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客戶端北京7月8日電(張尼 郎朗) 7月7日上午9時,伴隨著考試鈴聲響起,2020年全國高考正式拉開大幕。在經(jīng)歷了疫情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后,1071萬學子迎來人生中的一次關鍵考試,而特殊之年的高考,也會成為一代人的特殊記憶。
事件概述
特殊之年,家長“隔空”送考
來自教育部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shù)比去年增加40萬人,這是繼2009年的1020萬人之后,高考報名人數(shù)第三次破千萬。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舉行的特殊高考,家長們的送考方式也出現(xiàn)變化。
在北京的不少考點外,“1米間距請勿聚集”“保持距離”等提示牌清晰可見,“家長等候區(qū)”“送考區(qū)”等也被明確劃分出來。
為了減少人員聚集,今年,很多家長沒有在考點外過多逗留就匆匆離開,或者僅是走到遠處的馬路對面默默“隔空”目送孩子走入考場。
雖然送考方式不一樣了,但家長們對考試的重視程度和對孩子的殷切期望絲毫沒有減少。
紅衣、旗袍、向日葵傍身……這一天,全國各地傳來的高考新聞圖片中,家長們的行頭依舊是最搶眼的,不同的是,大家的臉上多了一只口罩。
考場疫情防控嚴字當頭
作為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全國范圍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有組織的集體性活動,今年高考的考場防疫工作也備受矚目。
同樣是7日一大早,人大附中考點外已經(jīng)有公安和城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開始進行準備工作。
不到7點,考場外面已經(jīng)用路障隔離出了考生家長專用的等候區(qū),為了避免人員聚集,每一個考場都專門設置了一個專屬的等候區(qū)。
今年,北京市高考綜合改革全面實施,考試時間也變?yōu)?天,加之北京處于疫情防控二級響應機制下,這些都為安全保障工作增加了難度。
“我們按照每個考點不少于8名警力的配置,比去年將近翻了一倍,每日出動警力6700人,其中考點周邊的實名制的警力是2391人?!北本┦泄簿謨?nèi)保局文保支隊大隊長毛守德在接受中新網(wǎng)記者采訪時透露。
除了北京,在全國,加強疫情防控和保障考試秩序都是今年高考工作安排的重中之重。
今年,全國設置了考點7000余個、考場40萬個,監(jiān)考及考務人員達到94.5萬人。
為了防控疫情風險,早在考前,各地已經(jīng)對考場進行了全面消殺。同時,依照要求,今年高考的考點入口處都設有體溫監(jiān)測點,對所有進入考點人員進行體溫測量,所有考生、考試工作人員體溫低于37.3℃方可進入考點。
“我們在考試之前已經(jīng)來學校這邊踩過點,看到周圍的消毒和環(huán)境衛(wèi)生做得很到位,還是比較放心的?!比舜蟾街锌键c外,一位家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評價。
極端天氣下的挑戰(zhàn)
作為自2003年以來首次在7月舉行的全國高考,今年考生們無疑會受到更多來自天氣的影響。
高考首日,部分地區(qū)的考生就遭遇了極端天氣帶來的挑戰(zhàn)。
7日凌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遭遇5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縣城多處洪水上路、嚴重積水、道路受阻,這導致歙縣考區(qū)原定于7月7日的語文、數(shù)學科目考試延期舉行。
隨后,歙縣政府網(wǎng)站發(fā)布《致全縣高考考生及家長的一封信》。信中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主要領導在該縣實地查看災情和考點情況。經(jīng)研究并報教育部,歙縣考區(qū)原定7月7日語文、數(shù)學科目考試延期舉行,7月8日綜合、外語科目考試正常舉行。具體安排將及時通知考生及各位家長。
除了洪澇災害,部分地區(qū)的考生還將面臨高溫預警。
海南省氣象局7日16時發(fā)布高溫四級預警:預計8日白天,???、臨高、澄邁、定安、儋州、屯昌、昌江和白沙8個市縣的大部分鄉(xiāng)鎮(zhèn)將出現(xiàn)37℃以上的高溫天氣。
對于天氣問題,官方此前已早有準備。
教育部專門作出部署,要求充分做好考試期間可能出現(xiàn)的極端天氣、自然災害等突發(fā)情況的應對準備工作。
