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秋
摘要:
小學語文教學主要側(cè)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但就現(xiàn)階段小學生語文的學習情況來說,大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不高。由于小學生在性格上活潑好動,缺乏靜心閱讀的耐心,因此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尤為重要。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制定了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希望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幫助。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9129(2020)15-0232-02
引言:閱讀能力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一部分,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該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通過對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分析發(fā)現(xiàn),大部分語文教師的教學模式單一,在學生閱讀教學內(nèi)容選擇上有時欠合理,導致學生提不起閱讀興趣。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也一直在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基本的教學流程就是帶領學生認字、寫字、背誦、讀課文,閱讀實踐活動開展較少。由于小學生的跳躍性思維,這樣的教學模式不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學生也難免會覺得閱讀枯燥乏味,出現(xiàn)排斥閱讀的現(xiàn)象?!俺孔x”本來可以作為閱讀教學開展的基礎,但大部分教師為了呈現(xiàn)閱讀的整齊度,規(guī)定了每天的閱讀內(nèi)容。例如,讀課本中的古詩和文章,讓學生在潛意識里認為“晨讀”也是每天的學習任務,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就變得機械化,不利于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影響了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要深入研究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對閱讀指導教學的重視,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找到科學合理的閱讀方式,將文學知識學習與閱讀活動緊密的結(jié)合在一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2.1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對于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能夠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快速投入到學習狀態(tài),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推薦他們的喜歡的讀物,這樣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興趣愛好,更加自由的選擇閱讀材料,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時間,還可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1]。例如,一年級的學生可以推薦《安徒生童話》和《小布頭奇遇記》,四年級的學生則可以推薦《海底兩萬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只有這樣貼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才能讓學生感受閱讀中的樂趣,學生更容易在教師的引導下愛上閱讀。
2.2營造良好的閱讀氣氛。
由于小學生對于學習還沒形成完整的認知,在學習方式上需要教師的幫助和引導,這樣他們才能逐漸形成自身的學習體系。而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會隨著知識積累迅速提高,教師要幫助學生激發(fā)出自身的學習潛能,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使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快速提升[2]。以人教版小學三年級《媽媽的賬單》教學為例,為了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默讀,熟悉課文中的具體內(nèi)容,通過周圍同學的感染,讓學生迅速投入到閱讀氛圍中,接著讓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深刻體會母愛的無價、無私與無聲,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主動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2.3進行課外閱讀的延伸。
利用教材中的文章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根據(jù)教材中所學習的內(nèi)容,幫助學生延伸課外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鍛煉閱讀速度,提高閱讀質(zhì)量[3]。例如,在小學二年級“熱愛祖國”這一單元的教學中,包含了《歡慶》《北京》《我們成功了》,文章主要的內(nèi)容核心都是引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關于“祖國發(fā)展”類型的小故事,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能夠多積累這一題材的閱讀素材,增強學生對祖國的敬畏感,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教師可以借鑒這一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在不增加學生學習壓力的情況下,進行課外閱讀的延伸,進而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2.4幫助學生制定閱讀計劃。
幫助學生制定教學計劃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明確閱讀的目的性,避免學生的盲目閱讀。既能幫助學生開闊閱讀視野,又能讓學生朝著所指定的目標方向努力,進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例如,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幫助他們制定每周讀兩種題材的課外讀物的閱讀計劃。學生要根據(jù)自己的時間進行合理安排,在閱讀過后,要寫一篇深刻的讀后感,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活躍學生的寫作思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
結(jié)語:綜上所述,有效的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開闊閱讀視野,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語言分析能力等綜合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合理的閱讀教學方案,幫助學生激發(fā)其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確保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阿地.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16)
[2]王倩.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0(31)
[3]張媛.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成長,201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