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殿湖
福建省漳平市第三中學,福建漳平364400
初中階段孩子正處于青春期,這一階段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一階段的學生是身心發(fā)展最快但是又最不平衡的階段,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嚴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課程中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的體征以及生物自然規(guī)律的一門課程,因此生物教師要利用這一學科中的相關知識合理滲透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課堂教學幫助學生自主地進行情緒以及感情的調(diào)節(jié),并且同時可以使自己的知識豐富起來。
在生物教學中一定要結合學科特點循序漸進地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依照生物教材的特點,對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進行有效分析,挖掘教材中心理教育相關的資源,使得心理知識自然地融入到教學中,特別是關于心理學的特征以及科學的心理輔導的策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不僅可以讓學生充分掌握理論知識,還可以使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效提高,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三觀。
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生活質(zhì)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受到關注,許多調(diào)查顯示,初中孩子存在的心理健康的問題非常普遍。有數(shù)據(jù)表明,每一百個初中學生中就有二十個學生或多或少存在心理健康問題,主要存在的心理問題包括學習障礙、情緒障礙、人際關系障礙、性心理障礙等。作為教師要將這一情況重視起來,并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解決一般心理健康問題,以及預防學生出現(xiàn)嚴重心理健康問題。
一是,因為初中階段正是非常特殊的青春期發(fā)育階段,這一階段孩子主要由不成熟逐漸向成熟轉(zhuǎn)變的過程,因此,處在這一時期的學生具有非常獨特的特征,但是這些獨特性會幫助孩子形成鮮明個性的同時,還會帶來許多的問題,其中心理問題是最大一個因素。二是,如今教育競爭力度也非常大,在這一背景下,教師以及家長對于學生考上重點高中重點大學的期望值非常高,這就導致初中學生要面臨非常大的壓力。學生們的課程壓力也在不斷加大,在如此激烈的學習環(huán)境中,非常容易產(chǎn)生焦慮、恐懼考試、注意力不集中、人際關系處理障礙,甚至厭學等問題。
生物是研究生命現(xiàn)象以及生物活動規(guī)律的學科,學科內(nèi)容包含與人體相關的重要知識,其中自然含有跟心理健康有關的內(nèi)容,將課本的相關內(nèi)容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找到合適的內(nèi)容來為學普及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例如,在進行《了解自己,增進健康》這一章節(jié)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首先一定要告訴學生們健康不是單純的指身體健康,而其中還包含心理健康等。在生物課上老師應該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這樣,學生可以正確認識和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必要時及時加以調(diào)整。
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效地滲透到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起到關鍵的作用。因為只有師生關系和諧,學生才會向老師敞開心扉,在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尋求幫助。因此,要求教師改變傳統(tǒng)枯燥的教學課堂,努力營造更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課堂更加輕松愉快。只有讓學生能夠快樂地上課,才能讓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只有在輕松愉快的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才能有效地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所以,教師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教學任務不單單只是對于知識的教授,更要從心理上對于學生積極引導,讓學生從心理上接納并且喜愛這一門課程。
綜上所述,在以往進行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味地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中,對于正處于發(fā)育時期學生的情緒以及想法都有所忽略?,F(xiàn)在國家對于素質(zhì)教育越來越重視,要求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感念,要將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放在首位,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每位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可以在比較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下進行學習。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可以使得學生學習效率得到提高,還可以幫助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