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萍,黃迎春,浦嘉麗,姚 玉,許超麗,陳 屹,郁 新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暴發(fā)了新型冠狀病毒型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該病被納入乙類傳染病,按甲類管理[1],全國快速進入防疫狀態(tài)。我院作為無錫市收治該病的定點醫(yī)院,執(zhí)行統(tǒng)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規(guī)范體系、統(tǒng)一標準[2],提高醫(yī)務人員的素質與應急能力來保證救治的效果[3]。疫情初期由于知識量大,儲備時間短,知識更新過快等原因,導致護理人員培訓效果參差不齊,如何及時高效掌握所需的知識,排查疫情隱患,落實患者及家屬的預檢分診、篩查、隔離工作,優(yōu)化流程、快速接診[4],是我院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傳統(tǒng)流程圖雖可以準確描述工作流程,但涵蓋的知識面窄;而思維導圖是能有效幫助提高創(chuàng)新和記憶能力的工具[5-6]。故本研究將思維導圖運用于疫情期間護士優(yōu)化預檢分診的流程中,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自愿參與急診、發(fā)熱門診、感染隔離病區(qū)預檢分診、住院部各病區(qū)門禁排查的護理人員,以2020年1月26日至2月8日42名作為對照組;2020年2月9日至3月7日87名作為觀察組(高危崗位,院部每14 d進行相關崗位人員的更替,即工作14 d隔離14 d)。納入標準:從事臨床工作,年齡<45歲且具有1年及以上??谱o理工作經(jīng)驗,自愿參加本研究者。排除標準:進修護士;能夠預見的因妊娠或人事調動中途退出者;病假≥1周以上者。剔除標準:突發(fā)重大疾病的護理人員。2組護理人員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方法
1.2.1 培訓內容①統(tǒng)一培訓:2組培訓內容統(tǒng)一,均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一版,包括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影像學、中醫(yī)治療、實驗室檢測等知識的了解,以及院內感染預防與控制的工作制度、流程等內容。②差異化培訓:根據(jù)不同崗位的職責與具體分工進行特定的上崗前培訓以保證達到同質化管理,避免培訓不到位導致的疫情擴散。
表1 入組護理人員基線資料比較
1.2.2 培訓方法對照組進行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培訓學習新冠肺炎的各類資料,同時將重要的隔離就診流程、制度、感染預防標準流程等文件進行流程化整理,運用流程圖呈現(xiàn);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整理成思維導圖,以圖文并茂,脈絡清晰的方式歸納了重要知識點并不斷更新;流程圖包括新型冠狀病毒院內感染應急處置流程、門診就診流程、發(fā)熱門診就診流程、急診手術流程等以提高護理人員的記憶效率,2組護理人員參與培訓后采用“317護”APP進行考核,合格后參與到醫(yī)院各個預檢分診篩查崗位。
1.2.3 預檢分診篩查工作2組護理人員利用無錫公安大數(shù)據(jù)提供的“錫康碼”掃描患者及家屬信息,了解入院診療的患者及家屬近期健康狀況及行動軌跡,進行快速初篩;再進行體溫檢測,簡要病史詢問等,過程中結合流程圖思維導圖進行快速精準判斷,優(yōu)化預檢分診流程,為患者及家屬進一步就診提供解說、引導和幫助,同時做好抗疫正能量的宣傳以達到心理建設,避免群眾的過度恐慌。在預檢分診的過程中,向就診人員強調正確佩戴口罩、嚴格手衛(wèi)生的重要性,并發(fā)放相關宣傳單頁,同時將正確佩戴口罩、咳嗽禮儀、七步洗手法、出現(xiàn)呼吸道癥狀的就診流程在醫(yī)院電視屏幕上滾動播出,起科普推廣作用。
1.3 評價指標①培訓考核,統(tǒng)計2組人員考核成績,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考核成績越好。②培訓模式的應用評價,通過自制問卷調查表,對觀察組護理人員學習的主動性、分析歸納能力、知識記憶和運用能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思維方法影響等方面進行調查。問卷在文獻查證的基礎上[7],征求院內4名護理管理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制訂而成,共14個條目,其中13條采用密閉式問題,分為非常贊同、贊同、一般、不贊同、非常不贊同5個等級,最后1條為開放式問題,于培訓考核后此調查表以掃碼形式進行填寫,現(xiàn)場收回,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為100%。③培訓效果滿意度,對2組護理人員培訓后知識記憶和運用能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思維方法影響進行滿意度調查。④患者就診體驗滿意度,患者及家屬自愿進行掃描參與問卷調查,問卷從就診流程清晰度、護士解說清晰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知識(手衛(wèi)生、正確佩戴口罩)了解度、總體滿意度、合理建議和意見五個方面進行展開。
