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艷 張長平 孫優(yōu)善 田 利 黃 超
(河北工業(yè)大學能源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 天津 300401)
2020 年春季學期各高校積極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積極開展線上教學。[1]教師充分拓展教學模式,利用各類教學平臺,以期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居家學習過程中由于教學硬件設施技術障礙、網絡擁堵等問題,導致部分學生對使用多種軟件和平臺感到無所適從,出現(xiàn)焦慮情緒。[2-4]針對這些問題,河北工業(yè)大學環(huán)境工程系多措并舉,結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打造高效課堂引導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特別關注到學生們的心理建設。
教師精選組織全方位教學內容,收集教學素材,在線集體備課,提升線上教學技巧,為學生打造高效的課堂體驗。
教師充分借鑒各高校和院系經驗,[5]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及時與學生核對網上學習進度,解決軟硬件問題,緩解學生焦慮情緒,從各教學平臺賬戶的認證,到在線任務的完成情況,保證獲得應有的在線成績,提升學習成就感和獲得感;課堂中利用新穎多變、形式多樣的在線教學小竅門設置有效的趣味小環(huán)節(jié),有效地激活課堂,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對于專業(yè)學習內容,家長們和學生有著共同的好奇和期待。很多家長也在居家的過程中家親歷了高校學生上網課的過程,為了加強家長與學校專業(yè)之間的溝通,加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教師邀請賦閑在家的家長一起來上課,教師的課堂多了若干的督導,不僅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還進一步擴大了專業(yè)的社會影響,同時使得父母和孩子在家這個有限的空間進行了共同的學習。教師同時也向學生家長提出居家學習期間支持孩子的一些建議,并通過慕課綜合討論區(qū),廣泛征集了家長對于課程建設的意見建議,共建高效線上課堂。
為了解學生們的學習和心理狀態(tài),讓學生們開心、健康的開展在線學習,教師針對本專業(yè)各年級的258 名在校生在網絡學習條件、學習狀態(tài)、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和分析,調查結果可為高校在線教學的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
我校環(huán)境工程系2020 年春季學期全部“停課不停學”線上學習的學生258 人,其中,男生104 人,女生154 人;大一45 人,大二83 人,大三97 人,大四33 人。居家學習主要地區(qū)分布如下:河北200 人,天津23 人,內蒙古15 人,山東6 人,北京4 人,吉林4 人,山西3 人,安徽、海南、云南各1 人。
在2020 年2 月15 日—2020 年3 月13 日全線上教學4 周后,進行網上調查問卷。
(1)學習工具及環(huán)境。學生主要采用手機、電腦或平板電腦作為在線學習的主要工具,有49.22%的同學認為網絡狀況良好,能流暢觀看各種網絡課程,50.39%的同學認為網絡狀況一般,偶爾出現(xiàn)網絡卡頓現(xiàn)象,還有0.39%的同學認為網絡狀況差,常常不能正常觀看網絡課程或教師直播課程。在線學習平臺的受歡迎程度如表1 所示。
表1 在線學習平臺受歡迎程度
表2 線上教學互動滿意度矩陣量表
圖1
(2)教學評價。在前4 周的學習狀態(tài)調查中,學生給出了如下選擇:7.14%的學生認為非常喜歡在線教學的方式,學習狀態(tài)比先下好;48.41%的學生認為已經適應了在線教學模式,完全進入了學習狀態(tài);24.6%的學生認為自己還在過渡階段,慢慢適應中;18.65%的學生認為還是不適應這種方式,希望盡快回到線下;1.19%的學生認為十分不喜歡這種方式,完全適應不了。
另外,通過學生對課程講解內容的有效掌握程度的自評,有55.82%的學生認為能有效掌握百分之七十以上,有36.43%的學生認為能有效掌握百分之五十到七十,其余認為有效掌握程度低于百分之五十??梢钥闯觯浞值乃枷霚蕚涫潜WC在線學習的先行條件。而本次全線上教學是在沒有充分思想準備下的一場“遭遇戰(zhàn)”,的確需要一個熟悉和磨合的過程。
在學生喜歡的在線學習方式調查中,學生給出了如下選擇:50.44%的學生選擇了直播+在線互動;25%的學生選擇了直播+在線互動;13.89%的學生選擇了無互動的直播授課;8.73%的學生選擇了無直播,安排任務完成學習;1.98%的學生選擇了其他方式。
這表明,線上教學中師生有效的互動和溝通時保證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設互動溝通情境以打造高效課堂。線上教學的互動滿意度調查結果如表2 所示??梢钥闯?,學生對教師的教學的互動普遍較為滿意,教師在教學形式多樣性的開拓方面有較大上升空間。
在學生認為高質量的課堂要素調查中,主要結果如圖1??梢钥闯鼋虒W設計的合理性、教學重難點安排、教學內容的豐富性、課堂講解的清晰性,是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重點需求。
(3)學生心理狀況。大部分同學在居家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與父母保持融洽的關系,這說明專業(yè)教師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有五位同學(其中四名男生,一名女生)反映與父母矛盾加深,分析其原因應該在于學習自覺性與父母期待之間的沖突(表3)。
表3 與父母的關系變化
表4 男生女生情緒差異
表5 不同年級的情緒差異
大部分同學能夠保持愉快、平靜、興奮、樂觀的正面情緒,也有12%左右的同學感到焦慮。在男生與女生的差異中,我們看到9%的男生感到無助,多于女生;5.92%的女生感到悲傷,多于男生??磥?,男生們不善于傾訴和尋求幫助,而女生情感更加細膩。專業(yè)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在課前、課中、課后設置多個互動環(huán)節(jié),并注意課下與學生的溝通,避免極端情況的發(fā)生(表4)。
在不同年級中,悲傷、難過的情緒主要出現(xiàn)在大一至大三,焦慮的情緒以大二大三學生居多。其主要原因在于大二大三學生課程學習任務重,難度大,對學習成績期許較高。大四學生的課業(yè)任務較輕,心理素質較成熟,其主要壓力來源在于升學和就業(yè)(表5)。
特殊時期的高強度全覆蓋網絡教學,在教學方式、教學過程、師生互動、教學評價等方面都帶來了極大的變化,同時也為教學管理和學生心理建設帶來挑戰(zhàn)。采取必要措施關注學生學習和心理狀態(tài),并通過問卷調查客觀評價,是指導教學持續(xù)改進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