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宇 王凱賦 石文昊
【摘? 要】為有效確保車輛運行的暢通性和安全性,智能交通信號燈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在具體應用中發(fā)揮出了十分顯著的優(yōu)勢。伴隨著當今社會工業(yè)化以及信息化的迅速發(fā)展,智能交通信號燈在控制方面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本文對電子信息技術在智能交通信號燈控制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電子信息;智能交通信號燈;應用
引言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城市的人口也在不斷增加,推動了城市經濟的發(fā)展,同時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使得汽車保有量急劇上升。但我國城市的交通基礎建設卻相對落后,產生了一系列的交通問題。如在通勤時間的高峰期,車流量急劇增加,交通變得擁擠;車輛排隊和緩慢行駛過程中排放的尾氣、汽車的鳴笛聲都給城市帶來環(huán)境污染和噪音污染;城市交通的事故率增加等。
1設計思路
以簡單的兩相位十字交叉口為例,分為東西直行和南北直行,并在距離交叉口進口道停車線50m處設置車輛檢測器,用于統(tǒng)計進入交叉口的車流量。信號燈控制器的工作模式有自動控制模式和人工干預模式。自動控制模式下的工作狀態(tài)又分為正常顯示狀態(tài)和優(yōu)先通行狀態(tài)。人工干預模式分為信號配時狀態(tài)和緊急通行狀態(tài)(東西方向和南北方向)。正常顯示狀態(tài):當東西方向和南北方向車流量相當,無異常時,將按照預設時間控制。設周期為90s,綠燈放行時間40s,黃燈時間5s,紅燈時間45s,優(yōu)先通行狀態(tài):當車輛檢測器檢測到某一方向車流量過多,而超過某一閾值時,該方向的綠燈時間將延長10s。信號配時狀態(tài):重新分配紅綠黃燈的時間,在下一個周期顯示。緊急通行狀態(tài):當控制器接收到緊急通行信號時,該交叉口的東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將顯示紅燈,禁止所有車輛的通行,并進入20s的紅燈倒計時,使特殊車輛如消防車、急救車等優(yōu)先通過。
2樣本采集與神經網絡的設計
2.1訓練樣本采集
為獲得更準確、更具針對性的識別方法來實現交通信號燈的識別,該樣本從實際環(huán)境中采集樣本圖像以哈爾濱市交通信號燈為主,其余地區(qū)為輔。考慮到交通信號燈的全面性與不同性,從網絡上也選取了大量圖像數據為樣本,為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還對圖片進行專屬的修改,采用了圖像生成技術,對圖像進行裁切、色彩修改、噪聲增加等方法,從而獲得大量相同格式的樣本圖像。
2.2CNN的構建
CNN的整體構建過程如圖,可劃分為兩步,第一步為訓練檢測神經網絡,第二步為目標檢測步驟。訓練檢測網絡階段:訓練樣本來源于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從網絡上爬蟲爬取一定量的的圖片;另外一部分是實際生活下采集的交通信號燈圖片,并將其改統(tǒng)一格式,通過以上兩部分圖片建立squeezenet模型,將測試集的圖像數據輸入已經訓練完成的卷積神經網絡,得到每一圖像交通信號的類型,檢測其準確度,并通過激活函數優(yōu)化。目標檢測階段:將攝像頭拍攝下的路況交通信號的圖像數據輸入到訓練好的模型中,根據圖像處理后所得信息,匹配至模型中相同的交通信號,得到最后的交通信號燈檢測結果。最終可通過其他手段針對每一個交通信號,確定該交通信號在當前路況環(huán)境下最優(yōu)的位置信息,并判斷當前信號對行駛的影響,并給出相應提示。
3智能交通信號燈系統(tǒng)控制中的電子信息技術應用策略
一種單片機信號控制方法,采用電子信息技術,通過多段控制方法(也稱為檢測時信號控制方法)有效解決操作系統(tǒng)中的問題,該方法不僅能夠準確測量 還應在檢測到轉換時間過長或過短的情況下,對不同位置和周期的紅綠燈轉換和維護時間進行明確比較??梢哉J為相應位置的交通狀況不夠穩(wěn)定,必須嚴格采用智能措施進行交通控制,以滿足不同時刻不同路段汽車的實際交通需要。
4基于電子信息技術的智能交通信號燈控制系統(tǒng)設計分析
