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qū)文星小學校 嚴曉芳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低段寫話的目標:“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彼蠼處熞龑W生愿寫話、樂寫話,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身邊人、身邊事,學會聯(lián)系內(nèi)心想法,寫真話,寫真情。下面,基于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結(jié)合我的日常教學實踐,談一談如何培養(yǎng)一年級學生的寫話能力。
一年級學生剛?cè)胄W,年齡小,但有強烈的表達欲望。他們喜歡和同學、老師進行交談。仔細聽孩子們的語言,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們說的句子存在不少問題,如語句不連貫、詞語搭配不準確等,有時還會夾雜著“嗯嗯”“然后”“還有”等不必要的詞。因此,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從豐富學生的詞句積累著手,鼓勵學生理解和感受,并嘗試模仿運用。
例如:在教授統(tǒng)編版一年級課文《荷葉圓圓》時,我讓學生抓住課文中的“圓圓”“綠綠”等疊詞進行感受。我首先請學生讀詞,通過“荷葉可真圓呀!”“你仿佛讓老師看到了那又綠又圓的荷葉!”這一系列評價,讓學生體會這些特殊詞語的魅力。緊接著,我讓學生動腦筋想想“我們還可以說圓圓的什么,綠綠的什么?”學生想到了“圓圓的西瓜”“綠綠的草坪”等,進而進行遷移,引導學生說類似的詞語。學生紛紛說出“紅紅的燈籠”“藍藍的天空”等。最后,我加大難度,讓學生試著仿照文中的句子“荷葉,圓圓的,綠綠的”說一句話。由詞到短語,再到句子,不僅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的魅力,還調(diào)動了學生語言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總量要達到5 萬字。因此,我從孩子們一年級入學伊始就鼓勵他們多閱讀,從最初的繪本《我爸爸》《我媽媽》《猜猜我有多愛你》等,慢慢過渡到《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童話故事。我鼓勵學生大聲讀課外書,鼓勵他們將讀到的好詞好句及時摘抄,我也會每周在黑板角落留下精彩語句供學生積累記憶。
結(jié)合學校推出的書香校園活動,我努力將班級建設(shè)成為書香班級。在班內(nèi),我營造了良好的閱讀氛圍,班級設(shè)“悅讀角”,定期進行好書推薦、好詞佳句分享等。每天中午,我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每天晚上背誦一首古詩、熟記一個成語。同時,鼓勵家長多和孩子親子閱讀,有效進行課外積累。
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領(lǐng)、家長的助力下,能更大效益地從課外閱讀中獲取大量的語言積累的機會,給獨立寫話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仔細觀察、用心體會生活是寫話素材的重要源泉。在語文課上,我強調(diào)生活處處有語文,強調(diào)每一位同學都要學做有心人,關(guān)注身邊細小的事,鼓勵學生在玩中觀察,玩中體會,鼓勵學生及時將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記錄下來。
例如:在教授統(tǒng)編版一年級課文《秋天》時,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到了秋天,在文字中看到了秋色。于是,我給學生布置了一項實踐性的作業(yè):找秋天,觀察大自然中的花草怎樣了,發(fā)現(xiàn)了哪些色彩的變化,人們的穿著又有什么不同……幾天后,我讓學生分享“我眼中的秋天”,孩子們爭先恐后,個個情緒高漲。于是,我趁熱打鐵,鼓勵他們仿照文中的句子把找到的秋天寫下來。此時,他們有強烈的表達愿望,用筆寫話對他們來說不是難事。
這樣,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走進生活學語文,不僅保證了語文的“原汁原味”,而且可以讓學生在樂此不疲中長知識,長能力。
一年級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絕大多數(shù)都喜歡畫畫,喜歡說“畫”。因此,根據(jù)這一特點,我主要是把寫話的教學目標融入到操作性較強的看畫寫“畫”的練習之中,讓學生在邊說邊畫的過程中提高寫話的興趣,拓寬寫話的思維,提升寫話的能力。
如教授統(tǒng)編版一年級課文《青蛙寫詩》時,作者將池塘里小蝌蚪、水泡泡、水珠分別想象成句號、逗號和省略號,富有想象,充滿童趣。學生的寫話,離不開豐富的想象。因此,我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想一想,還有哪些事物能幫助青蛙寫詩。我鼓勵學生先畫、再說、最后寫。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的思維被打開了,想象被激活了,他們迫不及待地畫下各種可以被當成逗號、句號和省略號的事物。等他們畫得差不多了,我引導學生用“( ),當個小句號;一串( ),當省略號;( )帶個小尾巴可以當個小逗號”的句式進行練寫,無形中,他們的表達水平在邊玩邊畫中得到了提高,寫話能力不斷得以提升。
