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彬彬
為了提高大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使其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大學各院校開辦了通過對音樂作品的鑒別賞析,進而對大學生進行藝術教育的大學音樂鑒賞課。其對大學生的優(yōu)良品格、成熟的人格、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能力都有著極為強大的促進作用。
表達人的思想與感情,反映 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藝術,這便是音樂,是通過有組織的音樂創(chuàng)作的藝術形象,是一門最為抽象的藝術。而每個人聆聽音樂時,內(nèi)心所具體印象的形象不同,表現(xiàn)也不同,但都能在聆聽音樂時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大學音樂鑒賞課有著聲樂與器樂兩個部分組成,其中聲樂的作品中包含著歌詞的存在,更能直接地表達出歌曲所包含的意義。創(chuàng)作過程中,作曲家把譜子記錄起來也僅僅是第一步而已,要想產(chǎn)生藝術效果,還必須演唱才行。而相比較聲樂作品因為有歌詞的緣故,因此理解起來簡單直接,但器樂作品則不同,相比較更為抽象。鐘鳴、鳥啼、怒濤拍岸、風吹落葉、戰(zhàn)場上的憤怒嘶吼等等這一切的聲音,都可以利用高低長短都不同的音符,通過不同的組合表現(xiàn)出來。而如何使每一位學生在音樂鑒賞課之中,欣賞到領會到音樂的美,那便是教師們通過多種多樣各不相同的教育手段與教育模式來運用,把生動形象的音樂展現(xiàn)給大家,從而完成審美賞析的全過程。筆者將對大學音樂鑒賞課的教育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探究,讓大學生的藝術造詣提升得更加有效,為此打下牢固的基礎。
為了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大學音樂鑒賞課的學習內(nèi)容,教師們要根據(jù)教學的需要,創(chuàng)建與教學內(nèi)容相對應的教學氛圍與教學場景。根據(jù)音樂所具含的重要特點,在教學學習活動當中,根據(jù)其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和學生自身的身心,將情感、言語、動作三者融為一體,創(chuàng)建出一種可以讓學生聽到、看到、感受到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音樂感受與鑒賞的教學活動中。
語言功底是教師所必備的技能,通過教學過程當中使用富含激情的語言,在通過聲調(diào)的高低緩急、語氣上的不同于表情動作上的同步,來創(chuàng)造出一個用語言描繪的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完成激發(fā)自身的情感、培養(yǎng)自身情趣的教學目的。而獲得心理暗示的最直接手段那便是氛圍情境,其特殊場景下必能渲染出特殊的教學氛圍,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迅速帶入角色,就如自身進入其中一樣,直接產(chǎn)生美好的體驗。
對于課程而言,學生的感情體驗的過程便是音樂欣賞的過程。它是學生對自己情感與音樂互相交融的過程,也是對音樂中所富含的感情的體驗。在“五感”與行為上進行運作,要讓學生的感情深入地融入其中,從而獲得完美的教學體驗。在實踐之中進行認知,提高學生對藝術的理解與感受。
音樂本身便是聽覺上的藝術,是通過聲響來喚起聽眾情感的藝術。以聆聽為中心則是現(xiàn)在的音樂教育的主要遵循手段,強調(diào)以聽為主,但并不是交流討論與講解就不重要,要處理幾者之間的關系,合理運用三者的教育順序與教育方法。
利用了集體的力量進行學習的合作教學是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共同提高自身藝術造詣與創(chuàng)造力。這其中的關鍵便是師生之間的主導與主體的關系。在教學之中,師生一同感受鑒賞音樂,一起參與進這音樂活動之中,獲得近乎相同但又有所不同的情感體驗,加深師生兩方之間的感情,從而增加了教育質(zhì)量。
世上不存在能完美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最佳教育方法,單一的教學方法不可能適用于所有的音樂感受與鑒賞教學之中。不能進行交叉、滲透、綜合的單一化的教學方法在實際運用中肯定會四處碰壁,不能完成教育目標。因此,要想達成教育目標,多樣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則是十分有必要,不可一成不變,要不斷自我思考,達成不同的教育目標,并且需要不斷給予相應的更改與改進。不過最終目的便是要以教學效果為目標,選取適合適當?shù)慕虒W方法,使課程對大學生的藝術造詣提升得更加有效,為此打下牢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