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蕾
摘要:通過對英皇考級中樂理知識與實際教學可能存在脫節(jié)現(xiàn)象的思考,對其1-5級的知識體系進行梳理以及對“移調”這一知識點進行分析和講解,并結合自身的學習經驗,解決其中存在的樂理知識問題,以達到理論知識與自身專業(yè)演奏和教學實踐能更好結合的目的。
關鍵詞:移調? 英皇樂理考級? 鋼琴伴奏? 鋼琴教學
中圖分類號:J624.1?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20-0073-03
英皇考級是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聯(lián)合委員會設立的音樂等級考試,英譯為Associated Board Royale School of Music,簡稱“ABRSM”。它是一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際音樂考試機構。它所涉及的考級科目內容全面、形式豐富、理念先進,是一項注重音樂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考試,對學生的演奏技巧、音樂表達理解、樂理知識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隨著英皇考級全面進入我國,特別是在北京、上海等地區(qū)受到相當重視,但與此同時,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表演專業(yè)日常教學中的缺陷也開始日漸顯現(xiàn)。因為英皇考級規(guī)定,考取相關專業(yè)證書的同時還需要獲得相應的樂理等級證書,這樣做的好處肯定是顯而易見的,但也由此產生了一些教學上的問題,專業(yè)教師可能具備有相關專業(yè)較高的教學水平,但有可能存在有樂理知識上的一些短板,隨之出現(xiàn)了不能在該專業(yè)教學的同時完成英皇樂理考級的相應培訓,樂理考級的培訓又需要另請相關專業(yè)教師配合,這樣的“脫節(jié)”就有可能會在教學以及實踐中造成一些不便。
鋼琴伴奏專業(yè)的學生畢業(yè)以后基本都會從事專職或兼職的教學工作,在教學中如果有學生需要完成英皇考級,那么面對相對應的英皇樂理考級中的知識,就會出現(xiàn)上述的脫節(jié)現(xiàn)象,因為從本專業(yè)的本科階段的培養(yǎng)目標而言,基礎理論的學習是必要的,但這種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畢竟是作為音樂基礎課程來進行的,這就在難度及熟練程度上和英皇樂理考級這種實踐理論運用上的學習之間存在著較大差異,這種差異造成了可能在就業(yè)以后面對教學時不能很好地將自身的專業(yè)和樂理知識教學相結合,從而制約著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的發(fā)揮,除了會對指導學生進行英皇考級時產生諸多不便,其實從另一方面而言也制約著自己的專業(yè)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從自身專業(yè)學習以及以后工作考慮出發(fā),學習研究英皇樂理考級,解決1-5級中的難點理論、解決專業(yè)應用和教學上的不足,使理論知識與演奏能力和教學能力能更好的互補,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及演奏水平,達到理論與實踐相互補充、共同進步的目的。
一、關于英皇樂理考級1-5級的知識點及難點梳理
(一)英皇樂理考級1-5級的知識點梳理
英皇樂理考級一共有8個級別,對于表演專業(yè)的學生而言,需要掌握的是1-5級的內容,因此這次的學習也是基于1-5級的內容來進行的。根據英皇樂理考級的具體內容,做了如下的一個簡表作為知識點的梳理。
(二)英皇樂理考級1-5級難點梳理
節(jié)奏及旋律創(chuàng)作、移調。首先,作為非作曲專業(yè)的學生,節(jié)奏及旋律創(chuàng)作是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新領域,因此在這次學習中,這也是花費時間最多的內容,通過對即興簡短旋律節(jié)奏模仿、創(chuàng)作等相關練習可以順利解決這個方面的問題,然后真正明白這個問題的理論體系梳理。
