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2020-07-29
中國教育報
圍繞“四個評價”展開課堂教學評價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0-07/29/content 582837.htm?div=-1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重點任務——“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這“四個評價”也為科學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評價確立了總基調(diào)??茖W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評價,應突出育人性、整體性、生成性、發(fā)展性和綜合性。由此,課堂教學評價的核心指標就應是課程育人功能、教師育人功能和學生主體發(fā)展動能這三個基本要素的體現(xiàn)與達成。
2020-07-31
科普時報
中小學科創(chuàng)教育應加強學科知識融合
http://digitalpaper stdaily.com/http_www kjrb.com/kjwzb/html/2020-07/31/content_449988.htm?div=-l
做好中小學人工智能科創(chuàng)教育,除了加強人工智能各領域的知識體系外,還要加強科技教師培養(yǎng),并研發(fā)出與學科教育相結合的課程體系,真正讓人工智能科創(chuàng)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科技素養(yǎng),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合格的人工智能科技人才。
2020-08-02
蒲公英
評論網(wǎng)
“研究”“引領”“發(fā)展”是名師工作室“三駕馬車”
http://pgy.jyb.cn/user/ply_detailhtml?docid=739380096736956416
名師工作室應該有一個比較寬松的科研空間,甚至更應該像一個自由的學術沙龍。在這里,無論是名師還是成員教師,平等交流,快樂溝通,智慧分享;在這里,既有觀點的交流,也有思想的碰撞,更有成果的共享;在這里,溝通形式靈活,直接明了,沒有繁瑣的程序。唯有強化研究的意識,名師工作室才能彰顯出自身獨有的魅力,也才能獲得長久的生命力。
2020-08-03
蒲公英
評論網(wǎng)
兒童閱讀,加強閱讀指導是關鍵
http://pgy.jyb.cn/ rp/rp_detailhtml?docid=738764054251704320
通過閱讀指導,可以循序漸進地拓展孩子的思維,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問題意識——讀前質(zhì)疑、讀中質(zhì)疑、讀后質(zhì)疑,不斷增強其閱讀反思和閱讀質(zhì)疑能力,促使其在閱讀過程中學會鑒賞、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思考
2020-07-21
光明日報
科學的教育評價必須與生命發(fā)展同步
https:// news.gmw.cn/2020-07/21/content 34011625 htm
人的成長,就其縱向而言,本然具有過程性和發(fā)展性。生命的獨特性,需要我們運用更加富有前瞻性的評價來對待,突破種種固化評價標準。評價的終極目的,是激勵人的新進步、新發(fā)展和新成長,因此,評價不能拘泥于一時或表面的標準。
2020-07-31
科普時報
如何激發(fā)和培養(yǎng)青少年創(chuàng)新思維
http://digltalpaper.stdaily.com/http www kjrb.com/kjwzb/html/2020一07/31/content 449968htm?div=-l
愛因斯坦曾講過一句話:“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只有想象力才會有創(chuàng)新,想象力對于青少年形成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通過觀察、閱讀、調(diào)查、采訪等形式,采集大量的社會和自然現(xiàn)象,是提高想象力的首要物質(zhì)條件。
2020-08-14
科普時報
智能時代需要什么樣的學習能力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 www.kjrb.com/kjwzb/html/2020-O8/14/content_450852 htm?div=-l
如何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學習做好升級準備呢?比如說知識是教育中的核心,但是不是智能的全部,而且知識也恰好是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完成自動化的,所以需要改變我們和知識的關系。不只是記憶知識,而是要學會提對的問題,培養(yǎng)勇于質(zhì)疑的能力,必須通過社會互動和批判性分析才能構建起自己對世界的理解。
2020-08-18
光明日報
線上線下融合:重塑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與學
https://news.gmw.cn/2020-08/18/content 34095185.htm
猝不及防的疫情,給教育帶來重大考驗。線上、線下學習方式各有優(yōu)勢,也各有劣勢。只有充分發(fā)揮好線上、線下學習方式的各自優(yōu)勢,實現(xiàn)線下支持線上、線上賦能線下的高效融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zhì),也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大趨勢。
異域傳真
2020-07-01
美國科學教
育協(xié)會網(wǎng)站
利用有限實驗室資源創(chuàng)新開展活動
https://www.nsta.org/press-release/shell-science-lab-regional-challenge-announces-year-2-grand-prize-winners-and-year-3http://www.nsta.org/press-release/shell-science-lab-regional-challenge-announces-year-2-grand-prize-winners-and-year-3
