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銳 唐曉艷 錢勝利 楊 莉 馬 洲 喬 偉 黃 煒
目前對終末期慢性腎臟?。╡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心臟研究[1-3]主要集中在左室功能的評價,對右室研究較少。近期研究[4]表明,ESRD患者即使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保留仍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右室功能障礙。右室收縮功能障礙和肺動脈高壓與全因死亡率呈獨立相關,特別是對于LVEF保留的患者具有更高的死亡風險[5]。傳統(tǒng)二維超聲難以早期準確評價右室收縮功能障礙,待診斷出右室功能障礙時患者大多已進入終末期心力衰竭,無論是對于治療原發(fā)腎臟疾病還是改善心功能,均在一定程度上貽誤了早期診斷及最佳治療時機。因此,準確評估血液透析患者右室容量及收縮功能,對臨床醫(yī)師判斷患者心臟功能,指導透析策略及容量管理,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有著重要意義。實時三維超聲不依賴于心臟的幾何構(gòu)型假設,可定量分析右室的容積及功能;三維斑點追蹤(3D-STI)技術可以定量檢測心肌功能,對心肌運動功能更為敏感。本研究旨在應用實時三維超聲聯(lián)合3D-STI技術定量評估LVEF保留的ESRD患者右室構(gòu)型及收縮功能。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血液凈化中心進行規(guī)律透析患者43例,根據(jù)中國肺高血壓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版[6]判斷是否合并肺動脈高壓分為單純ESRD患者23例(ESRD組)和ESRD合并肺動脈高壓者20例(ESRD合并肺動脈高壓組),其中ESRD 組,男 13例,女 10例,年齡 30~67歲,平均(52.43±11.44)歲;ESRD合并肺動脈高壓組,男12例,女8例,年齡39~70歲,平均(55.35±10.75)歲。納入標準:估測腎小球濾過率(eGFR)<15 ml/(min·1.73 m2)[7];透析病程均>6個月,均以橈動脈-頭靜脈內(nèi)瘺為通路;LVEF>50%。排除標準:①<18歲者;②合并其他導致右室功能改變的心臟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病、心肌梗死、中等量心包積液等;③合并其他導致肺動脈壓力改變的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間質(zhì)性肺纖維化等;④合并其他引起右室功能改變的慢性疾病或惡性腫瘤者;⑤孕婦或哺乳期婦女;⑥圖像顯示不清者。
另選健康志愿者25例(對照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42~72歲,平均(56.12±7.11)歲;經(jīng)病史、實驗室檢查、超聲心動圖及胸片檢查均未發(fā)現(xiàn)任何腎臟疾病及心肺系統(tǒng)疾病。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超聲檢查:使用GE Vivid E 9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M5S及 4V 探頭,頻率 1.7~3.3 MHz;配備EchoPAC脫機工作站。為避免容量負荷的影響,透析患者超聲檢查均于透析結(jié)束后2 h內(nèi)完成。受試者取左側(cè)臥位,連接同步心電圖后采用M5S探頭行常規(guī)超聲檢查,獲取右房橫徑(RAD)、右室基底部橫徑(RVD1)、右室中部橫徑(RVD2)、右室長徑(RVD3)、主肺動脈內(nèi)徑(PAD);根據(jù)簡化Bernoulli公式計算肺動脈收縮壓(PASP);采用M型超聲測得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ID)及室間隔厚度(IVS);組織多普勒檢測右室心肌做功指數(shù)(RIMP)。所有數(shù)值均測量3次取平均值。
2.圖像分析:采用4V探頭采集以右室為主的心尖四腔心切面動態(tài)圖像并儲存,將留存圖像資料拷貝至EchoPAC工作站,選取預留的三維容積圖像,運用4DRV Volume軟件分析,手動調(diào)節(jié)各切面心內(nèi)膜軌跡,系統(tǒng)自動追蹤獲得右室心內(nèi)膜表面模型及相關參數(shù):右室舒張末容積(EDV)、收縮末容積(ESV)、每搏輸出量(SV)、右室射血分數(shù)(3DRVEF)、三尖瓣環(huán)收縮期位移(TAPSE)、右室面積變化分數(shù)(FAC),計算右室每分輸出量(RVCO);于4DRV Volume軟件的3D-STI子菜單中獲取右室游離壁整體縱向應變(3DGLS)。所有參數(shù)均測量3次取平均值;為排除體表面積(BSA)的影響,心腔容積測值均以BSA矯正。所有圖像采集均由同一高年資超聲醫(yī)師完成。
