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琨
沈陽工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新媒體實際上是相對于傳統(tǒng)媒體來說的,互聯網、數字電視、移動通信等新媒體產業(yè)的高速發(fā)展使得社會媒體正經歷全新的變革,新媒體快速滲透到高校思政教育領域。當代青年大學生的認知能力較強、文化素養(yǎng)較高,具有獨立意識強、情緒變化大、有逆反心理等特點,新媒體的應用已經是高校思政教育不可回避的課題,在實際工作中務必要清楚認識到新媒體環(huán)境在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zhàn),導致思政教育模式落后、方式單一、學生自我管理不足等問題日益突出,急需采取有效的手段加以改進和強化。
高校應利用新媒體設立網絡講堂,把傳統(tǒng)思政教育中單調乏味的理論知識變成照片、音頻、視頻等為學生展示,吸引他們集中注意力,主動參與思政教學活動,發(fā)揮主觀能動性[1]。借助新媒體傳遞思政教育內容還能促使教學進一步融入學生的生活,提升教學實效性。教育工作者也可基于新媒體環(huán)境建立班級互動群聊,引導他們主動討論,分享社會熱點事件和各自的觀點,在提高學生觀察力的同時使其提升辨析能力,逐漸擴大思政教育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力。
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引入微課教學模式,依托微課視頻開展第二課堂教育,引導學生們查漏補缺、鞏固知識,形成自主學習平臺,彌補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不足。例如在思政課上為學生播放《大國外交》、《厲害了我的國》等影視材料制作的微課視頻,讓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把《今日說法》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融入微課視頻,讓學生接受法制教育;組織學生觀看紀錄片《生門》,使其深入思考人性與社會熱點問題等等。為提高思政教育效率,教師要注意利用微信調查問卷的手段,針對大學生的喜好展開詳細調查,滿足其思政政治學習需求。教師也可借助大數據技術篩選大學生經常瀏覽的信息,總結其喜好,保證思政教育內容更貼合學生的興趣、需求,保證實際效率。
高校思政課教師應在使用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借助校園網、高校微博以及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向學生傳遞正能量,幫助其正確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新媒體和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整合,深化新媒體和傳統(tǒng)媒體之間的互動,開辟高校思政教育新天地。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微博或者微信公眾號發(fā)布思政教育的活動安排、講座視頻鏈接等;設計微閱讀、學雷鋒等學生參與度較高的微活動,為學生提供新書咨詢、圖書轉借等微服務,開展自主創(chuàng)業(yè)、新媒體和社會公德等適應大學生精神需求的、有豐富思想內涵的微論壇活動。在這樣的教育中,新媒體和傳統(tǒng)教育方式相互配合,在高校營造積極參與、獨立思考、理性判斷的文化生態(tài),引導學生們在參與環(huán)節(jié)逐漸增強主人翁意識,提高人文素養(yǎng)[2]。
教師也可以圍繞某個思想政治觀念,在新媒體平臺發(fā)起討論,指引學生自主開展一些線下活動。例如圍繞話題“尊老敬老”,引導大學生拍攝相關短視頻,將其發(fā)布到話題上,得到點贊數量較多的前幾名可獲得一定的獎勵。通過新媒體的互動性、有趣性和先進性,教育工作者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線上線下結合活動,調動青年大學生自覺踐行思想政治觀念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使其增強學習動力,在接受社會正能量的同時成為正能量的傳播者。
青年大學生的自我管控能力較弱,思政教育工作者應督促其加強自我教育和管理。因為新媒體的互動性很好,其入駐門檻也較低,導致上面的信息可謂魚龍混雜。與此同時,新媒體具備匿名性特征,讓大學生處于沒有監(jiān)管的自由狀態(tài),缺少監(jiān)管就會進一步減弱其自我管控能力。這就需要教師督促大學生加強對自身行為的控制,拒絕做損人不利己之事;正確樹立新媒體運用理念,在做事之前要充分考慮其后果會不會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時時刻刻強化自我教育,自覺嚴格遵守使用新媒體的道德規(guī)范、行為規(guī)范;接受主流意識教育,對于新媒體要有清醒的、客觀的認識,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考慮個人言行會不會對社會產生危害,杜絕用新媒體做任何違法亂紀之事,消除違法行為。
在使用新媒體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提醒大學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既不利用新媒體做違法亂紀之事,又要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不沉溺網絡、不過度依賴新媒體,實現對個人行為的科學調控,成為理性的新媒體運用者。例如教師要指導大學生合理安排新媒體使用時間,端正新媒體使用態(tài)度,盡可能少在娛樂方面花時間。大學生使用新媒體時要端正動機,明確使用目標,提升個人新媒體素養(yǎng),增強自覺性、自律性。通過督促大學生加強自我教育和管理,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中主動和外界溝通,培育人際交往能力,共同營造健康的、和諧的新媒體環(huán)境。
總而言之,高校思政教育是一項意義重大的、有深遠意義的系統(tǒng)性工程,教育工作者必須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積極革新思政教育模式,促進新媒體方式與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結合,同時督促大學生加強自我管理,學會正確使用新媒體,從而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變化,最終利用新媒體更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