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熳
(江蘇省洪澤中學,江蘇 洪澤 223100)
人們對生活酸甜苦辣的領悟,都會用音樂表現(xiàn)出來,也會在音樂的學習和聆聽中放松自己,或是砥礪斗志等。在強調素質培養(yǎng)和以生為本的高中音樂教育教學中,我們既要和學生一起學習規(guī)定的教材中的內容,較好地掌握音樂知識,具備一定的音樂實踐和展示的能力;還要形成一定的審美意識,能夠感受不同音樂的風格,能夠在不同類型的音樂欣賞中獲得或是催人奮進、激情澎湃,或是心曠神怡、寧靜坦然的情感體驗。音樂教育的重點是促進學生音樂藝術素養(yǎng)的提升,其中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也就是善于發(fā)現(xiàn)音樂的魅力,能夠體會欣賞音樂,感受和表達音樂的藝術美。
當下,我們的音樂、體育、美術等藝體學科的境況有所改觀。如體育學科,在一些地方的中考成績中算分,高考也是一項重要的參考指標。但是我們的音樂學科相比就有些差距,我們高中,音樂一般就是高一,或者高一、高二開設。學生學習的情況也是學校在期末搞個考查,不與高考接軌。如此,一些學校的音樂課程往往被文化課擠占,而且平時課時多是兩周一節(jié)課,少得可憐。學校不重視,學生不重視,我們一些音樂老師也不重視。如此,我們高中的音樂教學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比較艱難的;但是,不能因為外界的原因,使我們的課程教學成為一種形式。在受到限制的情形下,我們音樂課堂教學要注重效率,突出對學生音樂知識、能力和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教育。其中,對學生有終身教義和影響的莫過于審美能力和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但是,就目前的高中音樂教學而言,我們的審美教學還是存在著一定問題的。
在開足開齊教育部門規(guī)定課程的要求下,我們就要上好音樂課,爭取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于是,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可能會對教材進行精簡,或是對一些教學內容做淺層次的涉及,而不是展示的教學活動。當然,我們在教學中,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合作學習,自主提升的活動教學開展的相應較少,還是老師講授音樂知識、理論和技能的多,學生實踐少。如此,我們學生喜歡什么樣的音樂知識,已經(jīng)掌握了怎樣的音樂技能,他們需要在什么方面獲得提升等,較多的情況下,我們是無法顧及的。當然,有些老師也注意到學生音樂興趣的激發(fā),在課堂教學中,將一些比較新穎的、學生比較喜歡的歌曲在課堂上播放。但是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音樂的方式卻沒有推行,于是,音樂教學的審美教學沒有落到實處,多是淺嘗輒止、點到即止。
我們高中音樂教學也是要執(zhí)行《音樂課程標準》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我們的課堂教學要以音樂審美教育為核心內容。也就是說,我們高中音樂教學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托,師生在音樂課堂通過學習來發(fā)現(xiàn)音樂的美,不斷地在學習欣賞中感受美、體驗美、享受美,進而生出創(chuàng)造美、表現(xiàn)美的情感和動力。如此,我們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應該依據(jù)新課程教學理念,結合教材,實施音樂知識、音樂技能的教學。但是,不少老師沒有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教學中多是生搬硬套,采用灌輸?shù)慕虒W形式。如此,教學中沒有突出音樂課程中的審美元素,沒有有效注重學生對音樂的認知與感受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結果是學生沒有發(fā)現(xiàn)音樂的美,更沒有獲得主動發(fā)掘音樂蘊藏的文化知識的意識和能力。
再有就是音樂課堂的有效互動較少,很少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不同音樂風格及其給不同學生自我?guī)淼莫毺馗惺?。于是,也就沒有使學生在音樂領域通過主動探究、合作交流來升華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
音樂是一種有聲的藝術,是無處不在、與生活緊密關聯(lián)的。在經(jīng)濟發(fā)展、生存壓力增大的當下,一個人的個人素質和素養(yǎng)是其在未來社會生存的重要因素。對此,不少家長都認識到這一方面,如在孩子早期,重視胎教音樂、兒歌等的教育。不同年齡、不同成長環(huán)境中的人有著不同的音樂愛好,也有著不同的音樂審美觀。對高中生來說,教師的音樂課堂教學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心理,從學生的視角切入,嘗試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與策略。在注重知識、技能教學的同時,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強化學生音樂審美教育的需求。
