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文理學院,浙江 紹興 312000)
作者菲茨杰拉德是美國著名編劇,是“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也是“爵士樂時代”的桂冠詩人。20 世紀末,美國學術界權威在百年英語文學長河中選出一百部最優(yōu)秀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高居第二位,傲然躋身當代經典行列。小說中的三位女性分別闡述著爵士時代不同等級的人。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物質充裕的美國社會,道德喪失與精神渙散讓女性也成為時代的悲劇。作者塑造了一個在父權社會下的傳統(tǒng)女性黛西·坎布南,一戰(zhàn)后的新時代女性喬丹·貝克以及自私自利、薄情寡義的寄生蟲女孩梅特爾·威爾遜。這也啟發(fā)現實生活中對物質強烈追求的人們,認清現代社會不僅僅是金錢的味道,不要一味追求功名利祿,凌駕于金錢至上的是情感與道德,這才是我們真正應當追求的東西。
1.父權社會下的墊腳石
黛西·坎布南是尼克的表妹、湯姆·坎布南的妻子、蓋茨比的情人。戰(zhàn)前黛西是路易斯維爾的一位年輕姑娘,許多軍官向她求愛,這其中當然也包括蓋茨比!蓋茨比把她當做完美的理想追求者,于是隱瞞自己的身世,憑自己英俊、聰明和敏感贏得了黛西的青睞。她愛上了蓋茨比并答應等他作戰(zhàn)回來以后娶她。然而,黛西經受不住漫長的等待與煎熬,在第二年就嫁給了一個大富翁湯姆·坎布南。貪圖財富與玩世不恭讓她失去了少女時那般純真善良。她甚至希望“女兒將來是個傻瓜——這是女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出路,當一個漂亮的小傻瓜。”
五年后,當蓋茨比作戰(zhàn)回來時,卻發(fā)現黛西已為人妻。但他仍然熱烈地愛著心目中的那個黛西,一直苦苦追尋著她的足跡。黛西和丈夫湯姆住在時髦的東卵區(qū)(代表著傳統(tǒng)貴族)一座醒目耀眼的紅白交錯的喬治王時代的別墅,眺望海灣。蓋茨比為了接近她、重新得到她,便在對岸的西卵區(qū)(新富)買了一套巨宅,企圖與黛西隔海相望。但蓋茨比萬萬不會想到的是他用畢生心血建造起來的夢想居然獻給了這么一個“俗物”。黛西作為父權社會下的傳統(tǒng)女性,愚昧無知并且玩世不恭。她嫁給湯姆·坎布南也是情理之中,因為在父權社會下,女孩子需要找一個有錢有勢的丈夫作為依靠。而湯姆正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選,可以像父親一樣保護她,也可以維持她們家的榮耀。通過對時代的了解,我們也可以知道,女孩子對于男孩子而言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男孩子對于女孩子來說便是人生的全部,無論做什么都賴于男性。因此,黛西便可以說是父權社會下的墊腳石了。
2.一個被刻意完美化的“情人”
貴族階級出身的黛西,將自己包裝的完美無暇。然而她已不再是蓋茨比記憶中的那個純真完美的她,殊不知她已是千瘡百孔,污穢不堪。當她對蓋茨比說“我愛你”的時候,早已不是真情流露,而只是為了找個適合的人尋求刺激與新鮮感。另外,蓋茨比在物質財富上獲得成功后,也需要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因此,黛西便是優(yōu)質人選,她的美麗妖艷、物質充裕,是蓋茨比為進一步證明自己成功的外顯標志。事實上,蓋茨比將黛西符號化、具體化了,甚至還將她完美化,神圣化。
爵士時代,這個男權社會下,黛西作為傳統(tǒng)女性的代表沒有主動權,同樣的,她自己也接受傳統(tǒng)賦予她的命運;因此,她必須接受刻意的完美化。傳統(tǒng)女性是一個被動的客體以依附于男人。這一類女性往往是為滿足男人的虛榮心而存在的。因此,蓋茨比眼中的黛西不是本身而是一段通往上流繁華世界的階梯,她像白銀一樣發(fā)著迷人的光,安然居于窮人激烈的斗爭之上。法國女權主義者伊利格瑞認為被物化的女人往往是一種象征或標志。由此看來,黛西便是蓋茨比為顯示自己財富與成功的一個標志。這也深刻解釋了20世紀20 年代新興的百萬富翁與美國傳統(tǒng)上富有的家族之間的差異和關系。黛西是一個被刻意完美化的情人,是時代的犧牲品。
1.爵士時代的“新女性”
喬丹·貝克是黛西的朋友,在小說中尼克與她產生了浪漫之情。她是一個具有競爭力的高爾夫球手,是20 世紀20 年代“新女性”的代表——玩世不恭,男孩子氣,以自我為中心。一個來自中產階級家庭的喬丹,是戰(zhàn)后逐步走向獨立的“新女性”形象。喬丹雖然作為一戰(zhàn)后新女性的代表,但其實喬丹和傳統(tǒng)女性代表黛西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一戰(zhàn)以后,婦女的思想、穿著和言語上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然而部分中上層社會的人依舊冷漠自私。但不論怎么說,喬丹·貝克都從側面反映了新時代女性的特點。當尼克、喬丹和黛西見面時,黛西便是低著頭用顫抖并嬌滴滴的聲音向尼克問好,而喬丹則像個男孩子般做著平衡的什么東西,和尼克的交流之間無不體現出新時代女性無拘無束的思想。
2.浮華世界里扭曲的靈魂
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附著的是陰暗卑鄙、自私冷漠,說的就是喬丹·貝克。視尼克執(zhí)著的愛如糞土。欺騙、自私已成為她獲得利益的唯一途徑。她作為當時名氣十分高的高爾夫球手,本可以擁有優(yōu)質的資源過著明朗的生活。對于一個運動員來說,賽場上的公平公正公開是最基本的職業(yè)道德操守,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則。然而,喬丹卻打了一手爛牌,對于她來說,不論是在賽場上還是在人生道路上都和道德規(guī)范毫無關系。在這個浮華世界下,心術不正的人便心靈扭曲,自私冷漠占據了人生的絕大部分,眼中看不到愛。
1.配角中的主角
急欲從社會底層脫身的梅特爾·威爾遜是社會消費文化的犧牲品,她是黛西的丈夫湯姆·坎布南的情婦。因為不甘于平庸寡淡的生活,為了尋求刺激便背著自己那帥氣、道德正直但貧窮的丈夫與湯姆茍且,可悲的是卻被虛偽陰暗的湯姆狠狠地痛打、狡猾地奚落。同時,她作為黛西的情敵,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點睛”之筆,是黛西和湯姆夫婦感情生活上最大的不和諧因素。
2.黃色,梅特爾性格本質之色
在西方,基督教以黃色為恥辱的象征;黃色是背叛、變節(jié)、嫉妒和猜忌的象征;黃色還代表了金錢與財富。這也很接地氣的反映了梅特爾的性格特征。她便是這樣一個俗物,渴望飛上枝頭當鳳凰,以為攀上了湯姆就可以享受榮華富貴,殊不知湯姆只是為了尋求刺激,將她玩弄于股掌之間,現實就是這么殘酷無情。
所有光鮮亮麗的外表都敵不過時間摧殘,并且一去不復返。在這物欲橫流的時代,女人作為社會和男人的附著物,確是極其可悲、值得同情的。但不論如何,這都體現了爵士時代,美國父權社會的特色;三位女性的命運是那個時代美國女性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