殼牌石油公司與美國科學教育協(xié)會共同宣布第二屆“科學實驗室區(qū)域挑戰(zhàn)賽”獲獎名單。2名教師獲大獎,40名美國各地的科技教師獲地區(qū)獎。本賽事旨在鼓勵K-12教師探索和分享創(chuàng)新方法,在學校和實驗室資源有限的條件下開展高質(zhì)量實驗室活動。獲得地區(qū)獎的教師將獲贈價值1萬~1.5萬美元的“科學實驗室提質(zhì)資源包”。這些資源包為學生提供實驗室設備,支持他們開展探究,培養(yǎng)提問、探索、構建、測試想法、解讀、觀察等探索科學規(guī)律的重要技能,增加高質(zhì)量教育成果的產(chǎn)出。特別是在有限環(huán)境下,鼓勵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體驗。獲得大獎的3名教師還獲得參加NSTA國家科學教育會議的支持。
2020-07-07
優(yōu)??凭W(wǎng)站
睡眠不足損害兒童的心理健康
https://www eurekalert.org/pub releases/2020-07/uoh一ish070720.php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7/uoh-ish070720.php
美國休斯敦大學心理學教授、休斯敦睡眠與焦慮中心主任Candice Alfano研究發(fā)現(xiàn),夜間睡眠不足會改變兒童的多方面情緒健康。Alfano和她的團隊面向53名7~11歲的兒童開展研究,完成了2次實驗室內(nèi)情緒評估,一次是在健康睡眠之后,另一次是在限制睡眠時間之后。限制睡眠后,兒童表達情緒的方式發(fā)生了變化,最明顯的變化是對積極而不是消極情緒的刺激反應。積極情緒的經(jīng)歷和表達對于兒童的友誼、健康的社交互動和有效的應對至關重要。這個發(fā)現(xiàn)可能解釋了為什么平均睡眠時間少的孩子會出現(xiàn)更多同伴交往問題。
2020-07-23
優(yōu)??凭W(wǎng)站
青少年講解員可以提高參觀人群的參與度和學習程度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7/ncsu-tme072320.php
博物館、動物園和水族館這些非正式的學習場所經(jīng)常開設面向青少年或者教育工作者的項目,以培養(yǎng)青少年的社交技能,提高他們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shù)學方面的能力。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和英國??巳卮髮W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非正式的學習場所,青少年講解員對參觀者的體驗、學習和信息的記憶保留有積極影響。他們對2100多名(979名兒童和青少年,以及1184名成人)參觀人群進行了調(diào)查。調(diào)查的問題包括主題興趣、感知學習和展覽內(nèi)容的信息記憶。研究人員使用多層次模型控制不同場館之間的差異。雖然所有分組都顯示,觀眾與任何年齡的場館教育者互動時都產(chǎn)生了濃厚的主題興趣,但與青少年講解員互動時,他們表現(xiàn)出更高的參與度和興趣。影響最大的是9~11歲的兒童,在他們與青少年講解員互動時,信息保留水平明顯增高。該研究結果為大力投入青少年項目作出了強有力的支持,不僅是保證教育者一方的效益,更為了保持青少年持久參與科普場館學習。
2020-07-30
美國科學
教育協(xié)會
在遠程學習中幫助學生理解事物https://www.nsta.org/blog/helping-students—make—sense—remote—learnlnghttps://www.nsta.org/blo/helping-students-make-sense-remote-learning
在科學課上,學生往往感覺“我甚至不知道如何弄清楚”。這個問題可能是學生參與討論、做研究計劃或提出問題時無法克服的障礙。作為科學教師,幫助學生理解事物和學習如何理解事物是職責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疫情期間,教師成為線上教育者,學生成為線上學習者,教學雙方都會感覺“不知所措”。在線教學時,教師很難實現(xiàn)在日常課堂中常見的評論、建議、回應等師生實時互動活動,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也成為很困難的事。教師需要通過在線學習工具指導學生解決問題,教學生如何像科學家一樣從事科學實踐,如何合作;互相提出探索的、開放式的問題,提供建設性的反饋,解釋事物。EdPuzzle、PearDeck和Screencasify等充滿策略的在線工具箱成為疫情期間教師的好助手,幫助教師與學生在遠程學習環(huán)境中建立和維持互動和支持的關系。
調(diào)查
2020-08-06
中國青年報
71.4%受訪家長覺得學校在引導兒童價值觀形成上做得到位
http://zqb.eyol.com/html/2020-08/06/nw.D110000zgqnb_20200806_1-1O htm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diào)查中心聯(lián)合問卷網(wǎng),對2009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71.4%受訪家長覺得學校在引導兒童價值觀形成上做得到位。目前學校的價值觀教育還存在哪些問題?調(diào)查中,79.6%的受訪者表示是日常教學活動過于偏重學科成績,61.1%的受訪者認為是課程體系設計不重視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
本欄目內(nèi)容均取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讓讀者了解當前國內(nèi)外有關科技教育的發(fā)展方向。欄目編輯將盡可能選取來自知名網(wǎng)站的鏈接,但互聯(lián)網(wǎng)規(guī)模龐大、變化快速,我們無法保證這些鏈接今后不合非法內(nèi)容,敬請讀者提高防范、辨識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