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石 覃榮河 姚秀儒
人盡皆知,信息的獲取和傳遞都是以閱讀為主要依托的,為學生之間的信息傳遞和思想交流的展開提供便捷。豐富的知識積累為語文教學起到促進的作用,也展現(xiàn)了閱讀的重要意義,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使學生感知更多的知識傳遞,增加閱讀的語言感覺,提升自身的真情實感,使教師語文教學工作得到有效展開,因此,語文閱讀是小學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內容。本文以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現(xiàn)狀入手,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展開闡述,針對怎樣提高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效率進行探討。
教師對于閱讀材料的選擇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較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閱讀材料的選擇直接地影響著學生的閱讀結果。在當前閱讀教學中,教師還處于 對課本知識的局限狀態(tài),缺少對課本閱讀的研究,導致學生接觸的知識點狹窄,知識面受限。除此之外,在網絡和媒體手段發(fā)達的現(xiàn)階段,閱讀教材多種多樣,教師在針對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的材料選擇上沒有明確的方向和知識的劃分,過于追求教學進度,忽略了質量,不利于語文閱讀的發(fā)展。
我國現(xiàn)代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占主導地位的,教學中還是把學生的學習成績看作衡量標準,弱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新課改的推行也并不理想化,這就導致了以往的問題存在,教學模式固化單一,缺少創(chuàng)新性和多樣性,對于知識還是被動地接受,缺少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之外,學生和教師之間也缺少良好的溝通,對于個人的閱讀需求不夠了解,也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其問題。其次,由于課本內容過于刻板,內容比較枯燥,加之教師沒有及時的引導,長此以往,學生會產生懈怠心理,教學效率得不到提升。
在整個小學教學過程當中,課堂時間和教學內容都十分有限,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做到課堂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但目前,這方面還沒有得到家長的足夠重視,許多家長只在意成績的好壞,因為對課本內容的不了解,導致只要求學生完成學習任務而忽視了課外的輔導,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降低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情景式教學法是提高小學四年級閱讀興趣的最好方法,教師可以根據課本內容,設立教學情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閱讀的內容,激發(fā)知識探索的能力。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把課本內容進行圖像,視頻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吸引學生的閱讀注意力,也可以設置教學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動腦思考能力,增加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材內容十分局限,教師要根據相關課本內容讓學生進行拓展閱讀,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小學的語文閱讀教學要秉承著開放性,豐富性的特點,緊密聯(lián)系教學內容,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為學生挑選有意義的閱讀選段,加深學生印象。
例如:在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部編版課程中,教授《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時,教師不僅要把知識內容傳達好,還可以搜集教學課本中涉及相關人物的歷史背景作為閱讀教學的內容,尋找這些偉大人物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了解是如何對人物以及故事進行刻畫的,讓學生掌握的知識更加全面,養(yǎng)成良好的綜合素質。
學習不僅僅在課堂教學中,家庭也是極為重要的學習場所,所以,需要教師和家長的緊密聯(lián)合,達成良好的交流溝通,可以利用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合理地指導家長如何做好在家里對學生的語文閱讀的輔導工作,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可以讓家長給學生播放一些具有閱讀教育意義的網絡課程,或者多為學生購買一些有益的課外閱讀讀本,加強課外的知識了解,提高閱讀積累,增加閱讀量。
總而言之,語文閱讀是小學階段必須要培養(yǎng)的學習內容,對于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認知能力有很大促進作用,所以,正確的語文閱讀教學方式極為重要,需要摒棄傳統(tǒng),更新理念,創(chuàng)設良好環(huán)境,樹立正確教學目標。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