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雯 馮雨婷 黃丹怡 陳月婷
(廣東省民政職業(yè)技術學校 廣東 廣州 510310)
教師需要了解學情,清楚所授課程的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之后的教學資料的制作,教學進度,教學督查奠定基礎。其次,教師根據(jù)課程內容和班上學生的實際制作簡短易學的教學視頻,或者選擇比較好的網(wǎng)絡教學視頻,提前發(fā)布到網(wǎng)絡教學平臺,給學生進行看課。最后,教師將學習任務通過網(wǎng)絡教學平臺布置給學生,并要求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學習任務不要太大,可以是過程性的任務,也可以是課程中的幾個小任務,組合成一次課的任務,布置的學習任務盡可能與學生已有經驗相聯(lián)系,盡可能布置開放性、頭腦風暴式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興趣自我學習[1]。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隨著現(xiàn)代信息化的發(fā)展,信息化起到了改變教育模式的角色。它的本質是教學理念的翻轉、教學流程的翻轉、教學關系的翻轉、教學效果的翻轉,其特點是教學視頻短小精悍,教學信息清晰明確,重新建構學習流程,復習檢測方便快捷。這種教學模式尤其適用于網(wǎng)絡教學[2]。
作為在線教材的教學視頻制作存在不足。教師個人很難做出比較出色的教學視頻,而國內一些所謂的專業(yè)公司的教學視頻開發(fā),存在先天缺陷,因為他們沒有接觸學生課堂實踐,沒有相關課堂實踐經驗的積累,也缺乏“學習者的認知研究”的積累,同時對每個學校每個專業(yè)的實際情況缺乏深入的了解[3]。
對老師要求更高的要求。翻轉課堂成功的關鍵在于“對話活動中心”的教學設計,教師除了要靈活掌握線上教學平臺的操作還需要學習注重探究活動的“人—機對話”教學法,借以獲得在線學習的支援,這對授課教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利用網(wǎng)絡進行學習的環(huán)境尚待整頓。一方面學校缺乏可供利用的網(wǎng)絡資源展開教學設計的機制,另一方面每位學生的家庭實際情況不同,網(wǎng)絡學習的條件會收到限制。
選擇合適的教學平臺是實施翻轉課堂的基礎。目前有很多供選擇的網(wǎng)絡教學平臺,什么樣的網(wǎng)絡教學平臺才是合適的教學平臺?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從筆者所講授的《餐飲服務》課程的情況來看,學生訪問教學平臺使用電腦的占20.86%,使用移動客戶端即手機的占79.14%,說明大部分學生是使用手機進行學習,因此教師上課的過程應盡量使用手機端,方便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教學平臺還需要能提供比如看課、練習、測驗、問答、交流、直播等功能的教學平臺都是合適的,同時要滿足學生的設備條件,根據(jù)調查,40%的中職生沒有配備電腦,因此合適的教學平臺需要手機、平板、電腦都支持,即所謂一平三端,只有充分滿足學生需求的在線教育平臺,才能稱之為好的教學平臺[4]。
傳統(tǒng)的僅僅滿足于教師如何有效地傳遞知識的課堂模式得到顛覆,因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難培養(yǎng)學生諸如分析、判斷、創(chuàng)造之類的高階認知能力,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與革新性、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決策、學習能力和元認知在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中得到限制。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每一個學生可以借助教學視頻來觀看學習中的難點部分,經過有所側重的預習之后再上課,形成“預習→上課→復習”的教學周期,從而提升教學的效果。因此課前準備尤為重要。
翻轉課堂實現(xiàn)了課堂內與課堂外的聯(lián)通,學生個性化、差異化學習與教師引導合作學習聯(lián)通,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聯(lián)通,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yǎng)聯(lián)通。因此,在翻轉課堂中教師角色的作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激發(fā)每一個學生的能量。學生在課前已經在老師的引導下帶著問題觀看了教學視頻和教學課件等資料,在課堂中,部分學生會帶著課前沒有弄明白的問題問老師,這是學生的責任;教師在課堂中應當對這部分同學提出的問題進行答疑,同時也要在課堂中展開應有的跟蹤考察,了解其他同學的學習情況。
在課堂答疑與輔導的過程中,教師將教學重點再次拋出,目的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掌握課程內容,實現(xiàn)教學效果。課程最后還需要將教學重點布置成課后任務,并要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目的是鞏固課堂學習成果。教師及時對學生所完成的課后任務進行批改,線上點評,幫助學生實現(xiàn)學習目標,也達到了教師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教師要將需要拓展的內容和教學資料公布到網(wǎng)絡教學平臺,供部分學習進度較快的同學選擇性的看,幫助優(yōu)秀的學生不斷的提升。下次課上課之前,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情況,課堂提問、回答問題、完成測驗情況,課后完成作業(yè)的情況進行分數(shù)公布,幫助學生明明白白學習,激勵學生下次課更好的表現(xiàn),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5]。
總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到好的學習體驗,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使每一個學生真正進入積極的知識建構、高階思維的“深層學習”的境界,提供了前提條件,這也是當今時代倡導“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