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火光
摘 要:作為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是現(xiàn)階段提高學生閱讀意識及閱讀能力的重要戰(zhàn)略基礎。但由于受某些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目前閱讀教學工作的形式化在不斷削減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激發(fā)也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為此本文主要剖析“體驗式教學”在閱讀課程中的踐行意義,并對具體的踐行策略展開了深入探討,以此來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體驗式閱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踐行策略
引言
伴隨新課程教學體系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近年來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關注,為全面提高閱讀教學質量,經過教研工作者不斷地探索實踐,“體驗式閱讀”教學模式得到了有效推廣。據調查將“體驗式閱讀”教學模式踐行于閱讀課堂,是目前教育工作者在課程教學改革下做出的重要戰(zhàn)略調整。相比其它教育教學模式,“體驗式閱讀”模式的實施具有如下意義——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閱讀課程教學質量和效率、洗滌了學生心靈、升華了學生情感、強化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閱讀意識、拓展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及促進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一、創(chuàng)設合理化教學情境來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他們處于閱讀面和閱歷都相對較低的層次,難以理解文章中更深層次的內容,長此以往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技巧培養(yǎng)也受到了一定影響。在小學閱讀課程教學中應用“體驗式閱讀”模式時,為確保應用效益的最大化發(fā)揮,依據教材文本內容創(chuàng)設合理化的教學情境,對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調動和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具有重要意義。就目前來看,在進行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教育工作者不僅需考慮課程教學內容,還要將學生個體化差異考慮在內,根據學生已經建立的認知基礎,通過創(chuàng)建某種形象和事物來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將學生置身于閱讀材料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中,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文章深層次理解的同時,為后期自主閱讀意識的培養(yǎng)和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如在進行《小蝌蚪找媽媽》課程教學過程中,為改善傳統(tǒng)教育現(xiàn)狀,教育工作者可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和工具,再將文本內容以動畫、視頻形式播放的同時,伴以音樂渲染來促使學生與作者情感進行有效互動,以此增強學生獨特體驗和感悟,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
二、通過角色扮演來挖掘課文內涵,提高學生感悟
在“體驗式閱讀”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人物體驗”作為一種常用的手段,在提高學生感悟、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性作用。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對外界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為改善當前閱讀教育教學現(xiàn)狀,教育工作者可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通過讓學生角色扮演來更好地理解文章人物的個性特點、內心活動以及情感變化,從而對文章內涵進行深度挖掘,以此在全面改善當前教育教學現(xiàn)狀的同時,促進學生身心的進一步發(fā)展。從某方面來講,人物體驗的方式有兩種,即角色朗讀和角色扮演,在閱讀教學中合理化應用“人物體驗”,在一定程度上不僅能打破原本枯燥的教學氛圍,此外在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方面也發(fā)揮了重要性作用,是現(xiàn)階段教育工作者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重要渠道。此外學生在角色扮演中,可深刻感受到不同人物的情感變化,對于提高字舍語言學習體驗是十分有利的。在《曹沖稱象》課程講解過程中,為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記憶力和理解度,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教育工作者可根據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合理化安排學習小組,然后通過讓學生進行角色朗讀,在品味文章語言、把握文章脈絡的基礎上去感受不同人物的內心變化。之后在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通過體驗來對文本內涵進行深入挖掘,從而加深對文章內容理解度的基礎上,達到預期的教育教學目的。
三、讀寫體驗來帶領學生深入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
由于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為從根本上改善傳統(tǒng)應試教育教學現(xiàn)狀,確保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在“體驗式閱讀”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還要善于采取“讀寫體驗”,通過帶領學生進行深入思考,以此在不斷提高他們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同時,強化他們的寫作能力。新課程教學體系改革下,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育工作者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傳統(tǒng)應試化教學模式的使用,不僅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還極易導致他們抗拒心理的產生,為此教師在踐行“體驗式閱讀”這種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時,除了要做好日常的教學工作外,教師還需要提高對學生閱讀情感體驗培養(yǎng)的重視度,通過加強學生和作者之間的情感互動交流,幫助他們理解文章中所傳達出的作者對于生活,對于真、善、美的理解。從某方面來講,在閱讀教學活動開始時,教育工作者需摒棄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理念,將閱讀和寫作融入整個語文教學活動中,通過采用“以讀促寫”“讀寫并進”的方式,在強化學生記憶力的同時,也顯著地提高了學生文化素養(yǎng),最終在不斷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同時,達到預期的教育教學目的。例如在《大禹治水》課程教學時,為加深學生對文章的記憶力和理解力,教育工作者可要求學生仿寫文章中的句子,以此在仿寫的過程中準確抓住作者的寫作情感,并為后期文學創(chuàng)作積累素材的同時,也顯著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
四、結語
概而言之,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對外界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采取“體驗式”的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從某方面來講可在確保學生主體作用充分發(fā)揮的基礎上,滿足現(xiàn)代化素質教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最終在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上,為學生的全面化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景英琪,徐濤濤,陳金國.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模式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12(12):122-123.
[2]石紅梅,張建東,徐海華.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淺談[J].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2018,11(16):243-244.
[3]曹朝輝,劉元霞,陳金國.讓“體驗式閱讀”開創(chuàng)語文教學的新局面[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8,12(06):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