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俊杰,王 煒,陳 軍,葉春雷
(甘肅省農業(yè)科學院 生物技術研究所,甘肅蘭州730070)
蘭州百合是甘肅著名特產,因其鱗莖潔白如玉、底圓頂尖、鱗片肥厚且寬大、營養(yǎng)豐富、口感細膩又毫無苦味,備受人們青睞,被認為是我國最佳食用百合品種[1],遠銷上海、北京、廣州、南京及港、澳、臺等地區(qū),并出口美國、日本、東南亞地區(qū),深受海內外消費者的喜愛[2]。由于蘭州百合需求旺盛,自20 世紀80年代以來蘭州百合產業(yè)迅猛發(fā)展,但隨之也暴露出諸多問題[3]。其中由于連年種植和不合理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結和病蟲草害嚴重,導致蘭州百合產量和品質下降、經濟效益降低,百合產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前景不容樂觀。長期以來,人們對蘭州百合的施肥研究較多集中于單施氮肥、鉀肥和磷肥,對肥料配施尤其是化學肥料與有機肥料的配施研究較少。因此,本項研究采用裂區(qū)試驗設計,研究了鉀肥及有機肥配施對蘭州百合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影響,以期為蘭州百合科學施肥提供理論依據。
百合種球選用重量約為25 g 的當地自繁商品種球;供試肥料中,鉀肥選用硫酸鉀(K2O≥52%),由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氮肥和磷肥選用磷酸二銨(N≥18%、P2O5≥46%),由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有機肥選用商品有機肥(有機質含量≥45%,原料為畜禽糞便),由山東巧農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試驗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甘肅省蘭州市南郊二陰山區(qū)百合種球繁育基地進行,該區(qū)屬溫帶大陸性半干旱氣候,平均海拔1760 m,日照時數約2446 h,年平均氣溫6℃,≥10℃積溫2300℃,年無霜期135d,年降雨量約400~600 mm,土壤類型為黃綿土。土壤養(yǎng)分情況:0~20 cm 土壤有機質含量8 g/kg、全氮0.58 g/kg、全磷0.42 g/kg、全鉀12.5 g/kg、速效鉀110 mg/kg、速效磷7.7 mg/kg、堿解氮31.1 mg/kg,土壤pH 值為7.62。
本試驗采用2 因素裂區(qū)設計。主區(qū)為鉀肥處理(A),設3 個施鉀水平,分別為A1(60 kg/hm2)、A2(150 kg/hm2)、A3(240 kg/hm2);副區(qū)為有機肥處理(B),設3 個水平,分別為B1(6000 kg/hm2)、B2(12000 kg/hm2)、B3(18000 kg/hm2)。共9 個處理組合,3 次重復。在蘭州百合播種之前施氮肥(純N)67.5 kg/hm2、磷肥(P2O5)172.5 kg/hm2作為底肥,各小區(qū)保持一致,常規(guī)田間管理。
目前蘭州百合銷售主要以鮮百合為主,加工產品占比較低,因此在百合植株枯萎后期,挖取各小區(qū)具有代表性的百合鱗莖,采集后將百合植株地上莖葉和地下鱗莖分開,并將鱗莖部分去土,然后裝入紗網袋,帶回實驗室進行稱重。百合鱗莖產量=(采樣點百合鮮重/采樣株數)×小區(qū)株數。在統計經濟效益時,按兩年生百合計算,其中磷酸二胺3.2 元/kg、硫酸鉀2.5 元/kg、商品有機肥1.5 元/kg、蘭州百合種球23 元/kg、蘭州百合平均收購價按26 元/kg 進行計算。
采用Excel 2010 和SPSS 19.0 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由表1 可以看出,對于一年生的蘭州百合,在有機肥施用量為6000 kg/hm2和12000 kg/hm2時,隨著鉀肥施用量的提高,蘭州百合產量也逐步增加,但在有機肥施用量提高至18000 kg/hm2時,百合產量則呈現先增后降的趨勢;兩年生蘭州百合也出現同樣的趨勢。當有機肥施用量為12000 kg/hm2時,一年生和兩年生百合產量均最高;兩年生蘭州百合產量的增量更為明顯。在鉀肥240 kg/hm2、有機肥12000 kg/hm2的處理組合(A3B2)條件下蘭州百合產量最高,為8082.52 kg/hm2,但與鉀肥150 kg/hm2、有機肥12000 kg/hm2的處理組合(A2B2)相比沒有顯著性差異。
表1 在不同鉀肥施用量時有機肥對蘭州百合的產量效應
表2 鉀肥和有機肥配施對蘭州百合經濟效益的影響
在鉀肥和有機肥配施的9 個處理中(見表2),A3B2(鉀肥240 kg/hm2+有機肥12000 kg/hm2)的經濟效益最高,其次為A2B2(鉀肥150 kg/hm2+有機肥12000 kg/hm2)、A3B1(鉀肥240 kg/hm2+ 有機肥6000 kg/hm2),但三者沒有顯著性差異。同時,鉀肥施用量較低的3 個組合(A1B1、A1B2、A1B3)的經濟效益均較低。由于有機肥投入量比較大,投入差異主要是在有機肥施用量最高的處理中,投入均達到14萬元/hm2以上,而經濟效益最低的處理組合為A1B3,僅為0.18 萬元/hm2。在同一施鉀水平中,以中等量的有機肥12000 kg/hm2處理組中經濟效益最高,這與上述產量的結果一致。由此可見,合理配施鉀肥和有機肥可顯著提高蘭州百合的經濟效益。
施肥是作物增產的重要途徑,全球作物產量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與施用化肥相關。然而近年來在農業(yè)生產中施用大量化肥卻未能顯著提高作物的產量[4],且導致生產成本增加、資源浪費、肥料利用率降低、耕地質量下降和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5]。研究表明,有機肥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狀、促進作物生長、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6,7]。為此,國家適時提出了化肥使用零增長行動計劃,有力地促進了有機肥和化肥配施方面的研究。
研究表明,百合屬于喜鉀作物,其莖葉和地下鱗莖的氮、磷、鉀3 要素的需求比分別為N:P2O5:K2O=1:0.29:1.59 和1:0.34:1.56[8]。以往人們對蘭州百合施肥的研究多集中于單施氮、磷、鉀肥及化肥的配施[9-11],而鉀肥與有機肥配施對百合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影響研究甚少。本研究結果表明:百合生長年限對百合產量具有顯著影響,兩年生百合產量較一年生百合產量有大幅提高。這一結果與林玉紅[2]和劉建常[12]的研究結果一致。在鉀肥和有機肥配施的9 個處理中,以施入鉀肥240 kg/hm2和有機肥12000 kg/hm2時為最高,兩年生百合產量達到8082.52 kg/hm2,經濟效益達到7.55 萬元/hm2,但產量和經濟效益與施入鉀肥150 kg/hm2和有機肥12000 kg/hm2無顯著性差異。因此,從降低化肥使用量的趨勢來說,后者應該是蘭州百合最佳施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