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怡
在老家的大院中,有一支竹竿,竹竿上掛著一面紅旗,它總在風中肆意飄揚,那顏色如同鮮血一般。爺爺總愛在閑暇時,站在紅旗底下靜默仰視許久。有時,爺爺看著看著,便會不經(jīng)意間潸然淚下,奶奶說爺爺是懷念那段硝煙彌漫的歲月以及故去的戰(zhàn)友了。
爺爺十分寶貝那面紅旗,每天清晨五六點便會早起升國旗,用他那部年代悠久的錄音機播放著國歌,在每天下午匕點又會降下國旗,然后小心翼翼地捧著,輕輕撫摸一遍;再走入房中,打開床底下的一個鐵箱子——箱里是一套老舊的軍裝,上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補丁。爺爺將紅旗放人箱中,小心收藏起來。那時的我還小,不懂爺爺為何還留著那套舊衣,也不敢問,只好悴悻地呆在一旁靜看。
每年的10月1日國慶節(jié),是爺爺唯一不升國旗的一天。每到那一天,爺爺會穿上那套軍裝,捧著那面紅旗,再捎上一瓶好酒,轉(zhuǎn)頭便往墳山上趕,然后到了傍晚,喝得醉醺醺的爺爺才緩步歸家,嘴里還不停嘀咕著“戰(zhàn)友啊,戰(zhàn)友,我想你們了,你們在那頭還好吧……”他眼里噙著淚水,兩頰通紅,回到家中便把自己關(guān)在房里大聲痛哭。我實在是好奇爺爺為何如此反常。于是在第二年的10月1日,爺爺上山時,我便跟在了后頭……
我們穿過了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墳墓,很快便來到了一座小墳墓前。“老戰(zhàn)友,我又來看你們了?!睜敔斚囟?,仰頭朝嘴里倒了一口酒,開始說起他們一起當兵時的往事,嘴角難掩笑意。這是我見爺爺笑得最灑脫愜意的一次,他是那樣開心,那樣恣意,如同一位意氣風發(fā)的少年。
記得奶奶說過,爺爺家里窮,所以13歲就被送去當了兵。在當時海南的那支部隊里,爺爺算是最小的,那些年里他大大小小也參加過許多戰(zhàn)役,身上留下了不少傷疤,似是將那段歲月鐫刻下來留給后人觀賞。“嘭——”一聲響,打亂了我的思緒,爺爺已經(jīng)將一瓶酒喝了大半,又將剩余的倒在墳墓上,然后揚手打破酒瓶,啪的一聲跪了下來,“我沒法忘記,當年班長就在離我一尺遠的地方為我擋下了敵人的子彈,我也沒法忘記,隔壁床的老大哥在敵人射出了子彈偷襲時將我推了出去,咱們守護的那面旗被你們的鮮血染紅……如今,變成了一種精神。你們看看,現(xiàn)在,國家復興,百姓安康,你們的心愿終于實現(xiàn)了……”
我一言不發(fā)地下了山。那一刻,我才明白那面紅旗上所銘記下的歷史和無數(shù)希望。
翌日,當爺爺再次升起那面旗幟時,我深深地朝那面紅旗鞠了一躬……
那面紅旗,終是帶著無數(shù)革命烈士的英魂,還了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