作為鋼琴伴奏專業(yè)的學生,對于“移調”這個知識點的感受更為深刻,也從自身實踐上體會到了認識解決這個知識點所帶來的好處及幫助。
二、移調
移調是指通過在不改變音與音的音程關系的前提下改變旋律固定音高,使旋律從一個調至另一個調以使音樂滿足不同樂器不同人聲需要的一種技術手段。
對于鋼琴伴奏專業(yè)的學生而言,移調的重要性顯得愈發(fā)突出。因為除了理論知識以外,在本專業(yè)練習中同樣要求要做各種各樣的移調練習,比如在鍵盤上快速準確的建立各調的音階、正副三和弦、七和弦及轉位的準確位置等等。加強移調的練習不僅能夠快速幫助人們了解一首作品中不同的調式調性布局,還能提高對不同調式調性、音階、和弦的聽覺和感性認識,從而對作品的和聲編配、和聲進行有更加清楚的認識。其次,由于現(xiàn)在專業(yè)課程中基本大量接觸和使用到的都是人聲伴奏,因此為了適應不同的人聲音域就需要有不同音高的旋律,為了配合這些變化通常把一首聲樂作品從一個調移至另一個調,從而使整體效果達到最佳。在聲樂伴奏中常需要伴奏者快速看調號、拍號、速度和表情符號等譜面信息并根據人聲做臨時移調的處理并配上合理的和聲織體??焖俚膽兡芰?,很強的視奏能力、移調能力和即興伴奏能力是伴奏者必備的技能,所以平時學生還需要做很多移調練習,尤其是常用的調式,對不同調式調性的音階、和弦的位置等等方面的練習。
但是,基于以前對于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不扎實,很多時候的移調練習都是“照譜而彈”,僅僅只是雙手有足夠的反應能力去完成譜面上所給出的音高旋律,大腦還處在接受既有結果的層面上,并沒有過多主動的去思考這些旋律調式之間的聯(lián)系,思維的主動性還十分欠缺,通過這次學習對于移調知識點的完全掌握之后,很容易發(fā)現(xiàn),以前的練習停留在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程度上,解決了這個理論知識點,讓學生的練習更有目的性,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使自己的專業(yè)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在英皇樂理考級體系中介紹到的移調方法一共有這三種:第一,音程關系移調;第二,中音譜號和次中音譜號上的同音移調;第三,移調樂器。
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以及專業(yè)使用過程中,對于音程關系移調是最熟悉的,這也是聲樂伴奏中用的最多的一種方法,但是對另外兩種移調方式就顯得十分生熟。因此這兩個方面的內容就作為了此次解決移調這個知識點的重難點內容。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這兩種移調的基本原理的詳細闡述以及書面和鍵盤的大量練習,使得對這兩個知識點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
中音譜號和次中音譜號上的同音移調,主要是利用譜號不同從而使相同位置的音產生不同的固定音高來進行的,這一類移調在掌握了音高對應關系的基本原理之后主要就是需要解決對于中音和次中音譜號的正確快速地讀譜來完成,在學生平時的專業(yè)學習中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只使用高低音譜號,而中音譜號和次中音譜號多為中提琴、大提琴等樂器使用,因此對于這個知識點的掌握還是有所局限,理論原理和書面練習以及對應的教學完全沒有問題,但如果要及時反應到彈奏上,就還是顯得有些生疏,并不能快速準確反應,在以后的練習中還要再進行更多的實踐練習。
移調樂器則是由于在管樂中,準確地說是木管樂器組中的單簧管和銅管樂器組中的大部分樂器(除了長號以外),這些樂器由于在制作之初的一些技術及設計構造所產生的局限形成的非C調音高,以至于這些樂器在和樂隊配合時,為了演奏出和其它樂器相同的音高,就必須進行移調處理,這也是它們被稱之為移調樂器的原因。在以前的學習中,對于移調樂器的具體移調方法的掌握本身就存在不熟練的情況,更遑論為移調樂器伴奏,這也是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從掌握樂器原理出發(fā),對比探討此類樂器在演奏音高與實際音高之間的差異,從而徹底解決了這個知識點中所存在的問題。
