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北方園藝》2020年第4期《不同蘋果砧木實生后代自然越冬抗寒性研究》(作者王飛雪等)報道,以不同種源的蘋果砧木實生后代枝條為試材,通過對蘋果枝條在自然越冬過程中膜透性、保護酶活性和滲透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的測定,分析生理指標在自然越冬期間的變化,比較不同蘋果砧木群體間在自然越冬期間的差異,綜合評價不同種源的蘋果砧木實生后代在越冬期間抗寒性的大小。
結(jié)果表明,在自然越冬過程中,蘋果枝條的電解質(zhì)滲透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過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的變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綜上所述,根據(jù)自然越冬過程中生理指標的差異,結(jié)合隸屬關系綜合評價蘋果砧木實生后代抗寒性的大小依次為八棱海棠(河北)>八棱海棠(山西)>新疆野蘋果(新源縣)>新疆野蘋果(霍城縣)>山定子(東北)>山定子(阿拉爾)>紅葉海棠(阿拉爾)。
(王世明/摘錄)
據(jù)《煙臺果樹》2020年第1期《石灰水對蘋果綿蚜的防效測定》(作者朱雁飛等)報道,蘋果綿蚜是為害蘋果樹的一種重要害蟲。為明確石灰水對蘋果綿蚜的田間防效,于2018年4—5月在山東省即墨市圈子村采用田間小區(qū)噴霧技術,設置3個濃度梯度,觀察施藥后第7、14、21天的綿狀物面積減退率及田間防效。
結(jié)果表明,施藥后14天內(nèi)蘋果綿蚜綿狀物面積減退率呈遞增趨勢,14天后逐漸減??;其中,10倍液石灰水處理的減退率最高,第7、14、21天分別為70.24%、73.79%、34.73%。10倍液石灰水處理后第14天田間防效顯著高于100倍液、1 000倍液石灰水處理,達84.37%。綜上所述,10倍液石灰水處理后14天內(nèi)對蘋果綿蚜的田間防效最好,之后隨著時間延長,防效降低。 (王世明/摘錄)
據(jù)《北方果樹》2020年第2期《不同鈣肥對岳冠蘋果果實貯藏品質(zhì)的影響》(作者李宏建等)報道,以岳冠蘋果為試材,研究葉面噴施鈣肥對果實貯藏品質(zhì)的影響。
結(jié)果表明,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單果質(zhì)量、果實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均呈下降趨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貯藏的中后期也呈下降趨勢。與對照相比,鈣肥處理可以降低果實失重率,減緩果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度,提高果實耐貯性。果蔬鈣處理的果實貯藏期間品質(zhì)優(yōu)于其他鈣肥處理的。
(王世明/摘錄)
據(jù)《北方果樹》2020年第2期《采前噴施茉莉酸甲酯對岳華蘋果著色與內(nèi)在品質(zhì)的影響》(作者呂天星等)報道,以晚熟蘋果品種岳華為試材,研究采前噴施茉莉酸甲酯對果實著色與內(nèi)在品質(zhì)的影響。
結(jié)果表明,茉莉酸甲酯處理的果皮花青苷含量是對照的2.48倍,葉綠素含量比對照低22.2%,對增加著色極為有利;茉莉酸甲酯處理的可滴定酸含量有所降低,固酸比提高28.8%。
(王世明/摘錄)
據(jù)《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0.109197),來自伊朗農(nóng)業(yè)研究、教育和推廣組織,Kohgiluyeh和Boyerahmad農(nóng)業(yè)和自然資源研究與教育中心的研究人員研究了綜合應用紫外線照射和脫乙酰殼多糖涂層對保持甜櫻桃果實采后品質(zhì)的影響。甜櫻桃是一種非躍變型水果,由于其基本營養(yǎng)成分和植物化學成分,作為新鮮水果消費較多。研究人員研究了UV-B(21.6 kj/m2)、UV-C(21.6 kj/m2)輻照和 1%殼聚糖(CS)涂層處理對4℃下貯存28天的甜櫻桃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研究人員每7天評價一次甜櫻桃果實的重量損失、硬度、總可滴定酸度(TTA)、pH 值、可溶性固形物(TSS)、抗壞血酸(AA)、花色苷含量(TAC)、抗氧化(AOX)能力和總酚化合物含量(TPC)。
