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西奇
《西狹頌》,全稱《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翕西狹頌》,東漢建寧四年(公元171年)鐫刻于甘肅省隴南市成縣西13公里處的天井山麓崖壁上。碑額篆書“惠安西表”,故此碑正名應(yīng)為《惠安西表》。該碑下有一潭,水呈黃色,傳說有黃龍從潭中飛出,所以,此碑又俗稱《黃龍碑》,與《石門頌》《閣頌》合稱“漢三頌”。
《西狹頌》刻石高2.2米,寬3.4米,由額、圖、頌、題四部分組成。額,碑額,篆書“惠安西表”四字,豎刻,位于“頌”正中之頂部;圖,圖像,位于碑文的右側(cè),刻黃龍、白鹿、嘉禾、木連理和承露人,稱作“五瑞圖”,象征李翕主政期間政通人和,五谷豐登,民樂其居,是對碑文的形象補充;頌,正文,位于“五瑞圖”之左,共隸書20行,每行20字,記述武都太守李翕生平,歌頌其率眾修復(fù)西狹棧道,為民造福的政績;題,題名,位于“頌”之左,題記立碑人姓名。
《西狹頌》是古代摩崖刻石的精品,集文學、書法、繪畫、漢儒思想及地方官制于一身,除了書法藝術(shù)價值,還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段鳘M頌》是漢碑隸書中的瑰寶,用筆灑脫,刀法有力,富有篆意,線條雄渾樸茂,筆畫渾厚圓勁,意趣盎然,雄強而不僵化。結(jié)體方闊,體勢開張,平中寓險,氣度非凡,格調(diào)方勁高古。書寫者仇靖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官府小吏,卻有如此蓋世之筆,令人敬嘆。
《西狹頌》的書法藝術(shù)受到許多名人的推許。徐樹鈞《寶鴨齋題跋》道:“疏散俊逸,如風吹仙袂,飄飄云中,非復(fù)可以尋常蹊徑探者,在漢隸中別饒意趣?!笨涤袨椤稄V藝舟雙楫》中說:“疏宕則有《西狹頌》?!睏钍鼐础镀奖洝吩疲骸胺秸蹅?,首尾無一缺失,尤可寶重?!绷簡⒊侗稀吩唬骸靶圻~而靜穆,漢隸正則也?!?/p>
說明:□,表示殘缺字;(),表示殘缺字據(jù)文意補之;〔 〕,表示異體字以現(xiàn)代規(guī)范寫法改之。
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君諱翕〔1〕,字伯都。天姿明敏,敦《詩》悅《禮》〔2〕,膺祿美厚〔3〕,繼世郎吏。幼而宿衛(wèi),弱冠典城〔4〕,有阿鄭之化〔5〕,是以三剖符守〔6〕,致黃龍、嘉禾、木連、甘露之瑞〔7〕。動順經(jīng)古〔8〕,先之以博愛,陳之以德義,示之以好惡,不肅而成,不嚴而治〔9〕。朝中惟靜,威儀抑抑〔10〕。督郵部職〔11〕,不出府門,政約令行,強不暴寡,知不詐愚。屬縣〔趨〕教,無對會之事〔12〕。徼外來庭,面縛二千余人〔13〕。年谷屢登,倉庾惟億〔14〕,百姓有蓄,粟麥五錢〔15〕。
郡西狹中道,危難阻峻〔16〕,緣崖俾閣〔17〕,兩山壁立,隆崇造云,下有不測之溪,〔厄〕笮促迫〔18〕。財容車騎〔19〕。進不能濟,息不得駐,數(shù)有顛覆〔隕〕隧之害〔20〕。過者創(chuàng)楚〔21〕,惴惴其栗〔22〕。
君踐其險,若涉淵冰〔23〕。嘆曰:“《詩》所謂‘如集于木’‘如臨于谷’〔24〕,斯其殆哉〔25〕!困其事則為設(shè)備〔26〕,今不圖之〔27〕,為患無已〔28〕”。〔敕〕衡官有秩李瑾,掾仇審〔29〕,因常繇道徒〔30〕,□燒破析〔31〕,刻〔陷〕嵬〔32〕,減高就埤〔33〕,平夷正曲〔34〕,柙致土石〔35〕,堅固廣大,可以夜涉〔36〕。四方無雍〔37〕,行人〔歡〕〔踴〕〔38〕,民歌德惠,穆如清風,乃刊斯石〔39〕。
