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第二中學,江西 九江 332500)
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英語教學的難點和重點。新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從一般性文章中獲取和處理主要信息;能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圖;能通過上下文克服生詞困難,理解語篇意義;能閱讀適合高中生的英語報刊、雜志;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25 萬詞以上。閱讀的過程是對語言的認知過程,有助于學生鞏固和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知識、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閱讀可以訓練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判斷能力。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高中英語教學目的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運用英語技能的基本方法。閱讀既可培養(yǎng)學生對語篇進行分析、綜合并從中獲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使之學會欣賞英語文學作品的美,通過自然滲透,陶冶學生良好的情操。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F代教育更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以此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對于很多高中教師而言,提高學生考試成績才是第一任務。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并不會重視學生是否真的理解了文章,而是一味追求高準確率的閱讀答案。在這種本末倒置的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提升的僅僅是閱讀答題能力而非閱讀理解能力,閱讀教學逐漸形式化,越來越多的學生寄希望于投機取巧的閱讀解題方法。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給學生5-10 分鐘進行材料的閱讀,并提供額外的時間進行習題的解答。然而,這種閱讀教學模式不能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而是習慣于關注每個段落的重點句式。除此之外,很少有教師會教導學生如何更好的精讀優(yōu)秀的英文文章,導致學生直到畢業(yè)也不能完整的閱讀一篇英文報刊文章。
對于高中生而言,在應試教育的環(huán)境中,很少有學生能夠主動意識到英語閱讀的重要性,因而缺乏科學的閱讀技能。因此,作為高中英語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報刊閱讀技巧指導,教導學生如何更高質量的進行精讀與泛讀。例如,在英語周報等各大知名報刊上尋找經典的文章,文章的詞匯量,語法難度應該與學生目前的水平相匹配。教師在開課之前就應該為學生講解精讀和泛讀的區(qū)別:精讀就是對文章的一字一句都進行認真的研讀,對長難句進行拆分充足,掌握各種不同句式背后的語法,并主動背誦優(yōu)美的詞語和句子段落。而泛讀則是在短時間內快速地對文章內容進行閱讀,并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章來尋找語感,泛讀是一種具有強目的性的閱讀方式。一般而言,對于高中生來說,精讀一篇400-500 詞的英文文章需要30 分鐘左右,同時還需要在課余時間進行額外的背誦與運用[1]。
在閱讀英文文章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看中學生閱讀的持續(xù)性以及閱讀的數量,也應該保證每天閱讀文章的質量,利用量變產生質變。對于學生而言,則要努力在閱讀過程中建立自己的閱讀思維方式,這不僅需要學生展開大量的閱讀練習,更需要老師定期提供精講與指導。在高中教學中,哲學類的故事往往是教師進行精講的主要內容。一方面需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對全文進行快速的閱讀,另一方面則是要求學生對復雜句型進行拆解,開展造句等練習[2]。
許多高中學生的自制力較弱,因此,教師需要定期通過各種形式來檢測學生的閱讀訓練效果。例如,教師采用“自主出卷”的形式為學生選擇難度適宜的文章,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問題,根據學生閱讀答題的筆記、準確性以及速度來綜合評判學生閱讀能力是否合格。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采用小組組內互相考核的方式進行檢測,將一篇具有一定難度的文章挖空后,變成完形填空供學生練習。例如,本人在進行高中閱讀教學時,會從21 世紀英語周報中挑選合適的文章,提供給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規(guī)定學生按時完成精讀任務,并及時回答問題,將學生表現記錄到平時成績中。
對于高中英語教師而言,必須將課內閱讀教學與課外閱讀補充緊密結合,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產生更好的聯動效應。在經過專業(yè)的閱讀訓練后,學生應當具備閱讀普通英文報刊以及英文電影臺詞的能力。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全面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