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市第一實驗小學 閔少華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畢生追求的教育真諦;“熱愛每一個學生”,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為了孩子,甘為駱駝。于人有益,牛馬也做”,是陶行知先生的辦學心愿。校園文化作為一種潛在的隱性課程,在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是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資源。
陶先生說,“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我們要教整個環(huán)境表示藝術的精神,使形式與內容一致”。注重校園文化建設,讓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接受教育,是學校的大事。
我校一直打造的“致用文化”,有致用書吧、致用書院、致用大道、致用長廊……校園處處是教育,學生時時受熏染。如我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以校園綠化、美化為基礎,創(chuàng)造外在的和諧美視覺效果,同時注重與人文思想有機結合。在校園綠化和景觀規(guī)劃中,我校充分重視校園三個領域的建設,即個人領域、小集體領域和公共領域的建設。在這三個領域的建設中充分給師生的心靈留下一個空間。如在“個人領域”,亭中的坐凳、小河邊的石子路、農場角落、致用廣場、氣象站……張弛有序的校園環(huán)境,可使人產生心理上的歸屬感,師生都愿意在那里駐足欣賞。這樣的校園環(huán)境建設體現了陶行知“以人為本”“愛滿天下”的教育思想,也體現了我?!皞湮镏掠茫岳煜隆钡慕虒W理念,它不僅為師生提供安靜、優(yōu)美、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而且是師生心靈的驛站。這樣的校園文化體現的就是一種愛,是對師生心靈的呵護。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瑰寶,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作為一名中國人,寫好漢字是學習掌握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文化最基本的途徑。然而,在科學技術日益發(fā)展的今天,電腦已經被廣泛運用并替代了部分書寫功能,對高科技的過度依賴,使青少年書寫面臨著提筆忘字的現象,甚至給父母寫家信都要用電腦打字。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我們接觸高科技的東西很多,快捷、豐富、充滿娛樂性,但這都是短期效應,只有文化才會影響深遠。
書法的學習不僅有利于學生素質教育的推進,更是文化素養(yǎng)的體現,關系到中華文化的傳承。像我校以前的教學樓、廣告牌、警示語等的書寫有些是電腦字體,根本就無法讓人們體會到書法藝術的美感,這是校園文化的缺失,是作為中國人的遺憾。
陶行知先生說“有感恩之心,方有真善美”。感恩是人類的美德,理應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感恩與愛是聯系在一起的,人們常說要有一顆善心,這顆善心是愛的基本條件,有了愛就懂得了報恩。
感恩教育是以德報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以人性喚起人性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之心,學會感激,勵志奮發(fā)向上,也是校園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
這幾年,我校邀請多位學者、專家、知名人士來校演講,如兒童文學作家涂曉晴帶著一身涼爽的秋風和一顆浪漫的童心走進我校,向所有四年級孩子和部分教師做了一場精彩的主題講座——《閱讀與寫作》。涂老師讓孩子們舉起左臂和右臂,左臂代表閱讀,右臂代表寫作。她說,只有雙臂都高高舉起,才能托舉起今后的人生和未來。孩子們很喜歡這樣的象征意味。講座后,許多孩子舉起雙手,他們向涂老師拋出若干有意思的問題。
主題班會應是校園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主題班會作為班級管理的重要形式,在幫助學生分辨是非善惡美丑,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主觀世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規(guī)范自我行為,激發(fā)學習興趣,陶冶高尚純潔的情操,增強班級凝聚力等方面的作用已為大家公認。班會有利于良好班集體的建設,組織得當的主題班會,能產生凝聚力,促進班級學生團結的作用。
如有一次,我在班上上了一節(jié)“感恩父母 快樂成長”的主題班會。該活動分為五個篇章,分別為:感恩啟程篇、感恩回顧篇、感恩擁抱篇、感恩行動篇、感恩延伸篇。在第一篇章里,我讓學生齊唱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感恩的心》,讓學生入情入境;在第二篇章里,我讓學生進行搶答,如父母最喜歡做的事是什么?最喜歡吃的水果是什么?父母最喜歡吃的一道菜是什么?然后欣賞三句半表演《天下父母心》,從而體現父母的含辛茹苦;在第三篇章里,我讓學生欣賞一段視頻《母親臨終前最后的哺乳》,讓學生體會媽媽的愛無所不在,無處不在,媽媽的愛比山還高,比海還深;在第四篇章里,邀請一位學生給大家作《學會感恩》的主題演講,然后讓學生進行交流,談談他們平時是怎樣愛自己父母的;在第五篇章里,我讓學生在父母的面前許下感恩的宣言,然后讓學生在感恩卡上寫出自己最想對父母說的心里話,向父母道歉或表示感謝,最后請第三小隊的隊員依次將感恩卡貼在親情樹上,欣賞《明天會更好》而結束整個活動。該活動讓學生學會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體諒關心父母,與父母和諧相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以實際行動來回報父母。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在我的教育教學中,我始終以一顆“愛生如子”的心,去愛每一個學生。我深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道理。因此,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又是一名班主任,我只有在學生面前做好榜樣,愛崗敬業(yè),為人師表,樹立良好的“人師”形象,才能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深深地影響學生,使學生能接受教師、信任教師乃至崇敬教師,對教師有一種“敬畏感”,“教育”才能得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