曰〔40〕 :赫赫明后〔41〕,柔嘉惟則〔42〕,克長克君〔43〕,牧守三國〔44〕。三國清平,詠歌懿德〔45〕。瑞降〔豐〕稔〔46〕,民以貨〔殖〕〔47〕。威恩并隆,遠人賓服〔48〕。□山浚瀆〔49〕,路以安直。繼禹之跡〔50〕,亦世賴?!?1〕。
建寧四年六月十三日壬寅造〔52〕。
(以下為題名)
時府丞右扶風陳倉呂國〔53〕,字文寶。門下掾下辨李虔〔54〕,字子行。故從事議曹掾下辨李旻〔55〕,字仲齊。故從事主簿下辨李遂〔56〕,字子華。故從事主簿上祿石祥〔57〕,字元祺。五官掾上祿張亢〔58〕,字惠叔。故從事功曹下辨姜納〔59〕,字元嗣。故從事尉曹史武都王尼,字孔光。衡官有秩下辨李瑾,字瑋甫。從史位下辨仇靖〔60〕,字漢德,書文。下辨道長廣漢汁邡任詩〔61〕,字幼起。下辨丞安定朝那皇甫彥〔62〕,字子才。
〔1〕漢武都……字伯都:東漢武都郡太守李翕系漢陽郡阿陽縣人,字伯都。武都:郡名,在今甘肅成縣西,屬涼州刺史部。漢陽:郡名,屬涼州刺史部,唐武德五年改為成州。阿陽:漢陽郡的阿陽縣。
〔2〕敦《詩》悅《禮》:篤好《詩》《禮》?!岸貝偂币沧鳌岸亻啞?,尊崇愛好的意思。敦:重?!逗鬂h書·鄭興傳》有“敦悅《詩》《禮》”語。此與史岑《出師頌》中的“明《詩》閱《禮》”可互解。
〔3〕膺祿:受祿。膺:承受。
〔4〕幼而宿衛(wèi),弱冠典城:年輕時在宮中值宿,擔任警衛(wèi);成年之后主管訴訟案件。弱冠:古時男子二十成人,初加冠,尚未壯,故稱弱。典城:典成,漢官名,主掌訴訟案件。
〔5〕有阿鄭之化:有子奇治理東阿縣,子產(chǎn)治理鄭國一樣的政績。子奇,春秋時齊國人,年十八,齊君使其治東阿縣,以庫藏兵器鑄為農(nóng)具,開倉廩賑濟災(zāi)民,邑內(nèi)大治。子產(chǎn),春秋時鄭國人,執(zhí)政期間實行改革,政績突出。
〔6〕三剖符守:三次拜為太守。符:下達命令、調(diào)兵遣將的符信,一剖為二而用之。
〔7〕“致黃龍”句:此摩崖后有畫像,稱作《李翕五瑞碑》。上方左一龍,隸書題字“黃龍”;右一鹿,題字“白鹿”。下方左二樹交枝盤結(jié),題字“木連理”;中一禾九莖,題字“嘉禾”;右一樹,樹下一人手執(zhí)物上承之,樹旁題字“甘露降”,人旁題字“承露人”。
〔8〕動順:舉動順應(yīng)。經(jīng)古:效法先王。
〔9〕不肅而成,不嚴而治:《孝經(jīng)》:“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道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币馑际牵阂圆鄣铝x教民,不用殘酷的政令,境內(nèi)大治。
〔10〕朝中惟靜,威儀抑抑:官衙肅靜,行為舉止謙謹持重。朝中:官府,漢唐時代,郡制為郡朝,府治為府朝。威儀:莊嚴的容貌舉止。抑抑:謹慎的樣子。
〔11〕督郵:郡守佐吏,掌管督察糾舉所領(lǐng)縣違法之事。每郡分二部至五部,每部置督郵一人。
〔12〕屬縣〔趨〕教,無對會之事:郡屬各縣推行教化,為此無審訊案件。
〔13〕徼外來庭,面縛二千余人:綁縛塞外降羌二千余人來府庭?!逗鬂h書·皇甫規(guī)傳》有“李翕多殺降羌”語可相參照。徼(jiào)外:境外,塞外。面縛:將雙手捆綁于身后,而面向前。
〔14〕倉庾惟億:積糧滿倉。《詩·小雅·楚茨》:“我倉既盈,我庾惟億?!眰}庾(yù):谷倉。惟:助詞。億:萬萬為億,極言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