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織金縣第七小學,貴州 織金 552100)
以往的教育不注重對小學生的美術教學,忽視對學生全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教師總是以灌輸?shù)男问浇逃龑W生,學生無法真正的產(chǎn)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形成對學習的動機,嚴重影響課堂教學質(zhì)量。在新時期,教師要緊跟時代的發(fā)展,將以前的教學理念轉變,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使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平等的溝通,吸引學生積極的開展知識的學習,真正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構建。
開展新課程倡導的互動教學,其重點在于將以前教師在課堂中的地位轉變,使教師真正成為一個可以引領學生學習與思考的教育者,將彼此之間的關系拉近,密切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對教師的積極情感,這有助于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多媒體等多種學生喜愛的形式引導,將學生的思維限制打破,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樂于開展對知識的探究,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中自由活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互動教學的關鍵[1]。因此,在開展教學時,教師要找好時機與學生積極溝通,在加深師生間感情的同時保證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凹凸的美感》的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真實的觀察,引導學生對紙箱的內(nèi)部詳細的觀察,使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感受不同層面中不一樣的特征,更好的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引領學生主動對美術知識開展探索,在自由和諧的環(huán)境中加強課堂教學的效果。
新課改更加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以及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但是,這并不代表在每節(jié)課堂中教師都要組織學生討論,教師需要依據(jù)美術教學內(nèi)容以及學生的真實情況合理設計,在美術知識的重難點上進行引導,促使學生深入探究。在從前的師生互動中,教師大多為學生提出的問題較為簡單,學生通過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思考只能進行美術表層知識的學習,不能促使學生開展更深層次的思索,阻礙學生思維能力的成長。因此,教師要以更具趣味性的手段將知識呈現(xiàn)給學生,也可以輔以學生喜愛的故事,促使學生主動開展更深層次的領悟,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成長,也可實現(xiàn)學習方法的掌握。
以《童話中的城堡》為例,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蠟筆刮畫的表現(xiàn)方法。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術通過課件為學生播放油畫棒刮畫的過程,與學生共同的觀看與討論,更好的增加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發(fā)展。
美術學科技能性強,在教學中一定需要教師的示范與指導。在以前的教學中教師雖也示范,但是更多的是教師個人技能的展示,學生已經(jīng)完全的成為了觀眾,缺少兩者之間的互動溝通。若示范缺乏啟發(fā)與引導,則示范效果不佳[2]。在新時期的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及審美教育。想要達成這樣的目標,教師在進行示范時不僅要進行美術技法方面的指導,還要教會學生思考,組織學生具有針對的學習知識,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
如,在學習《水墨畫動物》時,教師要為學生演示,為學生講解美術方法。在教學中,教師為學生示范使學生了解鋪墨方法,教師可以開展對學生的啟發(fā)教育,引領學生掌握擦出動物皮毛的手段。教師趣味性的示范能夠促使學生更愿意學習并主動與教師交流,在此環(huán)境下逐漸提高學生的美術能力,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構建。
在美術課堂中,作業(yè)的展示與評價是重要環(huán)節(jié),可以讓教師與學生了解每位學生對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的完成情況,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相互溝通學習的機會,使學生在實際的鑒賞中達成自身審美能力的提高。開展教學評價的目標是為了更好的推動學生成長。所以,教師一定要將從前的作業(yè)評價形式轉變,達成師生互動,也要讓學生參與到評價中,相互的展示與評價,在交流中獲得發(fā)展。同時,教師在評價時要盡量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針對學生的個人情況進行有針對的評價,鼓勵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的優(yōu)勢,也讓學生明確自己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存在的不足,使學生在樹立學習自信的情況下更好的彌補自身存在的劣勢,強化學生美術素養(yǎng)。
結束語:培養(yǎng)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并不是一個在短時間內(nèi)就可以達成的教學目標,教師需要采取合適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構建高效課堂,推動小學生的不斷成長。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與學生有效互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注重對學生學習的引領,還要通過示范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同時也要利用教學評價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推動學生向更好的方向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