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林芳
(貴州省織金縣實興鄉(xiāng)中學,貴州 畢節(jié) 552101)
化學是一門邏輯性和抽象性比較強的學科,受到學生心智發(fā)展不夠成熟影響,使得初中學生對一部分化學知識理解存在一定的難度,再加上課堂運用教學方式較為單一,無法起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習主動性的作用,迫切需要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使書本教材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并使學生產生探索化學知識的興趣和動力,在不斷學習和探究中學生也能感知到化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內在聯(lián)系,并通過生活化教學不斷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學科能力。
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施過程中,教學通過多種路徑為學生搭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可以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觀察生活,并用所學到的化學知識解釋生活。以學生的探索行為驅動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可以充分地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獲得知識發(fā)現(xiàn)的體驗和主動求知的能力,而這本身就是對人本主義教學理念最好的詮釋。
如果將化學脫離生活,而留下冷冰冰的知識,學生在這樣的課程學習中極易感到枯燥和乏味。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成為求知的潤滑劑,從一定層面上而言,化學本身就是對于生活觀察后的一種科學解釋,化學知識的豐富建立在生活現(xiàn)象豐富的基礎之上。初中生有著對世界的強烈探索欲,這是其年齡和心理特點所共同決定的。因此,將化學教學生活化可以讓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轉化為學習的興趣,進而為化學教學的實施提供保障。
知識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化學知識有著一定的抽象性。部分學生在化學的學習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對知識點的不理解,無法參悟其中的規(guī)律。生活化的教學策略的實施中,將知識嵌入在生活化的情景當中,化抽象為形象,化虛象為具象,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完成對知識的理解。
化學學科涉及到的很多內容在實際生活中都能夠找尋到原型,在對教材中存在的生活化例子進行有效運用的同時,對潛藏在實際生活中的化學資源進行挖掘和利用,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資料,還能夠為生活化問題教學實踐奠定良好基礎。如:在對:“酸和堿的中和反應”進行講解時,就可以將生活中常見的吃腌制好的松花蛋蘸取少量醋使?jié)断?、人們被蚊蟲叮咬以后涂抹肥皂可以止癢等生活現(xiàn)象加以運用,可以引導學生透過這兩種現(xiàn)象深入研究,對酸和堿的中和反應有一個全面細致的了解,針對課堂教學內容理解也會更加深刻。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僅仰賴教師課堂知識教授還不夠,還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和思考探究的機會,使學生通過自身努力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中形成學科能力。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置問題等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有計劃和有目的進行學習,如:在對“二氧化碳”知識點進行講解時,教師就可以聯(lián)系實際生活燒炭自殺新聞案例,既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到二氧化碳的危害性,又能夠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同時設置為什么燒炭會致使人死亡?燃燒時產生的化學反應?怎樣燃燒煤炭才能保證不中毒?等問題讓學生思考,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梳理清楚該章節(jié)知識脈絡,并為學生知識遷移和應用打下良好基礎。
傳統(tǒng)的化學實驗教學是按照固定流程由教師進行演示和操作,學生自主實驗機會比較少。而為學生組織生活化實驗,并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可以讓學生將化學問題與實際生活有效聯(lián)系起來,在增進學生理解的同時,化學綜合能力也會得到明顯提高。如:在對“溶解現(xiàn)象”展開研究時,教師就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見蔗糖、食鹽等材料,讓學生結合自己常喝飲料說一說為什么有的飲料味道較為濃厚,而有的飲料味道卻很淡?同時組織學生以小組方式進行實驗探究,可以幫助學生更好了解物質溶解性,并認識到自己喝的飲料中加入了蔗糖、木糖醇等成分,透過這些實驗學生可以意識到化學與生活緊密相關,學生實驗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也會得到有效培養(yǎng)。
在完成課堂教學以后,為學生設置生活化作業(yè),不僅可以促進課后作業(yè)形式多樣化,又能夠激發(fā)學生完成作業(yè)積極性,使學生在完成作業(yè)過程中形成化學應用能力,并能夠運用所需化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遇到問題。如:在完成“愛護水資源”教學以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深入到自身生活實際,對周邊存在的水資源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并以小組調查報告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然后在課堂上對報告內容進行分析和探討,以制作出更具針對性水污染利用、保護和防治方案,整個參與過程中學生獲得的感受會更加深刻,相應社會責任感也會進一步增強。
教學和生活不可相割裂,生活是知識的“本”,更是教學的“源”。新的課程改革進程中,生活化的教學開始被廣大化學教師所推崇,然而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其需要化學教師在探尋化學知識與學生生活之間的連接點的同時,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教學模式,從而在降低化學學習難度的同時,讓學生從生活情境中學習化學知識,探索化學知識,并從化學知識中尋找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辦法,進而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