結(jié)果表明,與對照相比,UV/CS處理的果實更好地保持了果實品質(zhì)。UV/CS處理顯著抑制了甜櫻桃果實硬度、TAC和AOX能力的降低以及重量損失和TSS的增加。盡管兩種紫外線均能有效保持水果品質(zhì),但與UV-B處理相比,用UV-C處理的甜櫻桃顯示出更高的TPC積累和相關的AOX能力。總體而言,將紫外線燈(UVB和UV-C)與CS綜合應用是最好的處理方法,可以強烈抑制重量損失和TSS的增加,并獲得最高的硬度、AA、TAC、AOX能力和TPC,并延長甜櫻桃果實的貨架期。
(周 洲/摘錄)
據(jù)《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9.109147),來自葡萄牙Trás-os-Montese Alto Douro大學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與生物科學研究技術中心(CITAB)的研究人員兩年內(nèi)觀察了氣候條件及噴劑對Skeena和Sweetheart櫻桃中酚、花青素、類胡蘿卜素和抗壞血酸含量的影響 (2015年未添加鈣,2016年添加了鈣)。與2015年相比,2016年將添加了鈣的處理與對照(清水)處理進行比較時,觀察到植物營養(yǎng)素發(fā)生了變化,其中酚和類胡蘿卜素含量升高,抗壞血酸含量降低。與2016年相比,2015年較高的輻照量、較高的溫度和較少的降水可能有助于這個變化。
2015 年,赤霉素(GA3)、脫落酸(ABA)、水楊酸(SA)和甘氨酸甜菜堿(GB)噴劑增加了櫻桃中的花青素含量,2016年增加了Skeena櫻桃中的花青素含量。GA3和GB噴劑處理分別在2015年和2016年導致Skeena和Sweetheart櫻桃中類胡蘿卜素含量降低,并降低Sweetheart櫻桃中抗壞血酸含量。與對照相比,GA3噴劑引起的變化最大,增加了花青素含量(42%),降低類胡蘿卜素含量(19%)和抗壞血酸含量(53%)。泡葉藻提取物是繼GB之后的新型噴霧劑之一,似乎誘導出與GB相反的作用,增加了類胡蘿卜素和抗壞血酸含量,但降低了酚含量。目前尚不清楚由于氣候條件或噴劑處理引起的這些植物營養(yǎng)素的變化是否對消費者的健康有益。
(周 洲/摘錄)
據(jù)《北方園藝》2020年第4期《文冠果幼苗對低溫脅迫的適應性生理響應》(作者閆星蓉等)報道,以文冠果30 d實生苗為試材,采用對比試驗的方法,在持續(xù)4℃低溫條件下,研究相對電導率(REC)、丙二醛含量(MDA)、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過氧化物酶(POD)活性、過氧化氫酶(CAT)活性7個生理指標在不同處理時間(0、4、12、24、48 h)的變化趨勢,旨在探討文冠果幼苗在低溫脅迫下的生理響應,以期評價文冠果幼苗抗低溫脅迫的能力。
結(jié)果表明,不同持續(xù)脅迫時間均對文冠果幼苗外觀形態(tài)有顯著影響;在持續(xù)4℃低溫脅迫下,文冠果幼苗的REC及MDA含量均在前期呈持續(xù)上升,后期呈緩慢下降的趨勢;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呈現(xiàn)上升趨勢,POD、CAT活性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SOD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且多個指標之間存在相關性;主成分分析表明,7個主要生理指標累計貢獻率達到90.7%,可以被歸納為2個獨立綜合指標;根據(jù)隸屬函數(shù)分析法得到文冠果幼苗抵御低溫脅迫能力由高到低依次為 0 h>48 h>24 h>12 h>4 h。 綜上所述,文冠果幼苗尚可通過自身的調(diào)節(jié)抵御外界低溫變化。
(王世明/摘錄)
