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培法,岳魯峰
(1.山東省成武縣農業(yè)農村局,山東 成武 274200;2.山東省成武縣伯樂集鎮(zhèn)農技站,山東 成武 274209)
玉米地膜栽培,作為一項新農業(yè)技術,在增溫保墑、彌補溫熱水資源,增加玉米的耐霜凍能力,延長玉米無霜期,提升玉米產量方面發(fā)揮著積極性的作用。
覆膜栽培,整地要細,土墑要平,徹底清理田間碎石、雜塊等等,為覆膜創(chuàng)造條件。開墑,形成板瓦形,便于覆膜采光、緊貼地面。
拉線開溝,作墑要均。一般情況下,墑面寬70cm,高10cm最佳。
播種量的控制,較露天栽培要多20%~40%最佳。
覆膜能優(yōu)化栽培外在環(huán)境,而本質上確保高產,還有賴于種質的品質。為此,選好種也是很關鍵一環(huán)。通常情況下,雜交種優(yōu)勢突出,而晚熟品種的增產幅度更大。為此,易用發(fā)芽率高而適栽性強的晚熟品種。
就覆膜栽培而言,一旦覆膜后,玉米的中后期追肥就很困難。為此,播種同時,要用足、用好底肥,搭配用氮磷鉀肥。一般情況下,用有機肥,畝用1500~2000kg。磷肥,畝用25~30kg。尿素,畝用10kg。這樣的用肥比例,基本能滿足后期生長養(yǎng)分需求。2
較露天栽培,覆膜栽培時間要早1~2周。一般,耕犁層5~10cm處,溫度恒定在8~10℃,即可組織播種。播種時,還應注意土壤墑情。山區(qū)水澆地、夜潮地,應在春分至清明時令播種。水澆中海拔地,待小春作物采收后,及時播種。旱地澆水不方便,播種前要整地,待到雨水季搶墑播種,避免雨水接不上而造成缺苗或苗弱。每次播種,用量均勻,不要聚堆塘底。播種后,蓋土,不要過厚,不要過薄。一般,覆土3~4cm最佳。
地膜用聚乙烯無色透明膜,覆膜期間,要加大縱橫拉伸力,這樣能增加透明度,不至于老化。覆膜方式有兩種,一是:先覆膜,后播種。適用于高冷山區(qū),干旱地搶墑播種,有利于提升地溫。覆膜后,用扎眼器開眼播種,注意封好播種口。二是:先播種,后覆膜。此種方式有利于連續(xù)作業(yè),一次性用于完成起床、播種、打藥、覆膜等工作。但是,應抓緊農時,以確保土壤墑情。
設專人看管檢查,防止牲畜踐踏,風大揭膜和雜草破膜,發(fā)現(xiàn)破膜及時覆土封閉,膜內長草要壓土。先覆后種的,在功苗2~3葉時,要進行人工破孔引苗,定苗后及時封堵膜孔。破膜應選擇在早上,晚上或陰天進行。4缺苗時,結合定苗,采用坐水移栽,或在雨天移栽。齊苗后,對床溝進行早中耕、深中耕,提高地溫、促苗生長。注意旱灌澇排。大喇叭口期扎眼追肥,畝用尿素25kg。要因地、因種、因長勢確定合理施肥量,防止早衰和貪青。每畝用2kg 2.5%敵百蟲或敵敵畏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粘蟲,在心葉末期及吐絲期,可用粉銹靈葉面、根部噴藥。或用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噴施可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生育中后期,覆膜3個月后,視雨水多少,溫度高低,確定是否揭膜,促進后期生長發(fā)育。
不同露天栽培,覆膜玉米早收獲1~2周。為此,玉米覆膜栽培,收獲時間要早。同時,要在雨季前收獲結束,避免雨水浸潤而造成種質腐爛。此外,殘膜長時間積留土中,不利于分解,會影響土壤的通透性,而阻礙根系下扎,降低作物的產量。為此,玉米收獲后,要及時清除殘膜。
資金是新農技推廣的保障基礎,為此,一方面,加大推廣宣傳資金投入力度,擴大覆膜新技術應用影響力,推進玉米種植朝向現(xiàn)代化方向發(fā)展。另一方面,給予覆膜技術一定的資金補貼,結合實際優(yōu)化推廣方案,確保技術應用期間能得到一定的補貼資助,以激發(fā)民眾應用新技術的積極性。
結合玉米覆膜要求,健全推廣管理制度,擴大覆膜栽培的應用面。同時,新技術應用過程中,出現(xiàn)技術風險是難免的。為此,需聯(lián)合農技人員,掌控好各種風險,了解覆膜栽培的價值,營造良好的技術應用氛圍。此外,為進一步激發(fā)農技推廣的積極性,有必要將玉米覆膜栽培技術作為農技人員業(yè)績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以實際的績效獎勵激發(fā)農技人員足額完成農技推廣工作。
一方面,利用好農業(yè)示范田,由農技人員帶頭示范覆膜栽培技術,向一線民眾展現(xiàn)覆膜栽培的技術優(yōu)勢,幫助民眾樹立科學種植的嶄新理念。另一方面,要密切聯(lián)系群眾,時刻走訪基層,走向田間地頭,了解在覆膜栽培技術推廣中的問題和需求,切實推廣好玉米覆膜栽培技術。
總之,實現(xiàn)玉米高產產出,尤其在干旱地區(qū),推廣地膜玉米栽培技術極為必要。就此,就玉米覆膜栽培技術的研究,還應該持續(xù)深入,結合種植地的實際情況,就規(guī)格種植、良種栽培、搶墑播種、選好地膜、清理田間殘膜等幾個方面做出改進,以提升地膜栽培玉米產出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