高中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前提是多接觸、接受、感知音樂中的審美色彩。因此,我們老師要認識到音樂教學的重點是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就要研究教材,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力求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多認知、感受音樂中的審美元素,在不斷的接觸、感知和體驗中獲得審美意識和能力的提升。如在《通俗歌曲欣賞》這一欣賞課的教學中,我們精選和組織教學內容,以周杰倫的《星晴》和《龍拳》學習為主,注重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綜合能力為出發(fā)點,通過學生能夠感興趣內容的組織,突出音樂審美為核心的教學重點,并組織構建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學習模式,在讓學生真正走進音樂、感悟音樂、理解音樂的活動中學會欣賞,獲得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如此,在教學中,我們先和學生一起認識周杰倫這個人及其成長經(jīng)歷。如此,學生在其成長的經(jīng)歷和體驗中獲得音樂人成長的毅力和可貴的敬業(yè)精神,使審美有落腳點,有情感方面的積淀。然后,就《星晴》是這首歌曲進行學習,先傾聽,整體感知其風格特點,引導學生交流,得出其抒情、優(yōu)雅的大調式特點,在聆聽中獲得其明朗中帶有淡淡的感傷的特質。然后再進行體會,在音樂中獲得自由、無憂無慮、天真無邪等音樂的美感。當然,在具體教學中,我們還可以補充《星晴》的曲調風格的特點及其由來,明白其音樂節(jié)奏簡化、重藍調和即興重復的節(jié)奏,從而獲得這樣風格的藝術魅力。當然,《龍拳》與《星晴》演唱風格是有差異的,可以在學習欣賞之后進行比較,指導學生欣賞歌曲、分析歌曲的情緒、節(jié)奏、旋律等方法,在不同的風格中感受音樂之美,從而在知識上豐厚起來,在欣賞水平上提升起來,學生也能在美的感受中進行體驗。
美術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重視讓學生主動地去感受音樂,在體驗中獲得美的感受和理解。如在聆聽《草原放牧》《第六(悲愴)交響曲》第四樂章等內容的學習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感悟音樂的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激發(fā)學生對音樂鑒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逐步引導他們形成健康向上的音樂審美觀。在這樣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先和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們說說自己的喜好,談談自己聆聽音樂的方法和收獲。之后,在回顧音樂要素等音樂知識的基礎上欣賞《草原放牧》,交流聆聽的感受,如節(jié)奏、力度、速度等方面的發(fā)展變化,音樂情緒和展現(xiàn)的音樂情景等。我們在音樂課堂多重視音樂美的感受,多讓學生進行交流,還要多對他們審美認知進行指導。如此,學生們在認識音樂、感受音樂、聆聽音樂中,就會不自覺地產(chǎn)生審美意識,并運用審美認識進行或淺或深的審美體驗,獲得審美方面的提升。
音樂課堂要學生提升審美能力就要先激發(fā)他們參與的興趣。當下,我們很多學校的音樂課堂都有專門的音樂教室,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音樂教室的先進和齊備的教學設備,積極營造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音樂興趣的氛圍。如在古典音樂的鑒賞教學方面,我們可以選用電影片段,在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感受與之相匹配的音樂魅力,可以選取并播放一些電影中的代宮廷音樂演奏的視頻,用古典音樂及魅力吸引學生。當然,還可以將選取抖音之類上同一首歌的演唱或改唱,讓學生在欣賞中獲得藝術感受。
我們在注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中,要使用教材,也要創(chuàng)新地融入能夠激發(fā)學生體驗和欣賞的新穎的學習資料和素材,更要讓學生活動起來,如在《茉莉花》這個歌曲的學習中,我們的音樂欣賞活動可以進行創(chuàng)新推進,如先讓學生聽歌曲、看歌詞,初步感知歌曲,然后觀看宋祖英這首歌曲的演唱視頻并進行交流。待交流談論之后,我們再去聆聽和觀看查德·布萊德曼的《茉莉花》鋼琴彈奏曲。如此,不斷采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對同一音樂素材的不同展示方式進行學習、感知與欣賞,使學生既能感受不同音樂方式表現(xiàn)之美,也會對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魅力有較深刻的體驗和感知,從而形成感受音樂之類的體驗和學習的方式與能力。
當然,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注意積極性的評價運行。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師的指導,更需要教師的肯定和鼓勵。學生只有不斷被賞識,才能愿意參與到審美學習和體驗的活動中來,通過老師的積極評價也能讓學生敢于表達,積極思考。另外,學生的音樂審美還要在生活大課堂進行學習實踐,通過課內外結合的方式,讓學生不斷體驗、感悟音樂之美,形成積極、多元的音樂審美學習和實踐的運行。
總之,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我們應充分認識到音樂審美學習的意義,積極引導和推動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審美體驗開展。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豐富教學手段,改進教學策略,讓學生在音樂審美的世界中去接觸、感知、體驗和實踐,學生的音樂審美素養(yǎng)就會有所提升,為高品質素養(yǎng)的形成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