新課程改革與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現狀”進行了解讀,幫助我們認識到當前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并從學校、教師和學生這三個主體出發(fā)對其中涉及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同時還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著的備課問題、課堂教學問題等進行了講解。從中我們得知,當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號召,從真正意義上推動素質教育理念的貫徹,從而使學生的語文水平能夠得到真正的提升。
就當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來看,一些教師在教學時習慣性地以自己為中心開展教學,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缺乏溝通和互動,整個課堂氛圍顯得十分枯燥乏味,這導致學生出現學習興趣低下、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從而不利于后續(xù)教學的開展。很顯然,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無法適應新時代教學的需要,因而也需要加以改變?!缎抡n程標準下的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一書的第二章“農村小學語文童話、寓言、故事等記敘性文章的有效教學策略”在第一節(jié)“童話、寓言、故事等記敘性文章的教學與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的內容中就分別提出了三種教學方式,包括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開展游戲活動、促進合作交流。當然,該書第二章第四節(jié)還對“小學記敘性文章的優(yōu)秀教學案例”進行了闡述,這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厘清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可能出現的狀況,并針對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使教學過程充滿趣味性,從而幫助學生增強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教師不應該拘泥于某種或某幾種特定的教學方式,而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變通,找到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除此以外,語文教師在必要時還可以使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結合圖片、音頻和視頻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形象生動地認識所學內容。
除以上兩點外,農村小學語文教師還需要對教學內容加以注意。就當前一些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學來看,部分教師所講述的教學內容往往局限于課本知識,這導致學生無法系統化地構建知識架構?!缎抡n程標準下的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一書的第二章到第六章分別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不同模塊內容進行了說明,分別為“記敘文教學”、“詩歌教學”、“散文教學”、“說明文教學”、“寫作教學”,因而小學語文教師也應該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的劃分和講解,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再者,該書第四章“農村小學語文散文教學研究”還對語感教學、美感教學、情感教學這幾個方面進行了介紹,這很好地順應了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號召,因而語文教師也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出發(fā)創(chuàng)設新的教學內容,同時從權威網站和書籍中擷取相應的語文知識,借此擴充學生的知識面,幫助他們增強語感、提升審美能力和共情能力。該書將理論知識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同時將語文教學拆解為多個模塊進行講解,涉及到語文教學的方方面面,因而具備較高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能夠使讀者更好地認識到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亟待完善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