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教育對聾啞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和提升研究"/>
(黔南州特殊教育學校,貴州 黔南州 558000)
美術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它不單單是一門繪畫性的學科,更是與人的精神世界產(chǎn)生密切聯(lián)系,從而更加形象地表現(xiàn)繪畫者的心理狀態(tài)。美術的強大感染力還體現(xiàn)在糾正學生心理問題,而這對糾正聾啞學生的心理是大有裨益的。高中美術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繪畫作品或是他們的課堂繪畫表現(xiàn),判斷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并適時地調整教學策略,從而促進他們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眾所周知,線條和色彩往往能夠展現(xiàn)繪畫者的心理狀態(tài),例如,如果學生在畫板上畫出幾種顏色不同的線條,就可能表示學生的心中有多種不同的情緒,或是被各種情緒包圍著。
在高中美術教學的繪畫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繪畫作品或是繪畫狀態(tài),判斷他們的當時的心理。比如,學生在畫板上做出非常凌亂的線條,這種情況表明學生當時的心情特別煩躁,而且意志力處在非常薄弱的狀態(tài)。學生對于整幅作品的繪畫存在半途而廢的可能性。又如,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遲遲不肯下筆。當教師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后,及時地對學生的繪畫技巧進行引導,然而,學生仍舊沒有繪畫的強烈意愿。學生的這種現(xiàn)狀說明,他們害怕自己畫不好,具有強烈的自卑感。
在開展聾啞學生的美術學習中,學生往往會很好地掩飾他們內(nèi)心的想法,而這也是學生不自信的表現(xiàn)。教師針對這種情況,要細心地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繪畫作品,并將綜合考量學生的繪畫作品以及課堂的表現(xiàn),從而正確地把握學生的心理,進而制定合適的教學策略,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大部分的聾啞學校,校內(nèi)的設備簡陋,而且照明條件不太好,因而學生只能在相對灰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繪畫,這種情況更易影響學生的繪畫心理以及整體的繪畫心理健康教學。因而需要對教學的客觀環(huán)境以及教學方式進行合理的改進。教師可以建議學校將聾啞學校的課堂設置得更為明亮,并對教室墻的顏色進行調整,即采用舒心的顏色,比如,淡黃色或是粉色,從而當學生看到這些暖色調時,他們的心情變得溫暖起來。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地發(fā)現(xiàn)、引導和調整每一位學生的不良情緒,使他們享受到繪畫的樂趣。比如在講授一些較為難懂的繪畫專業(yè)名詞,教師可以運用手語和學生進行交流,并運用學生身邊的物品進行簡要地解釋,并針對表現(xiàn)良好的學生進行鼓勵,提升他們學習美術的自信心。針對一些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教師可以多關注這些學生,并細心發(fā)現(xiàn)學生在繪畫中的優(yōu)點,讓他們學會欣賞自己的作品。此外,教師要真誠地和學生進行交流,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從而放下心靈的戒備,并運用繪畫展示自己的真實想法。在構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不僅要增強教學的靈活性,還應準確把握學生的情感,從而更好地進行繪畫教學,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
聾啞學生的內(nèi)心比較細膩,他們也會很好地隱藏自己的情感,因而對高中美術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作品,感知他們內(nèi)心的情緒,并更加耐心、悉心地和學生進行交流,并成為他們的好朋友,打開學生的心扉,積極地對他們的心理進行疏導,從而更好地發(fā)揮美術教學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