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受》:
我從學英語開始,就一直堅持背誦課文,同學們經常嗤之以鼻,總有人問我,“你這種背課文的笨方法有用嗎?”被問的次數(shù)多了,我有點不耐煩,反問道:“你覺得哪種學英語的方法才有用呢?”這時候問的人也會搖搖頭,一臉迷惑地走開。其實,到現(xiàn)在為止,我背過的課文不能說是滾瓜爛熟,只能說有個大概印象,很多課文最后也只記得零零星星的片段。但神奇的是,一上初中,我的英語學習出乎意料地輕松,總是保持在年級前幾名。我覺得,不管用笨方法還是聰明方法,不去行動,根本不會知道有沒有用,一切都是空談。而采取行動了,即使方法很笨,依舊能夠更接近目標。
(李夢涵)
《讀書的正確姿勢是什么》:
小時候我特別怕狗,一見狗就嚇得掉頭就跑。爸爸媽媽總說,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我并不相信這些,因為我無法把“忠誠”二字與兇神惡煞的它們聯(lián)系在一起。后來我讀到一本書,名叫《叢林守護神》。它講述了雜種狗阿蓬從小被主人當肉狗養(yǎng),被主人砍傷后它也不曾放棄,最終成長為一只優(yōu)秀的森林守護犬的故事。它恪盡職守,用生命守護山林;它忍下仇恨恥辱,以一片赤誠忠心,扛起了山林和平的重任。我敬佩它的深沉與堅定,這份尊敬深化成愛,融在我的心底。
看完這本書,阿蓬就在我心底揮之不去。從此,我放心地接近狗兒,然后居然發(fā)現(xiàn)它們其實也很友善,只是以前我沒有試著去親近了解它們而已。
(閆靖遠)
《滿目空寂里的一朵》:
假期時,我讀了作家李娟的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李娟和媽媽開了一家裁縫店兼雜貨鋪,為了做生意,她們隨著牧民不停搬家。文中常常有字句讓我感覺到李娟的率真可愛。在她寫有翅膀的魚的時候,描寫“還有一個原因是:呃,我的鞋子太臭了……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她寫全家人都在干活的時候,描述“總之,就我懶,什么都不想做,我剛從外面回來嘛,正在休息嘛”;她在寫妹妹談戀愛的時候寫道“聽得我有些眼饞,簡直想頂?shù)粑颐妹米约杭捱^去”……她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煽情的語句,卻講述了自己在生活中發(fā)掘出的溫暖的小細節(jié),讓我們看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誰又能說這樣的文字不動人呢!
(王子彥)
《讀書的正確姿勢是什么》: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代文豪曹雪芹筆下柔美的林黛玉是那樣令人憐惜不已。她冰雪聰明,“心較比干多一竅”,但生來貌美而多病,母親早亡,后來住進賈府寄人籬下,不巧愛上寶玉卻不得嫁。她想,要保持自己潔白的質地,卻沒有勇氣去抗爭可悲的命運,去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以前,我覺得自己的性格和黛玉類似:清高、孤傲卻軟弱、無爭。但讀過了《紅樓夢》,我有些很深的感觸,黛玉的多舛命運讓我警醒,讓我從那消極的思想和性格桎梏中掙脫出來,從而更勇敢、堅強地去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閱讀,改變了我,讓我由坐井觀天式的封閉變?yōu)樾拇娓哌h、胸懷天下的開放,由遇事退縮的自卑變?yōu)橐鈿怙L發(fā)的自信,使我的心靈由枯窄變得豐富,思想由膚淺變得深邃,人生由單調變得豐厚!
(李媛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