4.1總體設計分析
為了有效確保交通的安全和秩序,在設計基于電子信息技術的智能交通管制系統(tǒng)時,必須在十字路口安裝兩套交通信號燈,以控制不同交叉方向的交通。當紅燈亮在第一個方向時,綠燈亮在與它相交的方向。過渡期間琥珀色指示燈亮起,反之亦然。因為十字路口繁忙的交通狀況不一定,白天會有更繁忙的交通狀況——屆時,紅燈和綠燈必須變化得更快,才能有效提高交通效率,盡量減少交通擁堵的風險。晚上交通比較晴朗的時候,紅燈和綠燈可能變化比較慢該功能主要通過更改不同狀態(tài)下信號燈的持續(xù)時間來實現。接收反饋信息后,指揮終端將根據其評估狀態(tài)判斷智能交通火災狀態(tài),及時發(fā)現其整體停機狀態(tài)異常,及時處理,確保各交叉點智能交通火災正常運行。這樣,就可以實時監(jiān)視每個交點處智能紅綠燈的具體運行狀態(tài)。在這一基于電子信息技術的智能交通燈控制系統(tǒng)中,主要的控制模塊有:指揮終端、電源管理和時間顯示、數據收集和指揮中心。
4.2ATS子系統(tǒng)控制方式
集中控制方法作為宏控制方法主要用于控制軌道列車運行狀態(tài)及相關參數。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是一個相對的監(jiān)測過程。主要的控制指標是列車總體運行計劃和與入口相關的狀態(tài),其中列車運行的路徑信息和狀態(tài)參數是用光纜完成的。在此過程中,通過對相關數據(如汽車設備和站信息)的準確分析和計算,可以獲得列車的實際運行狀態(tài),并對列車運行安全性進行客觀評估。在實踐中,集中控制也有很大的缺點和局限性。這是因為在實施集中式設備控制時,集中式控制方法很容易導致設備系統(tǒng)上的負載異常增加。在這種情況下,集中控制會失敗,這可能對集中協調的設備控制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可能導致列車無法正常運行。為此,在控制列車設備時,最好選擇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相結合的控制方法。同時,由于各指揮中心任務明顯不同,有必要在列車運行過程中使用終端指揮中心進行整體控制,而不是進行局部控制和階段性控制。此外,選擇集中控制與分散控制相結合的控制方法,不僅可以全面監(jiān)控列車整體運行狀況,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列車實際運行期間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
4.3西門子基本信號系統(tǒng)
西門子SICAS信號系統(tǒng)作為一個高效安全的個人計算機鏈系統(tǒng),可以對城市照明軌道段和列車叉進行合理控制,進行實時監(jiān)控,還可以有效控制外部設備部件和信號機。此外,西門子基本信號系統(tǒng)還包括入口通道對準、個別操作和輔助操作等功能。在實際應用中,解鎖和輸入占據了系統(tǒng)的核心,可以實現列車自動控制系統(tǒng)設備的繼承。此外,西門子sicas信號系統(tǒng)作為ATS系統(tǒng),不僅可以提高系統(tǒng)的可擴展性和可用性,還可以實現etsc標準系統(tǒng)的兼容性、互連性和互操作性。
結束語
在現代化交通建設的新時期,要想保證高速公路交通與城市交通的安全、順暢運行,就要在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tǒng)中,充分發(fā)揮與應用電子信息技術的各項優(yōu)勢,以此來不斷提升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tǒng)的穩(wěn)定與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潘曉貝.電子信息技術在智能交通信號燈控制中的運用[J].內燃機與配件,2018(05):200-202.
[2]羅程.電子信息技術在智能交通信號燈控制中的運用分析[J].數碼世界,2018(02):325.
[3]肖闊.電子信息技術在智能交通信號燈控制中的有效運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12):256.
[4]蒲金橋.基于電子信息技術的智能交通信號燈控制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7(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