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diào)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鼓勵幼兒合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教師應以《綱要》的精神為引領,讓幼兒園的科學教育真正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以生活為依托,讓幼兒在生活中不斷地萌發(fā)科學意識,不斷地提升幼兒的科學核心素養(yǎng),從而促進幼兒幸??鞓返爻砷L。
讓幼兒走出教室學習科學
幼兒通常對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幼兒園開展科學教育可以滿足幼兒這種強烈的好奇心與對科學進行探究的欲望。幼兒園開展科學教育必須依托于幼兒的生活,生活化的科學學習情境可以為幼兒解決科學疑惑提供幫助。教師應改變幼兒園科學教育傳統(tǒng)的封閉式教學模式,將幼兒從教室封閉的空間里解放出來,讓幼兒走出教室,讓幼兒在與日常生活的零距離接觸中學習科學,讓幼兒在生活中接受“活”的科學教育。
科學學習應力求生活化,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無拘無束地做、隨心所欲地想、毫無顧忌地說。幼兒科學學習生活化最好的方法就是貼近幼兒的生活,通過生活去引發(fā)幼兒對科學探究的熱情,讓幼兒在生活中感受科學的獨特體驗,不斷地豐富幼兒的科學素養(yǎng)。比如,在以“認識各種各樣的車輛”為主題的科學學習活動中,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走出教室,來到公路邊或風景區(qū)的停車場,讓幼兒觀察各種各樣的車輛,鼓勵幼兒邊觀察邊展開交流,討論車輛的造型、車輛的標識等。
讓幼兒走進大自然學習科學
大自然是一本活的教科書,存在著無窮無盡的科學現(xiàn)象和科學事實。教師應引導幼兒走進大自然,讓幼兒到大自然中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聽一聽、聞一聞、嘗一嘗、做一做、算一算等多樣化的方法去觀察科學、發(fā)現(xiàn)科學,從而獲得對科學的真切體驗與感悟。
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走進農(nóng)村的田野里讓幼兒認識麥子、油菜、各種各樣的樹木。教師還可以帶領幼兒到江蘇花木大世界,請花木大師們講解如派盆景的制作技巧,介紹如派盆景在國內(nèi)、國際的影響力,讓幼兒感受科學的啟蒙教育,激發(fā)幼兒對“美”的追求欲望。當然,教師還可以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觀察各種各樣的小動物,讓幼兒觀察小雞、小鴨、小狗等小動物是如何活動、如何進食的。教師還可以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組織郊游、遠足等戶外活動,讓幼兒觀察大自然中的飛禽走獸、鳥語花香、萬物的生長變化情況等,利用大自然這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yōu)勢讓幼兒接受良好的科學熏陶,讓幼兒理解、體驗、感悟科學帶給自己的獨特樂趣,激發(fā)幼兒探究科學的興趣。
讓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學習科學
科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處處蘊藏著科學教育的元素,教師應善于捕捉幼兒園一日生活中能夠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的素材。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到幼兒園操場的塑膠跑道上走一走,讓幼兒發(fā)現(xiàn)為什么走在塑膠跑道上與走在水泥地面上的感覺不一樣,從而讓幼兒去感受塑膠跑道的彈性,去探究塑膠跑道制作材料的特性,探究其中的科學原理等。教師還可以帶領幼兒在幼兒園內(nèi)的樹下?lián)炻淙~,并鼓勵幼兒用撿來的落葉與樹枝去搭建、創(chuàng)造自己喜歡的東西。幼兒在搭建的過程中會想到為什么樹葉會掉到地上而不是飛向天空,引發(fā)幼兒進一步探究樹葉自由落下的科學原理等。幼兒園一日生活中蘊藏著許多科學原理。比如,在就餐環(huán)節(jié),如何保持食物的溫度?裝飯的桶上為什么要用保鮮膜蓋住?幼兒園教室內(nèi)為什么要經(jīng)常打開窗戶保持通風?飯前便后為什么要勤洗手?這其中都蘊藏著科學原理。
教師還可以利用幼兒園開展的課程游戲化活動,讓幼兒受到良好的科學啟蒙教育。比如,在科學建構區(qū)域的游戲活動中,教師應鼓勵幼兒利用多元化的科學建構材料展開系列化的科學探究活動,讓幼兒去了解小動物的生活習性、機械的基本原理、宇宙間的基本知識、磁鐵的基本知識等。
總之,教師應力求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科學,讓幼兒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學習科學,讓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學習科學,加強對幼兒的科學啟蒙教育,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如城安定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