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盧氏縣人民醫(yī)院(472200)駱戰(zhàn)輝
河南省三門峽市中心醫(yī)院(472000)雷國峰 翟炳輝
先天性心臟?。–HD)是胎兒出生時即存在的心臟及血管發(fā)育畸形,出生后仍進行性發(fā)展。左向右分流(LRS)型心臟病受高肺血容量的沖擊,患兒可出現(xiàn)肺部感染、活動耐力下降、發(fā)育不良等表現(xiàn)。CHD合并重癥肺炎(SP)的患兒可加重心臟負擔,進而引起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持續(xù)正壓通氣(CPAP)可改善肺泡的通氣功能,是SP和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療措施。因此,本文研究探討CPAP對CHD合并SP心功能不全患兒心肌細胞保護作用及療效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于我科行治療的82例CHD合并SP的心功能不全患兒,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41例。對照組男19例,女22例;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17例,Ⅲ級24例;房間隔缺損(ASD)11例、室間隔缺損(VSD)15例、動脈導管未閉(PDA)13例、心臟多發(fā)畸形2例。觀察組男21例,女20例;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15例,Ⅲ級26例;ASD13例、VSD15例、PDA12例、心臟多發(fā)畸形1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心功能分級、CHD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兒均符合LRS型CHD的診斷標準[1];②所有患兒均符合SP的診斷標準[2];③年齡出生后至滿28天;④心功能NYHA分級Ⅱ級~Ⅲ級;⑤觀察組42例患者均符合CPAP的使用指證[3]。排除標準:①患兒有除CHD之外的先天性疾?。虎谟兴幬镞^敏史;③患兒感染前合并心力衰竭;④有肝腎功能不全。
1.3 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兒均根據藥敏結果合理選用抗菌藥物,同時給予2ml布地奈德、2g沙丁胺醇、2mL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每天2次,連續(xù)一周并給予患兒吸痰治療。選用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洋地黃類藥物、利尿劑等藥物治療患兒的心功能不全。對照組采用鼻導管吸氧,氧流量0.5~1.0L/min;觀察組采用CPAP呼吸機治療,氧濃度(FiO2)為0.3~0.5,氧流量為8~10L/min,呼氣末正壓(PEEP)設置為0.4kPa,待患兒呼吸困難、發(fā)紺等臨床癥狀緩解,可將FiO2設為0.25,PEEP調至0.2~0.4kPa,約3~5天,患兒好轉則適時撤掉CPAP呼吸機。
1.4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兒于分別治療第5天行超聲心動圖檢查,觀察并比較治療前后射血分數(shù)(Ejection Fraction,EF)值、二尖瓣E峰與A峰比值(E/A)。②于治療前、治療后第5天后分別采取患兒外周靜脈血2ml,采用免疫吸附法檢測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采用化學比色法檢測其肌鈣蛋白I(cTnI)、B型腦鈉肽(BNP)水平。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采用SPSS22.0軟件分析,EF、E/A、CK-MB、cTnI、BNP等計量資料用(±s)表示并對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心臟功能 治療后觀察組EF值、E/A值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EF值;及二尖瓣E峰與A峰比值(E/A)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2.2 心肌酶 治療后,兩組患兒治療后CKMB、cTnI、BNP水平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2。
CHD是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以發(fā)紺、胸痛、暈厥、猝死為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常見的病理類型有ASD、VSD、PDA、心臟多發(fā)畸形等。LRS型CHD肺部存在高血容量,患兒易發(fā)生肺部感染。感染后的小兒SP病情重、發(fā)展快、并發(fā)癥多,極易引起呼吸衰竭。CPAP呼吸治療能防止呼氣末肺泡萎陷,增加肺泡內壓,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呼吸,減輕心臟負擔。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EF值、E/A值比較無明顯差異;治療后觀察組EF值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二尖瓣E峰與A峰比值(E/A)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CPAP治療可改善患兒的心室收縮功能,增加心排出量。SP均可導致患兒的肺臟高血容量,加重LRS型CHD心臟負擔。CPAP擴張萎陷肺泡,改善肺通氣及換氣,減少呼吸機做功。同時,氣道和肺泡的持續(xù)正壓減少黏膜肺泡的毛細血管淤血和滲出,使肺動脈血流減少,減輕心臟負擔。有研究表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心排出量主要與后負荷有關[4]。CPAP在改善通氣換氣功能的同時,可增加胸腔內壓,減少心功能不全患兒的左室跨壁壓及后負荷,增加心排出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兒的心室收縮功能?;純鹤笮呐懦隽吭黾樱山档托呐K的前負荷和肺靜脈壓,緩解SP所致的肺淤血,改善肺換氣,緩解臨床癥狀。
附表1 兩組心臟功能比較(±s)
附表1 兩組心臟功能比較(±s)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EF(%) E/A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1 63.58±5.42 62.38±5.79* 1.01±0.12 1.32±0.19*觀察組 41 64.14±6.01 69.34±6.03*# 1.02±0.09 1.41±0.21*#
附表2 兩組心肌酶水平比較(±s)
附表2 兩組心肌酶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CK-MB(IU/L) cTnI(mg/mL) BNP(p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1 39.78±6.01 30.12±5.12* 0.062±0.019 0.042±0.017* 624.33±194.26 135.27±35.52*觀察組 41 40.13±5.38 24.79±4.78*# 0.063±0.021 0.027±0.009*# 618.41±207.38 129.89±57.27*#組別 例數(shù)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兒治療后CK-MB、cTnI、BNP水平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這表明CPAP可減少CHD合并SP患兒的心肌細胞損傷。CPAP改善心肌細胞損傷的機制可能為以下幾個方面:①持續(xù)正壓通氣可糾正患兒的低氧血癥,緩解缺氧所致的肺血管痙攣,改善肺換氣,使動脈血氧飽和度增加,改善心肌細胞的氧合,從而起到心臟支持功能。②CPAP使患兒胸腔維持持續(xù)正壓,左室跨壁壓減低、左室后負荷下降,減輕心功能不全患兒的心臟負擔,較少心肌細胞缺血缺氧壞死。③體循環(huán)靜脈回流減少,肺血管阻力適當增加使肺血流量減低,減輕呼吸困難癥狀,減輕左心室負擔。通過上述途徑,減少心肌細胞的缺血缺氧壞死,使患兒心肌細胞酶學升高速度減慢,使CPAP治療的患兒CK-MB、cTnI、BNP水平較對照組下降明顯。
綜上所述,CPAP可保護CHD合并SP心功能不全患兒的心肌細胞,改善患兒肺部通氣與換氣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