3.臨床資料:收集受試者的年齡、性別、身高、體質(zhì)量、心率、血壓等資料(透析患者血壓及體質(zhì)量均在行超聲心動圖檢查前測量,血壓測量3次取平均值);收集行超聲檢查前3天內(nèi)肌酐、血紅蛋白及電解質(zhì)等實驗室檢查結(jié)果。
應用SPSS 25.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行t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法。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各組間性別、年齡、BSA、透析時長及血鈣濃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對照組比較,兩病例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血肌酐、尿素氮及血磷濃度均升高,血紅蛋白均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與ESRD組比較,ESRD合并肺動脈高壓組肺動脈壓、血磷濃度均升高,血紅蛋白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1.左室參數(shù)比較:與對照組比較,兩病例組LVID、IVS均增大,LVEF減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兩病例組LVID、IVS、LVEF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2.右心參數(shù)比較:與對照組比較,ESRD組RIMP顯著增大(P<0.01),RAD、RVD1、RVD2、PAD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ESRD合并肺動脈高壓組RAD、RVD1、RVD2、PAD、RIMP均顯著增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1)。ESRD合并肺動脈高壓組RAD、RVD1、RVD2均較ESRD組增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各組間RVD3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EDV、ESV、RVCO在對照組、ESRD組、ESRD合并肺動脈高壓組中依次增大,3DRVEF、TAPSE、FAC在各組間依次減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與對照組比較,ESRD合并肺動脈高壓組SV增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DGLS絕對值在各組間依次顯著減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3和圖1。
表1 各組臨床資料比較()
表1 各組臨床資料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與ESRD組比較, P<0.05, P<0.01。BSA:體表面積。1 mm Hg=0.133 kPa
實驗室檢查組別對照組ESRD組ESRD合并肺動脈高壓組F值P值磷(mmol/L)0.97±0.14 1.24±0.28*1.65±0.92**4.803 0.006男/女(例)14/11 13/10 12/8 0.054 0.817年齡(歲)56.12±7.11 52.43±11.44 55.35±10.75 0.913 0.406身高(cm)169.28±6.82 167.39±7.25 166.45±6.38 1.015 0.368體質(zhì)量(kg)65.90±6.39 68.59±7.07 68.13±6.59 1.112 0.335 BSA(m )1.72±0.09 1.75±0.12 1.74±0.11 0.271 0.763收縮壓(mm Hg)119.80±10.34 143.78±21.02**140.75±22.91**11.905<0.001舒張壓(mm Hg)78.48±8.02 92.13±15.63**93.15±17.22**8.194 0.001心率(次/min)67.80±8.00 76.13±8.70**78.20±7.45**10.781<0.001透析時長(個月)-41.72±31.88 37.16±27.64 1.134 0.325肺動脈壓(mm Hg)21.87±6.91 23.38±7.34 46.33±8.71 17.231<0.001血肌酐(mmol/L)69.54±12.84 604.83±241.41**672.30±237.63**40.099<0.001尿素氮(mmol/L)4.91±1.56 13.55±3.52**14.89±2.68**52.367<0.001血紅蛋白(g/L)137.69±11.26 101.42±15.86**91.10±7.19**38.112<0.001鈣(mmol/L)2.21±0.13 2.14±0.23 2.29±0.21 1.494 0.230