例如,以A調單簧管為例,由于樂器實際發(fā)音高度比C調低一個小三度,因此A調單簧管的記譜就會比其他樂器的記譜高一個小三度,以此來達到統(tǒng)一。在充分掌握這一原理以后,就會在運用過程中有意識地對各種不同的移調樂器進行分析,然后按照樂器本身發(fā)音原理將音程關系度數明確,最后簡化為使用音程關系移調,這樣從根本上解決理論盲區(qū)以后,實際演奏的處理過程也被簡化,用最熟悉的音程演奏就能很熟練地完成鋼琴伴奏。
比如剛才講到的A調單簧管,它的演奏樂譜為bE大調,但根據樂器自身的移調特性,實際上它演奏出的實際音高是C調,因此伴奏也應該是C調而不是bE調。
具體見表2:
再比如F調圓號,如果它的樂譜為D大調,那么為其伴奏應該彈奏什么調呢?運用以上知識點,做相應解決,具體見表3:
也就是說通過分析,能快速分析出需要將F調圓號的演奏樂譜移到G調,就能得到和F調圓號演奏的相同音高,然后進行伴奏,從而將該移調過程又轉換為音程關系移調——上方純四度,使用這種最熟練的移調方式進行,可以使伴奏過程更為順利便捷。
通過以上分析完全掌握這一知識點以后,面對諸多不同的移調樂器,就能做到舉一反三,在思考過程中抓住核心,使思考過程更為直接,同時也讓演奏方向更為清晰明確。
其實基于自身專業(yè)而言,所有伴奏都應該屬于學習范疇,但目前所彈奏的伴奏基本為聲樂作品的伴奏,總得來說這類伴奏的移調都相對容易,只有弄清楚了音程關系就不會有什么問題出現(xiàn),而管弦樂伴奏基本是以前沒有接觸過的,這其中有這兩個原因:第一,日常教學中接觸較少;第二,自己心里也不是很有底,因為移調樂器的運用本身對于學生而言也是一個難點,即使能夠彈奏,也僅僅是局限在已經移好調以后學生僅僅使拿譜照本宣科的階段,對于為何如此移調,肯定是無法解釋清楚的,更無法做到即興伴奏,這樣的矛盾其實也影響了自己在專業(yè)學習過程中的理解和發(fā)揮?,F(xiàn)在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對于移調樂器的伴奏能做到不僅從實踐也能從理論角度真正地融會貫通,拓寬了伴奏領域,為今后更能夠勝任更多不同種類的器樂伴奏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通過對“移調”的全面分析理解,也通過對英皇樂理考級1-5級的系統(tǒng)學習,解決了英皇樂理考級1-5級中存在問題的理論知識點,做到了在鋼琴伴奏領域以及未來所涉及到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對自己所需要應用的表現(xiàn)手法“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能夠從根本上去看待和解決問題,結合理論與實踐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英]埃里克·泰勒.音樂理論入門手冊第1至第5級[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8.
[2]李重光.音樂理論基礎[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0.
[3]叢冰潔.英皇鋼琴考級對國內鋼琴藝術的啟迪[J].黃河之聲,2019(23):139.
[4]李白.英皇考級聽覺分析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其訓練途徑[J].藝術品鑒,2019(27):324-325.
[5]鄧演琴,劉丹,柯勇.對英皇樂理考級試題的分析[J].戲劇之家,2019(17):37-38.
[6]劉欣.樂以技成:英皇鋼琴考級中的音階與琶音練習——英皇鋼琴考級解析與指導(一)[J].鋼琴藝術,2019(03):39-43.
[7]付蓉.英皇考級樂理與“聽覺測試”(聆聽)和我國樂理與視唱練耳考級的比較與分析[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6年.
[8]王新力.知識與能力——“國內樂理”與“英皇樂理”考級比較研究[J].人民音樂,2014(0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