針對部分地區(qū)將進入強降雨、洪澇、臺風等多發(fā)期,有關地方也著重細化了應對自然災害的專項預案,并組織開展應急演練,確保未雨綢繆、有效處置。
特殊之年的全國高考,對于各部門的應急和組織能力也是一次大考。
(摘自“中新網(wǎng)”2020年7月8日,有刪改)
多維解讀
1.疫情隔絕病毒,不隔絕愛
疫情之下的高考,并沒有失去往年的精氣神。學生仍舊嚴肅備考,認真答題;家長們?nèi)耘f做好準備,保駕護航;社會各部門齊心協(xié)力,共同助力。唯一不同的是,大家都戴著口罩,目送入場。疫情之下,我們隔絕了病毒,但是對于知識的熱愛、對子女的疼愛、對學生的關愛,一樣都沒少。
2.高考考查知識,也考查素養(yǎng)
今年的高考是對我們中學學段知識素養(yǎng)的檢驗,也是對護考人員抗疫素養(yǎng)的規(guī)范。當下疫情形勢仍舊較為嚴峻,這就要求我們?nèi)砸龊梅揽?,不能放松警惕,麻痹大意?/p>
3.高考考核學生,也考核國家
疫情之下的高考,如何做到全面精準的病毒防控、如何為學生有序護航、如何讓家長放心、如何保證高考的公平公正、出現(xiàn)突發(fā)情況如何應對、面對極端天氣如何確保生命考試雙安全……這些,考查的是社會各部門,考查的是國家。高考作為我們國家選拔人才的大事,不僅是傳統(tǒng),也是必需。那么如何應對這些特殊情況,就需要相關部門作出合理、合適的回答。
時評精粹
乘風破浪,在高考中放飛人生夢想
李群
7月7日,我們迎來了2020年的高考。全國1071萬考生走上高考考場。
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這一招生考試制度,為國家輸送了大量人才,也改變了無數(shù)人的命運。今年受疫情影響高考晚來了一個月。這是一次特殊的高考,對于考生而言,仍是人生之路、成長之路上的重要一步。
這屆考生不容易。緊鑼密鼓的高三總復習,無數(shù)考生不得不從教室里挪到互聯(lián)網(wǎng)上,一邊適應新的學習備考方式,一邊克服設備和網(wǎng)絡信號等難題。有些考生,父母奔赴抗疫一線,沒能陪伴在身旁,卻依然能自覺復習;有的因疫情家中遭遇變故,甚至個別考生自己生病隔離,卻仍然不忘孜孜不倦地學習……“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边@屆特殊的考生,將用拼搏在人生道路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六年的中學生涯甚至更長時間的準備,直接決定了考生們能否跨入高等教育的門檻。不是所有的考生都能走進“金字塔”的頂端,但每一個認真拼過的考生,都值得點贊。
“00后”的你們,作為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原住民”,獲取著前輩們想都不敢想的“超級能量”,也具備了近距離觀察時代的條件。當看到“嫦娥”飛天、“蛟龍”潛海的新聞,你們也會興高采烈地討論,會由衷自豪;當疫情突如其來,你們也關心防疫人員的安危;當祖國有了困難,你們也默默暗下決心……那么何不立下鴻鵠志向,將理想融入國家命運與時代樂章,在這最后的“決勝”中好好發(fā)揮,將來為建設祖國出一份力呢?
今年高考是疫情發(fā)生以來全國范圍內(nèi)規(guī)模浩大的一次有組織的集體性活動,全國設置考場40萬個,安排監(jiān)考及考務人員94.5萬人。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要組織一場規(guī)模如此之大的線下考試,其難度可想而知。為確?!鞍踩?、平穩(wěn)、科學”,各級國家教育考試聯(lián)席會議成員單位增加了衛(wèi)生健康和疾控部門,為高考提供科學精準的防疫指導,以保障考生和考務人員生命健康安全。放松心態(tài),不必因為防疫措施嚴格而情緒緊張,防控越嚴密,你們越應該安心。
在人生的長河中,在知識海洋里收獲的每一朵浪花,都由汗水凝結而成。把夢想放大到心里,信心滿滿;把才華展示在考場中,盡情發(fā)揮;把智慧放逐到筆端,揮灑精彩。汗水拼出了人生的夢想,筆尖勾選出青春無悔的理想。孩子們,努力吧,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在高考中放飛人生夢想,定能收獲不一樣的未來。
(摘自“蘇州新聞網(wǎng)”2020年7月8日,有改動)
青年觀點
@啄木鳥:今年的高考勢必又是極高標準、極高要求的一次選拔。疫情之下,無論是考試環(huán)境,還是考題設置,都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與討論。
@花木蘭:高考是人生必經(jīng)的一件大事,承載著我們青春的回憶。它既是我們青春年華的見證,又是對我們既往學習的考驗,也為我們之后的人生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