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潔
關愛猶如春風,吹拂著人們的心田;關愛猶如冬日里的炭火,給人們帶去溫暖;關愛,猶如久旱后的甘霖,滋潤著枯萎的心靈……對于孩子來說,教師一句親切的關愛,可能觸動孩子的心靈,甚至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引發(fā)一場悄無聲息的“命運變革”。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關于關愛改變孩子的一個案例吧!
自參加工作以來,已經有9個年頭了,見過不少形形色色的孩子,他們有的聰明可愛,有的調皮搗蛋,有的勤奮好學……但這些孩子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要數五年一班的金同學了。
他個頭不高,胖胖的臉蛋上長著一雙小小的眼睛,一笑起來,眼睛就瞇成了一條縫,很可愛。他是三年級時候從延吉中央小學轉來的,本來以為他是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可是到了我們班和他接觸后,我發(fā)現(xiàn)他上課總是溜號,喜歡做一些小動作,有時遇到他熟知的問題,沒等老師提問他就迫不及待地站起來回答,除此之外,還喜歡隨意打斷老師講話,甚至上課時他也下地來回溜走,不聽老師管教。打上課鈴以后他總是最后一個回班級,甚至私自曠課,在操場上獨自玩耍,一學期下來,作業(yè)一次也沒有上交過。
不光如此,他還不懂得如何同其他同學相處,經常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和同學大打出手,思想偏激,不能接受別人的好意,漸漸地他成了班里孤立對象,沒有人喜歡和他玩,也沒有人喜歡和他做朋友。
為了尋找他身上問題的原因,我找到了他班的班主任和他的媽媽。在他們那里,我了解到:在他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已經離婚了,撫養(yǎng)權判給了爸爸,離婚后爸爸去了韓國打工,留下他跟延吉的奶奶、姑姑一起生活。金同學從小就離開了父母,缺乏安全感,雖然現(xiàn)在在媽媽的身邊,但是對于很久都沒見過媽媽的他來說不知道如何跟媽媽相處。
除此之外,我還找到了他們班的同學,同學們都說,他不善于和別人交往,喜歡獨來獨往,愛和同學之間產生小矛盾,大家都不喜歡跟他玩,常常忽略他。
從小就沒有父母的引導,缺少關愛,很少獲得成功的體驗,挫傷了他學習的積極性;不懂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方式,經常受到排擠,導致了他性格孤僻,不愛參加集體活動,思想偏激,不懂禮貌,愛發(fā)脾氣的性格。
為了幫助金同學改掉身上的壞毛病,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引導家長賞識自己的孩子
為了盡快讓金同學融入班集體,我經常和他的媽媽溝通,他雖然是朝鮮族人,但他漢語水平很好,于是我鼓勵他在家多說漢語,利用課余時間多看課外書,讓他愛上讀書,充實自己的心靈。讓家長在生活中,多用贊美的語言去鼓勵他,多用肯定的語言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找回自信,感受母愛的溫暖,融化他冰凍的心。
2.體驗戶外生活,驅趕心理陰霾
三年級的孩子對世界充滿著好奇,他們喜歡體驗新鮮事物,喜歡嘗試各種新鮮事情。于是,我建議金同學的媽媽利用休息時間多帶孩子去散心,比如登山、郊游、和朋友一起去野餐等等,讓他多體驗新鮮事物,感受快樂,走出心里的陰霾,走出封閉的內心世界。
改變一個人的習慣光靠家長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家校共同來完成。在學校我利用課余時間主動幫助他補習功課,經常與他聊天,讓他養(yǎng)成不懂就要問的學習態(tài)度,做他生活上的大朋友。
課上,我有意讓他多發(fā)言,經常用激勵的話語鼓勵他,努力發(fā)現(xiàn)他的閃光點,肯定他,讓他獲得成功的體驗,找回自信。接觸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他的作文寫得非常好,于是我把他的作文修改后投到了《小學生作文世界》,沒過多久,他的作文被編輯部刊登在了作文書上,他拿著編輯部郵來的稿費高興得合不攏嘴,自從那以后他更加熱愛寫作了。
為了讓他學會和同學相處,我教育他與同學之間要相互友愛,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不能因為一件小事而斤斤計較,要具有容忍心,同時我也鼓勵其他同學多幫助他,關心他,讓他感受友情的美好,感受集體的溫暖。
通過一段時間的了解,我發(fā)現(xiàn)他漸漸地變得活潑開朗了,上課時能夠遵守課堂紀律,不隨便下地亂走了,每天按時完成作業(yè)。每節(jié)語文課他都能夠積極發(fā)言,見解總是與眾不同,經常別的同學想不出來的問題,他卻能一語道破,語言精煉準確。同學之間也能完成簡單的合作學習,開始會與同學友好相處了。課間,他不再 是自己坐在角落里,而是和同學一起玩耍,臉上的笑容也漸漸地多了。
愛是一座碩大的城堡,使人寧靜、向往、安全,它是無邊無際的陽光,給人溫暖和期望。愛是一切教育的根源,案例中的這位學生就是因為缺少關愛才導致的一系列問題,找到了問題癥結后,通過家庭的關愛、老師的關愛、同學的關愛讓他重新找回了自我,找到了自信,愛的力量是多么的偉大??!所以老師們讓我們的教育充滿愛,用愛澆灌每一位孩子的心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