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燕 張平
摘 要:一詞一世界,詞語教學本該就是閱讀教學的主角。教學中我們不能簡單地以詞解詞,應(yīng)該和閱讀教學緊密牽手。
關(guān)鍵詞:與詞為伍; 閱讀課堂; 靈動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0)11-062-001
字含情,詞含笑,一詞一世界,詞語本身就是一個鮮活的元素,有詞才有句,有句才有文,詞語教學本該就是閱讀教學的主角。因此要追求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精彩,先得讓詞語教學變得精彩起來。
一、以詞定教——點理解之穴
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只簡單地以詞解詞,應(yīng)該根據(jù)詞語的不同特點、不同語境,多方面全方位地對詞語進行朗讀、理解、感悟,并以此為切入點,加深對文本的體會,讓閱讀教學就從詞語開始,并將其進行到底。
1.以詞切入,直奔主題
在品讀課文前,抓住關(guān)鍵詞來切入教學。這個關(guān)鍵詞有時就在題目中,有時在課文里,有時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抓住它來切入教學,而后所有教學環(huán)節(jié)始終圍繞這個詞來展開。教學《將相和》,有的老師開始就抓住題目中的“和”來教學,他們?yōu)槭裁础昂汀?,又為什么“不和”呢?很快拎出一條課文主線,教學思路十分清晰。然后切入學習三個小故事——“不和”的原因是因為發(fā)生《完璧歸趙》《澠池之會》這兩個故事,“和”是因為發(fā)生了《負荊請罪》的事,這樣帶著“和”這個詞來切入課文。學完課文后,學生再說起“和”字,那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和好”了,聯(lián)想到的一定有三個故事,一定有廉頗和藺相如的名字,更有廉頗的顧全大局和藺相如的機智勇敢,并根植于腦中永遠不忘。這樣的詞語教學始終與文章的思想情感糅合在一起,不但重點突出,而且主題鮮明,省時省力,學生領(lǐng)會也深刻。
2.解詞讀文,突破難點
在語境中理解詞,領(lǐng)會詞語的同時讀懂課文,情景交融,雙管齊下。如教學《三顧茅廬》,在預習課文后交流字詞時,要理解“輔佐”一詞,可以作如下設(shè)計:先讓學生說一說“輔佐”是什么意思?再聯(lián)系學生已有知識說一說諸葛亮輔佐劉備做了什么大事,讓學生明白劉備三顧茅廬的原因。最后教師把詞語的深入領(lǐng)會,滲透到品讀課文的環(huán)節(jié)中去,這就不是膚淺的??斓浇Y(jié)課時,教師又回到“輔佐”一詞上,為詞語教學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也為閱讀教學提升了一個層次。
3.串詞概括,直奔重點
初讀課文時一般都要了解課文大意,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一般也要梳理詞語,那么就把這兩項任務(wù)自然結(jié)合起來。如三年級《以冰點火》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這樣設(shè)計:首先讓學生聽寫詞語“荒無人煙”“思忖”“如愿以償”,讓學生明白這三個詞語非常關(guān)鍵,最后讓學生用上這三個詞語,把故事簡要地說說。此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有這些詞語做拐棍,理解起來幾乎沒有什么困難,一步到位,直奔課文重點內(nèi)容。這樣比單純地讓學生回答課文主要講什么事效果要好得多。
二、以詞涵詠——點思維之穴
“感知—理解—積累—運用”是詞語教學的整個過程,能夠運用自如是詞語教學的價值體現(xiàn),我們要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積極創(chuàng)設(shè)情境,搭建訓練平臺,指導學生更好地學習詞語、掌握詞語,真正理解了詞語后才能正確運用詞語和發(fā)展詞語,讓詞語最大限度的增值。
1.在意境再現(xiàn)中增深度
詞語和詞語、詞語和句子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若是進行分割,單地教學詞語,往往會存在偏頗。學生學習詞語,必須要在語境中反復誦讀,關(guān)注整體效應(yīng),努力形成合力。
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下冊《小毛蟲》的教學設(shè)定了如下教學目標:正確朗讀課文,在閱讀中理解并積累“生機勃勃”等詞語。對于“生機勃勃”一詞的教學,采用如下方法:出示文中句子:“大大小小的昆蟲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飛的飛……到處生機勃勃?!睂τ凇吧鷻C勃勃”一詞的理解,對于學生來說有難度。為此,我先出示一組春天花草樹木的圖片,小草都偷偷地從土里冒出頭來,樹葉越發(fā)綠了,柳枝發(fā)芽,處處透著生機。讓學生看了圖片后說說自己看到的景色和感想。接著再在圖片中飛入昆蟲,有的跳,有的唱,有的跑,有的飛,再讓學生感受小昆蟲們歡蹦亂跳的情景,理解“生機勃勃”的意思。
2.在比較推敲中求精度
文章中的許多詞語都是經(jīng)過作者精心挑選、反復推敲而來的,不僅形象生動,而且折射著作者的感情色彩。詞語的比較推敲,讓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更深刻。比如部編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六單元《雷雨》一課中“一只蜘蛛從網(wǎng)上垂下來,逃走了?!本渲小按埂弊纸虒W片斷如下:(1)提問:這里的“垂下來”是什么意思?(2))通過出示蛛蛛從網(wǎng)上“垂”下來的圖片,提問:把“垂”字換成“落”或“掉”字,行不行?(3)引導學生對比理解:在生活中,還常常用到這兩個詞語。(出示稻谷、蘋果樹、落葉、兔子圖片和句子)讀句子:全黃的稻谷()下頭。蘋果從樹上()下來。葉子從樹上()下來。兔子的耳朵從頭上()下來??磮D想一想,和同桌交流哪些用“垂”,哪些用“落”。(4))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蜘蛛垂下來的時候,被一根蛛絲連著,體會“垂”字用得準確,用得好。(5)聯(lián)系語境,體會蜘蛛筆直地降落,急切地想逃走的有趣模樣,指導讀出自己的感受。此環(huán)節(jié)中對于“垂”字的理解,先借助動作和圖片,直觀理解詞的本義;然后結(jié)合語境,聯(lián)系生活,對比“垂”與“落”來體會詞語運用的巧妙;最后通過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樣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將理解、運用、積累融為一體。
3.在聯(lián)系生活中顯亮度
在教學中,我們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抓住文本中有內(nèi)涵的、有深度的詞,細讀、品味、咀嚼,理解詞語包含的意思,挖掘詞語具有的形象,體會詞語蘊含的意境。詞語只有被靈活運用、被激活,讓學生在日常的口語交流和書面表達中靈活運用,這時的詞語才是鮮活的。如蘇教版四年級《荷花》一文,作者用了很多優(yōu)美的詞句來描寫荷花的三種姿態(tài),如“冒”“展開兩三片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寫出了荷花的生機勃勃和美麗姿態(tài)。教學《荷花》時,時值百花爭艷之時,為了讓學生能夠?qū)W以致用,我們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模仿荷花的寫法,用上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或自己平時積累的詞語,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花來描寫,不僅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又有文本的范例,在短短的十幾分鐘里,一段段精妙絕倫的話語隨之而出,讓詞語鮮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