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縣兩級工人文化宮已經投入使用的場館有10處,建設培訓教育室68個,職工書屋4處,設有服務設施16處……
一位環(huán)衛(wèi)工人熟悉地走進大廳,在靠近門口的一角,接了一杯熱水,坐到椅子上休息,看時間還早,他順手拿起當天的報紙翻閱起來……
這是《中國工人》記者10月31日上午在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qū)工人文化宮看到的一幕。
兩年前,沾化區(qū)工人文化宮僅有幾間“蜷縮”在區(qū)總工會辦公樓上的辦公室?!拔覀冎暗墓と宋幕瘜m面積小、設施陳舊,遠遠不能滿足職工的日常需求。”沾化區(qū)總工會主席牟同忠介紹說:“可是,建設一個新的場館資金又不足,當時我們就想著一定要把資源整合利用起來。”
經過多次協(xié)調,沾化區(qū)委區(qū)政府將政府投資1.2億元,占地1.4萬平方米的區(qū)體育中心部分場館和影劇院確權轉為工會資產?!霸诖嘶A上,我們投資改造建成了新的沾化區(qū)工人文化宮,探索形成了政府劃轉建設工人文化宮的模式。”牟同忠說。
變化就此產生。自工人文化宮免費對外開放后,平均每天都能吸引數(shù)百人前來,廣大職工在點滴快樂和細微服務中不斷提升幸福感獲得感。
沾化區(qū)工人文化宮的現(xiàn)象不是個例,在山東濱州,市、縣兩級工人文化宮共有7家,大多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盎A薄弱、投入不足是共性問題?!睘I州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席劉祖慶告訴記者。
2019年,濱州市總工會在濱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配套制定相關政策,決定在山東省總工會獎補政策基礎上再獎補50%,拉開了濱州市工人文化宮集中建設的序幕?!斑@項舉措有效解決了清理整改后工人文化宮沒錢建設的問題,極大調動了各縣區(qū)的工作積極性?!眲⒆鎽c說。
隨后,濱州市政府與市總工會聯(lián)席會議決定,將市、縣兩級工人文化宮納入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明確對工人文化宮產權保護力度,確定各級文化、體育、住建等行政主管部門要對文化、體育設施、建設等給予支持,在手續(xù)辦理、經費劃撥、政策支持等方面給予了充分保障,形成了工人文化宮建設的強大合力。
在沾化區(qū)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區(qū)域后,鄒平市、無棣縣借鑒這一做法,完成了工人文化宮建設目標。而陽信縣、惠民縣結合各自實際,通過將政府在建項目產權劃歸工會,作為新建工人文化宮陣地。濱州市工人文化宮、博興縣總工會則是在原有工人文化宮基礎上通過整治提升,進一步完善了服務功能。
截至目前,濱州全市新增工人文化宮活動樓室內建筑面積4.6萬平方米,新增室外運動場地面積超過3.5萬平方米,改擴建方式提升服務功能文化宮活動樓面積2.42萬平方米,新增工會資產突破10億元。
“職工文化陣地不僅要建起來,更重要的是要把它管起來、用起來,讓它活起來。”濱州市政協(xié)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市總工會主席商玉昌告訴記者:“今年,濱州市被列入山東省工人文化宮智能節(jié)能改造試點就是我們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的一個契機。”
濱州市工人文化宮開展的公益性古箏培訓課 張?zhí)煊?/ 攝
所謂智能化節(jié)能化改造,就是要對接山東省總工會建設的“智能化系統(tǒng)集成管控平臺”,最終實現(xiàn)與省總工會數(shù)據實時共享、“兩降兩升”的運營目標?!皟H濱州市工人文化宮水電暖智能節(jié)能技術應用和改造一項,改造后每年電、暖兩項就可節(jié)約30萬元?!鄙逃癫f。
建成的智能化管控平臺除了能夠對本級工會機關、工人文化宮實施智能管控外,也能對各縣區(qū)工人文化宮進行管控,從而實現(xiàn)數(shù)據的采集、傳輸、分析、管理,實現(xiàn)本地工人文化宮節(jié)能設備智能化管理,并與山東省總工會實現(xiàn)數(shù)據實時共享。
此外,濱州市、縣兩級工人文化宮主動順應“互聯(lián)網+服務”的新趨勢,借助網絡工作平臺下發(fā)通知、預約服務。通過網上預約、錯峰管控措施,確保各項活動井然有序開展,最大限度地為職工提供便捷、優(yōu)質、高效服務。
10月30日晚8時,記者在濱州市工人文化宮兵乓球館看到,職工們揮舞球拍奮力“搏殺”,贏得現(xiàn)場觀眾陣陣喝彩。“平時上班忙,每周五晚上或者周末我都要來這里和球友切磋幾局?!奔易I城區(qū)的職工夏冰告訴記者。
工人文化宮是服務職工的陣地,更是職工圓夢的舞臺。2018年,濱州特校職工李紅的國畫夢在工人文化宮的公益培訓課堂上實現(xiàn)了。她從沒想過,自己能在即將退休的年紀拿起畫筆,還在全市職工書畫展上獲了獎。
2020年10月30日上午,本刊記者來到山東省濱州市工人文化宮時,古箏培訓室里正在進行著一場公益性培訓課,古箏教師陳琨正在細致地講解古箏名曲《滄海一聲笑》的彈奏技巧,課堂上互動頻繁,氣氛十分熱烈。
作為今年新增的公益培訓課程,古箏課程備受關注。“今年5月21日9時報名開始后,乒乓球、電鋼琴等培訓班在5分鐘之內滿員。三天時間內,45個職工公益性培訓班次完成報名,1150名職工報名‘搶’到了課程?!睘I州市工人文化宮主任王勝平告訴記者。
截至目前,濱州市工人文化宮共舉辦各類講座32場次,開設各類培訓班次173個,參加培訓職工6295名。并且,還為職工免費開放乒乓球、臺球健身活動場地,各種活動惠及職工36萬名,進一步提高了對廣大職工的吸引力和社會影響力。
近年來,濱州市工人文化宮堅持回歸公益屬性,除了面向廣大職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還組建了“百師志愿團”師資人才庫,選聘培訓教師及文藝骨干人員100多名,打造文化服務團隊。
2017年,濱州市朗誦協(xié)會主席曹寧成為“百師志愿團”的一員,每周都在工人文化宮上一堂朗誦公開課。從最初開班時的30名學生,到2019級的120名學生,三年間,她培養(yǎng)的近200名學生成為市、縣朗誦比賽的佼佼者。
據介紹,濱州市、縣兩級工人文化宮已經投入使用的場館有10處,建設培訓教育室68個,職工書屋4處,設有服務設施16處。在建及投入使用的職工劇院2處,勞模廣場1處。各縣區(qū)工人文化宮免費開放健身活動場地,先后組織6萬多名職工走進了各級工人文化宮職工活動中心和公益培訓大課堂,為基層工會組織培養(yǎng)了1000多名文藝骨干人才,擔當了文藝傳播使者,使廣大職工深切感受到了“娘家人”的真心真情真愛。
商玉昌表示,濱州市工人文化宮在全面推進工會改革進程中,著力完善服務體系,鋪開送文化服務下基層、節(jié)日主題定制活動,以職工需求為導向,進一步豐富培訓內容、拓展培訓項目。下一步,還將充分發(fā)揮文化陣地堡壘作用,著力推進以培訓為紐帶、以普惠為核心、以送課為依托的服務體系,讓更多職工切實享受到工會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