聽講故事,是低年級語文課堂的重要部分。故事的語言簡單易懂,想象豐富,情節(jié)曲折,特別容易吸引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如在講故事《小藍和小黃》時,我采取了“三步走”的方式組織教學。第一步“聽”,教師先提出問題:“故事講了小藍和小黃發(fā)生了什么事”,接著,教師讓學生帶著問題聽故事。第二步“說”,根據(jù)老師剛才提出的問題,先與同伴交流,再指名全班講述故事,師生評價。第三步“寫”,鼓勵學生在本子上把故事寫下來,比一比誰寫得生動、有趣。有聲的語言,較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聽、記、說、寫故事,雖然是在重復故事本身的語言,但是這樣的活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學生語言的積累,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此外,基于孩子愛看動畫的特點,我還會從網(wǎng)上下載一些沒有或很少有對話的動畫片,如《小蝌蚪找媽媽》《鼴鼠的故事》等,鼓勵學生根據(jù)背景音樂和畫面來給動畫中的人物配音。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我指導他們說得有序,說得重點明確,并鼓勵他們說得與眾不同,說得具體生動。說后再寫,或單說不寫,有利于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也為寫話降低了難度,呵護了學生的寫話興趣。
一年級學生,說得好,并不代表可以寫得好。對絕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從會說到會寫又是一個坎。他們識字量少,很多時候只能借助拼音來輔助寫話,但寫久了,會有依賴性。如何讓學生說得精彩的語言,原原本本地寫到本子上呢?我采用了競賽的方式,通過男女生競賽、小組競賽、生生競賽等不同的形式,鼓勵學生說后寫話。圍繞不同的寫話內(nèi)容,競賽內(nèi)容也有所不同:
1.扣字填空
這類寫話比較簡單,對于學生來說不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以激勵學生敢寫樂寫。如在一起欣賞完荷花的圖片后,組織學生進行填空式寫話競賽,比一比誰填得好。有的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填出了一段段美妙的語段,如(清澈的)水面上飄著一片片荷葉,荷葉(大大的)、(圓圓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密密地排列在一起。(粉紅色的)荷花在這些(碧綠的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全開著),有的(半開著),有的(含苞欲放),一陣微風吹過,荷花散發(fā)出一陣陣(誘人的)清香。
2.連詞成篇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出示一些詞語或短語,組織學生競賽,讓學生利用現(xiàn)有的資料連詞成句,繼而連句成篇,比比誰連得快、連得好。堅持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他們的表達能力越來越強,語句寫得越來越生動、形象,有的學生能將平時積累到的好詞佳句用上,文章更加豐富多彩。
常言道,失敗乃成功之母。但對于剛開始學習寫話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我認為,“成功”是成功之母。不斷取得進步,得到家長、老師的表揚,學生寫話的興趣才能被更好地激發(fā),寫話的自信心才能被更好地培養(yǎng)。在他們的寫話中,我不斷用心挖掘閃光點,關(guān)注學生細微的進步,真誠地鼓勵和表揚他們,激發(fā)學生寫話的動力,讓全班同學在輕松、和諧、自由的氣氛中享受寫話的樂趣。
在班里,我和學生約定建立了星級評價制度,下保底,上不封頂。只要學生積極參與寫話,內(nèi)容不管好壞,均可獲得“我真棒”貼紙;寫得越好,得到的越多。教師也會在學生寫話的后面寫上簡單的評語,如“你真是班里的小作家!”“你的進步可真不??!”用這些簡單易懂的評語,以期給學生最直接的激勵,讓他們始終興趣盎然、情緒高漲,永葆寫話熱情。
每次寫話,我會鼓勵學生以四人小組的形式開展說話、寫話的訓練。寫完后,先輕聲讀給自己聽,接著,再讀給組內(nèi)其他三名小朋友聽,請他們提建議。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肯定,能積極認真地參與到讀和聽的過程中,收獲可想而知。每次寫話,我還會挑選一些寫得好的和有進步的同學,給他們提供舞臺,讓他們上臺分享、展示交流。這樣,有利于班內(nèi)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也有利于學生樹立自信,更樂于寫話。
教學實踐證明,我們必須從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通過善于用好教材,關(guān)注課外閱讀,引導觀察生活等方式指導學生不斷積攢寫話能量;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用畫寫結(jié)合、說寫結(jié)合等形式鼓勵學生永葆寫話熱情;通過挖掘閃光點,建立星級制度,提供展示機會等途徑讓學生享受寫話樂趣……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學生在寫話中不斷感受其中的歡樂,讓學生在多彩的寫話實踐中螺旋式地提高寫話能力,最終順利登入語文寫作表達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