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茂中
一位老人,每天都要坐在城鎮(zhèn)路邊的椅子上,向開車經(jīng)過鎮(zhèn)上的人打招呼。有一天,他的孫女在身旁陪他聊天,這時有一位游客模樣的陌生人在路邊四處打聽,看樣子是想找個地方住下來。
陌生人來到老人身邊,問道:“老先生,住在這座城鎮(zhèn)還不錯吧?”老人慢慢轉過身來回答:“你原來居住的城鎮(zhèn)怎么樣?”陌生人說:“在我原來住的地方,人人都很喜歡批評別人,鄰里之間也常說閑話,總之那里不是個令人愉快的地方?!贝藭r老人卻告訴他:“其實這里也差不多。”過了一會兒,一輛載著一家人的大車在老人旁邊的加油站停下,一位先生從車上走下來,向老人問道:“住在這個鎮(zhèn)上還不錯吧?”老人沒有直接回答,反問道:“你原來住的地方怎樣?”那位先生看看老人,回答道:“我原來居住的城鎮(zhèn)每個人都很親切,鄰里之間互幫互助,無論去哪里,總會有人跟你打招呼。”老人聽后也看看這位先生,微笑著說:“這里的民風也是這個樣子?!?/p>
車子開動了,那位先生向老人說了聲謝謝,就驅車趕往下一個目的地。等到那家人走遠了,孫女抬頭問老人:“爺爺,您為什么告訴第一個人這里很可怕,卻告訴第二個人這里很好呢?”老人慈祥地看著孫女說:“人們在評述一件事情的時候,很難做到公正。因為即使是陳述事實,也往往加入了自己的態(tài)度。第一個人一直在抱怨,他的心中充滿了挑剔和不滿,可是第二個人卻懂得感恩,他能夠看到人們的可愛和善良。我正是根據(jù)兩個人不同的心理給出的答案??!”
不管你去往何處,都會帶著自己的態(tài)度,由此可見,完全符合自己意愿的事是很難實現(xiàn)的。抱怨與非抱怨的語言可能一模一樣,卻很容易分辨出來,因為其中隱含的能量是不同的。如果你心中長期存有不滿,說出來的話必然會帶著抱怨的情緒。當然,生活當中難免會有抱怨,適當?shù)谋г挂苍S會讓你的情緒或壓力得到一點釋放,但若讓抱怨常常縈繞著你,它便會遮蔽你的雙眼、迷惑你的心智、阻礙你的成長,最終讓你在怨天尤人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當我們真正處于逆境時,不妨向在路上奔跑的汽車學習,不論經(jīng)歷著怎樣的顛簸和曲折,它們都快樂地一路向前。人生旅途也是如此,是一段從青澀走向成熟的旅程。只要我們內心充滿陽光,不斷調適和提升自己的技能,用樂觀的心態(tài)打量這個世界,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不是生活不美好,而是我們一直在抱怨中扭曲了自己。我們要學會感恩,學會與人分享,學會在不完美中品味快樂。
真正的成熟,是從不抱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