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輝
相比改革前,未來駕駛習慣良好、出事故少的車主可以拿到20%或30%左右的優(yōu)惠,但同時也意味著,車險業(yè)務的利潤將被削去1/3左右。
作為代步工具的一種,近年來汽車行業(yè)發(fā)展很快,相應地,車險也成為大眾最熟悉的保險產品之一。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車險承保機動車達2.6億輛,車險保費收入8189億元。
從1980年汽車保險恢復到今年,步入正軌的汽車保險已經在國內走過了40個年頭,而在這40年里,車險也經歷了無數次變革和調整。
而最近一次比較大的車險改革,是2020年9月19日正式實施的《關于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和《關于調整交強險責任限額和費率浮動系數的公告》。
此次車險綜合改革有哪些亮點?保費會不會下跌?對此,銀保監(jiān)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減,服務基本上只優(yōu)不差”。
行業(yè)觀察人士指出,本次車險綜合改革是為了讓利消費者,尤其是利好駕駛習慣良好的車主。
交強險責任限額提高到20萬元
在歷來車險改革中,變化的都是商業(yè)險。而這次車險改革,變化最大的是交強險。
改革后,交強險責任限額大幅提升,從12.2萬元提高到20萬元。其中,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從11萬元提高到18萬元,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從1萬元提高到1.8萬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維持0.2萬元不變。
也就是說,2020年9月19日零時后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新、老交強險保單均按照新的責任限額執(zhí)行。
同時,無責任賠償限額按照相同比例進行調整,其中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從1.1萬元提高到1.8萬元,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從1000元提高到1800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維持100元不變。
而在《關于調整交強險責任限額和費率浮動系數的公告》里,也公布了新費率浮動系數方案內容,明確了全國各地區(qū)的費率浮動系數方案由原來1類細分為5類,浮動比率中的上限保持30%不變,下浮由原來最低的-30%擴大到-50%,提高對未發(fā)生賠付消費者的費率優(yōu)惠幅度。
盜搶險納入車損險主險保障
目前,商業(yè)車險有4個主險,分別是機動車損失保險、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機動車車上人員責任保險、機動車全車盜搶保險。
很多車主除了第一年買車的時候被捆綁購買盜搶險,大部分時候都不會單獨購買盜搶險。因為車主認為,盜搶險的保費并不便宜,而發(fā)生全車盜搶的概率極低,并不劃算。
而在《指導意見》中,盜搶險從主險中刪除,相關責任添加到了機動車損失保險中。條款修訂后,消費者無須考慮是不是要單獨購買盜搶險,如果車輛被盜竊、搶劫、搶奪,同樣可以通過車損險獲得理賠。
地震災害不再免賠
機動車全車盜搶納入車損險主險,新的機動車示范產品的車損險主險保險責任,還增加了地震及其次生災害、玻璃單獨破碎、自燃、發(fā)動機涉水等保險責任。
擴大保障的同時,對實踐中容易引發(fā)理賠爭議的免責條款進行了刪除,如將“地震及其次生災害等”剔除免責條款。也就是說,我國車險產品基本覆蓋了地震、臺風、洪水等主要巨災風險。
“處于我國地震帶的車輛更易發(fā)生地震風險,而對于處于非地震帶的車輛,單獨投保需求不足?!睈蹎柋kUCEO龐博對此解讀稱,巨災風險投保一直是我國保險業(yè)涉及比較淺的領域,此次將巨災風險納入車險條款中,是我國巨災風險保障的一次嘗試與突破。
保費下降利好車主
銀保監(jiān)會負責人表示,“改革實施后,商車險價格更加科學合理。商車險產品設定附加費用率的上限由35%下調為25%,預期賠付率由65%提高到75%,車險產品費率與風險水平更加匹配”。
根據商業(yè)車險費率計算公式,保費=基準保費×費率調整系數,基準保費中附加費用率上限下調10%,費率調整系數中,將自主渠道及自主核保系數合二為一,預計保費價格有所下降。
改革實施后,商車險無賠款優(yōu)待系數將考慮賠付記錄的范圍由前1年擴大到前3年,對于偶然賠付消費者的費率上調幅度將降低。
目前3年不出險的車主,一些險企可以將無賠款優(yōu)待系數降至0.6,如果險企將自主定價系數同步降至最低0.65,兩項優(yōu)惠疊加后,多年不出險的車主保費負擔有可能下降30%左右。
相比改革前,未來駕駛習慣良好、出事故少的車主可以拿到20%或30%左右的優(yōu)惠, 但同時也意味著,車險業(yè)務的利潤將被削去1/3左右。規(guī)模大的財險公司通過成本控制尚可應對,小的財險公司,很多依靠車險生存,如果不能及時轉型,就會被市場淘汰出局。
針對本輪車險綜合改革給行業(yè)帶來的影響,人保財險副總裁邵利鐸在半年報業(yè)績發(fā)布會上表示,從整個行業(yè)來看,車均保費可能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下降。整體來看,將呈現賠付率和費用率一升一降,即賠付率總體上升,費用率大幅下降。
平安證券分析師認為,由于附加費用率更低,預計基準保費、簽單保費將同步下滑,疊加新車銷量下滑,預計車險保費或有所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