表2 各組常規(guī)超聲參數(shù)比較(x±s)
所有受檢者3DGLS絕對值與3DRVEF、TAPSE、FAC均呈正相關(r=0.77、0.62、0.59,均P<0.01);與RIMP呈負相關性(r=-0.55,P<0.01)。見圖2。
表3 各組右室三維參數(shù)及應變參數(shù)比較(x±s)
圖1 各組右室三維超聲成像圖
圖2 所有受檢者3DGLS絕對值與右室收縮功能參數(shù)相關性散點圖
ESRD是各類慢性腎臟病發(fā)展的終末階段,全球患者估計在490萬~708萬[8],心臟結(jié)構(gòu)和功能異常是ESRD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和主要死亡原因[9]。研究[10]發(fā)現(xiàn),與正常成人比較,LVEF正常及LVEF減低的尿毒癥患者EDV顯著增大,提示ESRD患者右心功能受損。國外學者[11]證實對于透析的ESRD患者,RVEF是預測死亡率的獨立因素。因此,準確評估血液透析患者右室容量及收縮功能,對臨床醫(yī)師判斷患者心臟功能、指導透析策略和容量管理,以及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有著重要意義。本研究ESRD組中3DRVEF范圍為38.89%~51.67%,其中有4例<45%,右室收縮功能不全的發(fā)生率約為17.39%。ESRD合并肺動脈高壓組3DRVEF范圍為35.82%~48.89%,其中11例患者<45%,收縮功能不全發(fā)生率約55.00%,顯著高于ESRD組,表現(xiàn)為更明顯的右室重構(gòu)與功能損傷[12-13]。因此早期準確評估ESRD患者右室收縮功能,對于準確評估病情、制定合適的早期治療方案和透析容量管理,以及預測患者預后意義重大。
實時三維超聲可以獲得心臟的真實形態(tài),較為客觀準確地描繪心腔的形狀和體積,可以從三維空間上定量獲得心臟結(jié)構(gòu)和功能參數(shù),較常規(guī)超聲更敏感。本研究中,EDV、ESV、RVCO在對照組、ESRD組、ESRD合并肺動脈高壓組中依次增大(均P<0.05),提示LVEF正常的ESRD患者即使不合并肺動脈高壓,其右室已經(jīng)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擴張,當合并肺動脈高壓時擴張程度更為顯著。而常規(guī)超聲參數(shù)測得的右室大?。≧VD1、RVD2)在ESRD患者中并無顯著變化,僅當合并肺動脈高壓時明顯增大。雖然常規(guī)超聲參數(shù)RIMP在ESRD組顯著增高,可提示右心功能減低,但由于引起RIMP改變的原因眾多,包括右室收縮功能下降、舒張功能異常等,因此RIMP改變在診斷右室收縮功能方面缺乏特異性[14]。
3D-STI通過實時地對心肌斑點追蹤,計算出應變參數(shù)從而對心肌力學特征進行定性及定量評估,與MRI有較好的一致性[15]。本研究中3DGLS的絕對值隨著ESRD的進展而逐漸減低,提示3DGLS與右室心肌收縮力呈良好的相關性。既往研究[10]認為,TAPSE和FAC是評價右室收縮功能的重要參數(shù),本研究中ESRD組TAPSE、FAC較對照組明顯減低,且合并肺動脈高壓時減低更加顯著(均P<0.01),與既往研究[16]結(jié)果一致,并且與應變參數(shù)3DGLS有較好的一致性,因此在評估ESRD患者的右室收縮功能時,TAPSE和FAC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本研究應用實時三維超聲聯(lián)合3D-STI技術評價LVEF保留的ESRD患者的右室收縮功能,因兩種方法各參數(shù)間具有較強的相關性,故認為可應用多參數(shù)更全面定量評估右室容積及收縮功能的變化。
綜上所述,ESRD患者即使LVEF保留時已出現(xiàn)右室功能障礙,且肺動脈高壓時,其發(fā)生率顯著增加;實時三維超聲聯(lián)合3D-STI技術可早期定量評估LVEF保留的ESRD患者右室容積及收縮功能的變化。但本研究樣本量少,且未對病例組進行細分,后續(xù)將進行相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