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
有人問我說:“馮叔,我在創(chuàng)業(yè),做一點小生意。發(fā)現(xiàn)越是大的經濟環(huán)境不好,碰到的問題、困難就越多,好像在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能遇到糟心事和各種刁難。但與此同時,如果我們團隊把對自己的要求放低一點,賺錢的機會也會多不少。這很矛盾。想聽聽您的看法?!?p>
我想起一件小事。好多年前,我和幾個朋友開車去西部。走到半道,在一處戈壁灘被迫停了下來。為啥停下來?路兩邊是戈壁,大石頭,路中間有一個大坑。
下了車,我們發(fā)現(xiàn)不遠處有幾個老百姓在陰涼地抽煙,地上還放著一些鐵鍬、鏟子。我們要想繼續(xù)往前走,就得把路上的坑填起來。我們走過去,問他們,能不能借鏟子用用,或者能不能幫忙把坑填起來。
對方說:“可以,但是,先給錢?!?/p>
給了錢,對方幾個人開始填坑。之后,我們得以繼續(xù)往前走。
后來才知道,這群人每天都在路上挖坑。開車路過的人想過去,就得給他們掏錢。收了錢,他們才把坑填上。過去之后,他們又把坑挖出來,等待下一撥兒路過的。他們就靠挖坑掙錢。
這就是他們的人生,靠給人挖坑過一輩子。但是,和填坑遠行的人相比,挖坑的人永遠停在那兒,靠挖坑掙點小錢,再不前進?;ㄥX填坑的人呢?可以朝著自己的目標前行,不僅會順利到達目的地,還可以看到一路的風景。
其實,人生每天都會碰到這樣的事。創(chuàng)業(yè)之前,我曾經在公家單位上班。突然一下失業(yè)了。結果我沒活干,沒工資拿了。
用現(xiàn)在的話說,這是一件很喪的事??墒牵矣钟X得,自己多了一次選擇。可以去當老師,做研究,也可以去做生意。選擇做生意之后,起初不是特別適應,也沒想到要長期做。做生意的過程中,才發(fā)現(xiàn)有很多事值得鉆研,而且能從中體會到生命的樂趣。
做生意之后,我發(fā)現(xiàn)做生意這件事挺能改變人生的。當時我還在一家公司打工。打工的時候覺得老板安排的事還不夠,自己還想多做點事。我和王功權就琢磨辦一家“萬通代理事務所”,給人跑腿,幫人打雜、辦事,我們甚至想好了具體業(yè)務,比如幫人講課,幫人出書,幫人印學習材料,等等。簡單說,就像是電影《頑主》里的“三 t 公司”。
當時我們很積極,還跑到門頭溝做調研。由于把這事當成了未來的新選擇,就開始主動去做這件事。做著做著入了行,我們就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公司,開始做房地產。后來我們創(chuàng)辦的公司叫“萬通”,名字就是從這來的。
做房地產的過程,就像每天都在高考一樣,總有一些題目讓你解。沒錢,要解題;借到錢,有錢了,做了項目要把它賣出去,又是解題;賣出去以后,錢能不能收回來,還是解題……就這樣,每天都有一堆困難,面前不斷有坑等著我們去填。
久而久之,我們發(fā)現(xiàn),困難恰好讓自己成長。能越過所有的坑,自己就變成了所謂的人才,大家就說:“你還挺能干,什么坑都能過去。”其實這些坑不是我們挖的,也不是我們想過的,但是不得不面對的時候,與其讓坑把自己埋了,不如想辦法跨過去。
有時候,我遇到一些難題,我會想起路遇挖坑人的往事。顯然,自己遇到的事,是有人挖坑。挖這個坑的人,我可能知道是誰,也可能不知道是誰,但他就像戈壁灘上看著鏟子壞笑的人一樣,在等著我給他錢去填坑,或者我自己填。那么,我能做的,就是花錢讓他填,或者我自己去填。
所以說,困難也好,選擇性的難題也好,這些事永遠擺在那兒,不去解決,它就永遠在。想辦法解決掉,越過去,你就能繼續(xù)前進。如果你特別沮喪,躲避,或者罵那些挖坑的人,這個坑就永遠橫亙在你面前,什么問題也沒解決。
當然,你更不能選擇去做那個挖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