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冬
大連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8
理想信念問題時習近平思想的鮮亮底色,也是理解習近平思想的重要線索。青年時期,是確立理想信念的黃金時期,是規(guī)劃設計未來的關鍵時間節(jié)點。確立怎樣的理想信念,直接關系到大學生度過一個怎樣的人生,從根本上決定了青年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與人生意義。本文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第二章為出發(fā)點著眼點探索新時代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問題以及對策。
在大學期間,大學生不僅僅要提高知識水平,增長本領才干,更要做到有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因為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是動力源泉,能夠激發(fā)人們拼搏向上,提高精神境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青年大學生只有樹立堅定的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激發(fā)起為民族復興而奮發(fā)學習的強力責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把個人的理想、奮斗志向與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將青春之小我融入祖國之大我,才能使理想信念開花結果。
理想信念能夠昭示奮斗目標。對于青年大學生來說,要使得生命有意義,就必須在科學的理想信念的指引之下,因為只有樹立了崇高的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夠解答人生的真正意義,奮斗的價值所在以及回答大學生我們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等等人生重要的課題。一個人有了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才會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和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成就屬于自己的一番事業(yè)。青年時期確立的理想信念,對今后的人生將產生重大影響。大學階段人生目標的確立,發(fā)展方向的設定等問題都需要有個總的目標、總原則,都離不開理想信念的指引。
以筆者所講授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第二章堅定理想信念為例,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新時代的大學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筆者作了一組課堂問卷調查,對于理想的理解是什么?其中認為理想就是個名詞,沒有感覺的同學占了3%,對于理想的理解還是朦朧的狀態(tài)占3.5%,選其他的占了2%。由此,可見同學們對于什么是理想并不能很好的把握。你認為大學生是否需要有遠大理想與堅定信念的時候,大部分同學認為是肯定答案,仍有少部分同學認為是否定答案。假如現(xiàn)實很苦,你是否會為理想而堅持不懈這道題,有8.9%的同學是否定答案。對于你的理想,你認為會實現(xiàn)嗎?這道題認為一定會的同學只有4.6%,認為可能會的占了82%。從以上課堂調查問卷得出結論:大學生對于理想信念概念認識不清,作用認識不清。
在第二次課,崇高的理想信念這一節(jié)中,筆者問了同學們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我們的遠大理想是什么?我們的信仰是什么?很多同學對于此完全不知。在問到你的信仰屬于什么范圍的時候?有很多的同學選擇了沒有明確的信仰,還有一部分同學選擇了宗教信仰,選擇信仰共產主義的同學有,但是比例僅占50%以下。在問到信仰的意義的時候,部分同學選擇了不清楚,以及信仰沒有用的選項。從問卷調查當中得出結論就是我們大學生信仰認識不清,亟待厘清信仰,共同理想、遠大理想究竟是什么,為什么要堅守信仰這一系列最為重要的問題。
大學生對于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存在著認識不清的現(xiàn)象,對于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來解決現(xiàn)實問題,大學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們思政課教師任務任重而道遠。
在新時代下,以思政課堂教學為例,亟需拓展高校思政課中理想信念教育的傳統(tǒng)方式。改變過去老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我們要以學生主體性和教師主導性相統(tǒng)一為切入點。建立師生雙方平等的話語權,通過構建親切和諧的關系,將學生作為主體的積極主動性充分激發(fā)出來。思政課教師必須是一個有信仰的人,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才能影響到學生,并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思政課需要及時搜集和整理最新資料,通過網絡平臺、教育技術終端、學習強國等平臺資料的整理收集,在課堂教學中予以應用。例如,在講授《崇高的理想信念》一節(jié),我們選取了習近平講故事中的《方志敏的故事》、《趙一曼的故事》,通過視頻的播放,讓學生能夠理解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原因是什么。為增加學生學習主動性,布置學生收集整理《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事跡,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利用一些新媒體平臺,如微信和微博等,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
在理想信念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設置了問題鏈模式,什么是理想信念?為什么要有理想信念?如何實現(xiàn)理想信念?這三個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分析。運用案例式教學方法,以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黃大發(fā)的例子,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探究一,是什么支撐黃大發(fā)36 年絕壁鑿“天渠”壯志凌山河?進而引導學生學習什么是理想信念的問題。探究二,黃大發(fā)如何實現(xiàn)修水渠的夢想的?引導學生思考實踐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橋梁等問題。探究三,為什么大學生要有理想信念?做一個平凡人就是胸無大志?引導學生思考理想信念和自身的關系.通過問題鏈、案例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一步步探索為什么要有理想信念,以及如何實現(xiàn)理想信念,進而確立崇高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