據(jù)《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9.109166),來自意大利烏迪內(nèi)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環(huán)境與動物科學系的研究人員研究了通過疏果穗或疏果粒降低產(chǎn)量調(diào)節(jié)Refosco dal peduncolorosso葡萄中花色苷和原花色素成分。
Refosco dal peduncolorosso葡萄是一種晚熟且低產(chǎn)的紅葡萄品種,主要種植在意大利東北部,花青素含量較高,平均單寧濃度偏低。在意大利東北部的氣候條件下,雨季開始之前將Refosco dal peduncolorosso葡萄在葡萄藤上保持足夠長時間使其完全成熟通常是一項挑戰(zhàn)。因此,葡萄種植者通常會進行疏果以加速成熟。這項研究比較了選擇性疏果粒 (去除果穗肩部和頂端的果粒)和傳統(tǒng)的疏果穗對果實成熟度、花色苷以及表皮和種子中原花色素濃度的影響。
結(jié)果表明,兩種疏果處理均通過特定增強OH-和雙基取代單葡糖基化的花色苷來誘導總可溶性固形物以及總花色苷的顯著增加。另外,通過選擇性疏果減少了果皮高分子量原花色素含量,而兩種疏果處理均顯著降低了平均聚合度和沒食子酸酯化百分比。這些結(jié)果表明,兩種方式的疏果對于改善Refosco dal peduncolorosso葡萄的成熟是有利的。然而,選擇性疏果粒顯著降低了果皮高分子量原花色素和原飛燕草素的百分比。
(周 洲/摘譯)
據(jù)《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0.109177), 來自西班牙維西德·德爾·維諾葡萄酒研究所的人員研究了兩個季度中低劑量(Ld:0.25%V/V)和高劑量(Hd:0.50%V/V)泡葉藻結(jié)節(jié)性肥料對丹魄葡萄的生物刺激作用對葡萄汁和葡萄酒中氨基酸和銨的影響。葡萄汁和葡萄酒中這些化合物的含量通過超高效液相色譜儀(UHPLC)測定。
結(jié)果表明,降水可能影響漿果的大小以及葡萄汁和葡萄酒的生態(tài)學參數(shù)。在干旱季節(jié)(2017年),Ld處理增加了葡萄汁和葡萄酒中某些氨基酸的濃度,例如組氨酸、精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纈氨酸、甲硫氨酸、異亮氨酸、色氨酸、鳥氨酸、賴氨酸和總氨基酸。在雨季(2018),Hd處理最有效,增加了組氨酸、瓜氨酸+蘇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通常,葡萄汁和葡萄酒中的酵母同化氮含量高才能使氨基酸濃度高。因此,葡萄葉面施用海藻可以提高葡萄汁和葡萄酒中氨基酸的含量,其有效性取決于該季節(jié)的氣候條件和所使用的劑量。
(周 洲/摘譯)
據(jù)《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9.109170),來自馬來西亞布特拉大學農(nóng)業(yè)學院作物科學系的人員研究了冷凍對微加工榴蓮長期保存的影響。研究表明,將水果置于冰凍溫度下可成功延長貨架期并控制水果中的微生物活性。但是,冷凍也可能導致果實品質(zhì)的不良損失。本項研究的目的是調(diào)查冷凍貯存一年對 “MK”(貓山王)和“D24”榴蓮果肉和果漿的理化性質(zhì)和微生物污染的影響。
結(jié)果表明,在冷凍貯存期間,榴蓮果肉和果漿的重量都減輕了1%~2%,同時果肉軟化程度也增加了。冷凍貯存過程中顏色強度的變化:金黃色的“MK”果漿變?yōu)檩^高色調(diào)角的淺黃色,這直接降低了“MK”中的總類胡蘿卜素和β-胡蘿卜素含量。同樣,冷凍保存一年后,“D24”變?yōu)闇\黃色,同時降低了L*和C*。本項研究中,長期冷凍貯存還降低了榴蓮果肉和果漿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壞血酸含量。然而,pH值和總可滴定酸不受影響。“MK”和“D24”果肉顯示出比果漿更低的微生物污染程度,“D24”中觀察到比“MK”更高程度的污染。這些結(jié)果表明,冷凍保存可用于保存榴蓮的品質(zhì),且保存時間不超過1年。
(周 洲/摘譯)
據(jù)《落葉果樹》2020年第1期《中油5號桃一年生枝冬剪長度對產(chǎn)量品質(zhì)的影響》(作者王建民等)報道,對4~5年生中油5號桃樹進行冬季不同修剪方法的效果試驗,對1年生枝采用輕短截、中短截、重短截、長放4種剪法,對1年生枝以外的樹冠枝條進行統(tǒng)一的疏剪和回縮剪法。
