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宜定
(河南省商城縣人民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河南 商城 465350)
腦卒中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fā)率高等特征[1],大部分患者有后遺癥。腦組織中樞神經(jīng)運動神經(jīng)元損壞,肌牽張反射亢進受到拮抗,肢體隨意運動和運動協(xié)調(diào)性受到阻礙,表現(xiàn)為肢體肌張力增高,合并運動障礙。本研究用活血通絡方熏洗結(jié)合經(jīng)絡導推治療腦卒中恢復期肌張力增高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60例,均為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診治患者,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42~69歲,平均(51.2±1.1)歲;病程3.2~12周,平均(6.5±0.2)周;腦梗死12例,腦出血18例;雙上肢肌張力偏高1例,雙下肢肌張力偏高2例,左下肢肌張力偏高7例,右下肢肌張力偏高2例。研究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41~69歲,平均(51.8±1.2)歲;病程3.5~12周,平均(6.8±0.3)周;腦梗死13例,腦出血17例;雙下肢肌張力偏高1例,左下肢肌張力偏高5例,右下肢肌張力偏高4例,左上肢肌張力偏高2例。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中風診斷標準及《腦梗死和腦出血中西醫(yī)結(jié)合診斷標準(試行)》診斷標準[3],用比色法定量監(jiān)測試劑盒(上海銘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測肌酶激酶腦型同工酶(CKBB)活性定診斷,影像檢查可見腦血管有阻塞情況則可確診。主癥為偏癱,神識昏蒙,偏身感覺異常,口舌歪斜,語言不語,患肢痙攣和抽掣等肌張力高的臨床癥狀;次癥為共濟失調(diào),飲水嗆咳,目偏不瞬,瞳神變化,頭痛眩暈。
納入標準:①MRI、CT等方式確診,符合《中國腦梗死中西醫(yī)結(jié)合診治指南(2017)》[4]中腦卒中恢復期肌張力增高標準;②體征指標穩(wěn)定;③改良Ashworth評估大于2級;④急性起??;⑤癥狀和體征持續(xù)(當影像學顯示有責任病灶時),或持續(xù)24h以上(當缺乏責任病灶時)。
排除標準:①合并慢性疾病,如血液性疾病、心功能障礙者;②皮膚破損;③所用中醫(yī)治療方式禁忌或過敏;④皮膚溫度感知度低;⑤體內(nèi)植入金屬裝置;⑥發(fā)熱。
兩組均用經(jīng)絡導推。ZDL-410/501型治療儀[上海涵飛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京食藥監(jiān)械(準)字2014第2260208號],確定治療位置,暴露導推位置,儀器“+”極接受配穴,“-”極接導推輪,確定穴位后,將扎帶固定好,接導線,把導推輪打濕,啟動電流,設置頻率為10Hz,根據(jù)情況調(diào)節(jié)治療儀推導模式。在合谷穴、內(nèi)關(guān)穴和足三里穴進行按壓,合谷穴按壓力度較強;內(nèi)關(guān)穴在按壓的同時配合揉、揉移的動作,節(jié)奏輕緩;足三里穴同樣兼顧按壓與揉移,力度較強。每個穴位依次按壓2s,以產(chǎn)生酸、脹、麻感為宜,推導持續(xù)30min,推導結(jié)束后對相應部位進行輕柔的按摩,進行推、?5min,拉伸肢體2~3次,使肌肉得以放松,1周6次,1個療程為8周。
研究組加用活血通絡方。葛根30g,獨一味10g,紅花15g,雞血藤20g,木瓜20g,桑枝15g。研粉,加入5000mL熱水(100℃)中,水溫降至70~50℃時熏蒸10min,水溫38℃~41℃時浸泡30min。熏洗后0.5h內(nèi)用經(jīng)絡導推治療,日1次,持續(xù)治療8周。
用臨床痙攣指數(shù)(CSI)評估肢體痙攣狀況,分值為0~16分,包含陣攣(0~4分)、肌張力(0~8分)、腱反射(0~4分),重度13~16分、中度10~12分、輕度1~9分,分值越低表示恢復狀況越好。
用FMA量表評估肢體功能狀況,包含下肢和上肢,分值為0~100分,正常100分,輕度96~99分,中度85~95分,明顯運動障礙50~84分,嚴重小于等于50分。根據(jù)行走、快走、上階、下階、蹲起及提拿物品等動作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評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肢體恢復情況越好。
根據(jù)改良Ashworth量表評估。顯效:肌張力降低大于等于2級,或恢復正常。有效:肌張力降低1級。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CSI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SI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SI評分比較 (分,±s)
治療后陣攣 肌張力 腱反射 陣攣 肌張力 腱反射研究組 30 3.22±0.13 6.23±0.03 2.88±0.12 1.65±0.02 2.65±0.21 1.04±0.15對照組 30 3.21±0.12 6.24±0.04 2.89±0.11 2.65±0.04 3.65±0.24 2.11±0.12 t 0.3095 1.0954 0.3364 122.4744 17.1751 30.5092 P 0.7580 0.2778 0.7377 0.0001 0.0001 0.0001組別 例 治療前
兩組治療前后FMA評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FMA評分比較 (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FMA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上肢 下肢 上肢 下肢研究組 30 31.02±2.32 11.21±1.21 49.68±2.32 20.65±1.65對照組 30 31.01±2.31 11.23±1.22 38.21±1.65 16.35±1.58 t 0.0167 0.0637 22.0673 10.3095 P 0.9867 0.9494 0.0001 0.0001
腦卒中恢復期肌張力增高屬中醫(yī)“攣縮”“萎證”“痙證”范疇。因肝腎虧虛、宗筋失榮、氣滯血瘀、脈絡無所養(yǎng)所致[3]。中藥熏洗方具有通經(jīng)活絡、祛風除濕、散寒溫經(jīng)功效,可使肌張力得到改善。經(jīng)絡導推則利用電流刺激肌腱中張力拮抗肌和感受器,讓肌收縮產(chǎn)生拮抗,對肌張力產(chǎn)生反射性抑制,配以?、揉、拉、推等手法,牽拉并緩解痙攣肌肉,改善肌肉萎縮癥狀,降低肌張力[5]?;钛ńj方熏洗聯(lián)合經(jīng)絡導推治療腦卒中恢復期肌張力增高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