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梁
福建省寧德市民族中學,福建寧德 355000
作為一種教育理念,STEAM 和傳統(tǒng)的重視書本知識、單學科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STEAM 是一種對實踐極為重視的超學科教育概念。STEAM 教育最先由美國提出,后來逐漸得到了國家的重視和運用,最近幾年,我國也有諸多學者開始深入研究STEAM 教育。STEAM 教育強調借助對各學科內容進行滲透,進而將整合性的教育形成,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在學習知識中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得到培養(yǎng),同時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STEAM 教育理念和當代的教學需求相符,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技術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對學生課堂思維進行深化,調動學生建構積極主動性的有效手段[1]。好的問題情境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fā)和學生感情的發(fā)展極為有利。運用STEAM 教育,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中,首先要以問題難度的適應性為基礎,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按照學生的認真規(guī)律,對問題難度進行合理設置。其次,提高問題的思維誘發(fā)性,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或其他學科內容相結合,引發(fā)學生認知沖突,使學生對新知識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建構化學知識的積極主動性。以《氯堿工業(yè)》模塊內容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課本電解飽和食鹽水的實驗為基礎,對實驗進行改裝,布置項目化學習任務:自制廚房消毒用品84 消毒液。學生通過對電解飽和食鹽水裝置的簡單改動,設置電極方向和飽和食鹽水容器的出口,制得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日常用品。這種項目化學習基于化學原理;應用到物理的電學、氣體的密度、氣體流動方向、溶解性;涉及產品在生活中的應用性、安全性,需要學生綜合考慮問題背景,基于已有知識分析和思考問題,通過動手實踐,創(chuàng)造出相應裝置和產品,真正在實踐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STEAM 教育倡導結合各個學科的特點,同時統(tǒng)一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創(chuàng)新實踐,借助此過程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培養(yǎng)。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充分掌握化學知識,同時還要對和STEAM 課程相關的內容予以關注,密切結合化學知識和STEAM 教育方式,將相關STEAM 課程滲透在化學知識中,以便于加深學生對STEAM 課程的理解,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培養(yǎng)。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積極探究STEAM 課程,使學生對STEAM 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動腦能力增強[2]。以“鎂的提取和應用”相關知識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密切結合化學知識和STEAM 教育,借助STEAM 教學理念合理設計化學課程,使學生自主探究實踐加強,從而促進教學質量有效提高。
借助產品化成果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是STEAM 教育的一大特色之一[3]。當然,這種教學方式也是和多門學科相結合進行學習與評價。
比如,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編寫化學文章、制作一些小發(fā)明等活動。學生可以借助之前學習過的化學知識創(chuàng)造家中的廢舊物品,或借助地溝油自主制作肥皂。在這一過程中,既可以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同時還能加大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力度,從而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增強。在展開實踐中,化學教師應適機鼓勵學生,以此促進學生自信心增強,讓學生能夠大膽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當學生制作好作品后,教師應給予合理評價,但在評價中還需要把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以及個性納入考慮范圍。當然,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作品時,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同時支持學生借助多媒體設備呈現作品。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相互評論和自主評價,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勇于反思意識和批判質疑意識。
從諸多的教學實踐中可知,在高中化學課程教學中,立足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利用數學、物理、工程技術、人文藝術等學科知識的STEAM 教學模式優(yōu)勢顯著,其對學生化學學科教學素養(yǎng)的提高極為有利。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對課程資源整合進行優(yōu)化,按照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fā)展指向,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實現課堂教學效率最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