結(jié)果表明,對1年生枝采用中短截修剪比其他3種剪法效果好,花朵著果率92%,單果質(zhì)量170.3 g,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果實硬度8.4 kg/cm2,一二級果率91%。產(chǎn)量中高,株產(chǎn)34 kg,667 m2產(chǎn)量2 410 kg,僅次于長放剪法的2 620 kg,經(jīng)濟效益明顯。長放產(chǎn)量最高,但單果質(zhì)量較小,一級果率低,為67.7%,三級果率15%,增產(chǎn)未增收。
(王世明/摘錄)
據(jù)《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20年第1期《黃龍病病菌侵染對茶枝柑果實類黃酮和揮發(fā)性物質(zhì)的影響》(作者石瑩等)報道,為分析黃龍病病菌侵染對茶枝柑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和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技術,分析了花后180天感病與正常茶枝柑果實中類黃酮物質(zhì)和揮發(fā)性物質(zhì)的差異。
結(jié)果表明,茶枝柑感染黃龍病病菌后,果皮中桔皮素等4種聚甲氧基黃酮以及α-蒎烯、辛醛等39種揮發(fā)性物質(zhì)含量顯著升高,而氮甲基鄰氨基苯甲酸甲酯、胡椒烯等16種揮發(fā)性物質(zhì)顯著降低;果肉中川陳皮素等2種聚甲氧基黃酮及D-檸檬烯、β-芳樟醇等27種揮發(fā)性物質(zhì)含量顯著降低。綜上所述,黃龍病病菌侵染可能會顯著影響茶枝柑果皮和果肉中的次生代謝,進而改變其苦味和香味品質(zhì),其改變可能與其感病防御應答機制有關。
(王世明/摘錄)
據(jù)《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20年第1期《有機葉面肥對柑桔生長和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作者吳文明等)報道,在柑桔果實膨大期施用有機葉面肥,分析其對柑桔樹勢及果實品質(zhì)、產(chǎn)量的影響。
結(jié)果表明,與噴清水的對照相比,噴施有機葉面肥能增加葉片厚度、葉片面積和葉綠素含量,顯著促進枝梢生長,增加枝梢長度、粗度和節(jié)數(shù)。在果實品質(zhì)方面,噴施有機葉面肥可增加柑桔果實維生素C含量,提高單果質(zhì)量和產(chǎn)量。
(王世明/摘錄)
據(jù)《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20年第4期《硅鈣肥對庫爾勒香梨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作者張峰等)報道,為探討硅、鈣肥在庫爾勒香梨上的施用效果,采用田間小區(qū)試驗,研究施用果蔬鈣肥和硅肥對庫爾勒香梨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
結(jié)果表明,與對照相比,5個處理均提高了庫爾勒香梨果實的單果質(zhì)量、硬度、維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除幼果期與膨大期噴施果蔬鈣肥和硅肥外可滴定酸含量均低于對照,但影響較小。在各處理中,幼果期和膨大期樹冠噴施果蔬鈣肥,同時配合土施硅肥的處理對于提高果實單果質(zhì)量、硬度、維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效果最好,分別比對照增加了14.51%、10.97%、51.61%和8.05%,且與對照之間的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水平。綜上所述,施用果蔬鈣肥和硅肥對于提高庫爾勒香梨果實品質(zhì)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既能提高產(chǎn)量,又能改善果實品質(zhì)。
(王世明/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