2.1 培訓考核成績比較觀察組護士院內感染防控知識培訓考核平均得分(80±20)分,督查人員現(xiàn)場提問回答正確率90%,高于對照組(70±10)分和現(xiàn)場提問回答正確率6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培訓模式的應用評價87名觀察組護理人員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知識培訓采用思維導圖模式進行持積極肯定態(tài)度,80%以上的組內人員認為思維導圖有助于梳理繁雜的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同時有助于及時得到反饋和幫助;50%以上的組內人員非常贊同思維導圖有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理解記憶且不會增加學習負擔,提高預檢分診的能力和護理措施的落實。見表2。
2.3 培訓效果滿意度比較觀察組人員對知識培訓效果滿意度較對照組高[95.1%(78/87)vs83.3%(35/4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 患者滿意度比較2020年1月26日至2月8日期間自愿參與調查人數(shù)182人次,滿意度89.6%,2020年2月9日至3月7日期間自愿參與調查人數(shù)497人次,滿意度94.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觀察組護理人員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知識培訓模式的應用評價(n=87)
本研究從四個維度證明了思維導圖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輔助護士優(yōu)化預檢篩查流程具有積極作用。思維導圖的培訓方式被廣大護理人員認可,其與流程圖相結合,使得所有就診流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知識都通過清晰的脈絡圖展現(xiàn),護理人員在學習中事半功倍,更快、更好的在掌握后運用于臨床,顯著提高了護理人員預檢分診篩查的能力,并提高在篩查中的滿意度。這與文獻[8-9]的研究結果相一致,驗證了思維導圖在提高評判性思維、解決問題方面的優(yōu)勢。
通過思維導圖,結合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特點和門診部人員分布、工作特點、患者就診流程等[10],強化護理人員對疫情防控知識的認識,把好醫(yī)療工作的第一環(huán),優(yōu)化流程、快速接診。針對不同病情及時分流患者,避免扎堆、交叉感染的發(fā)生。通過思維導圖,巧妙的將防疫知識進行邏輯性、流程化的整合,在預檢分診篩查時遇到具體問題有據(jù)可依,提高護理人員應急處變能力。通過思維導圖,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學特點、診斷標準、分型、治療等進行整合歸納,幫助護理人員在預檢分診篩查過程中達到精準防疫。通過思維導圖培訓后,護理人員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了清楚的認識,能夠有效進行個人防護,保障身心健康,針對臨床一線護理人員,醫(yī)院通過定期輪班值緩解人員壓力,同時對目標人群提供心理咨詢師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
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需要不斷接受新知識,而往往新理念和信息會一涌而至,如何在短時間內達到高效掌握,減少一線護理人員的負擔,同時又保障診療的安全,患者的安全,就需要有好的思維方式和分析歸納能力來幫助其理解性記憶。思維導圖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又一次被良好的運用,但思維導圖在設計與應用過程中,所有的知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更新,以達到實時有效性,避免遺漏或信息陳舊的問題出現(xiàn)。同時思維導圖的各層級之間要有清晰的主題詞及知識要點,避免語言繁瑣導致增加護理人員負擔的情況出現(xiàn)。此次由于時間緊迫,本研究并未進行流程圖及思維導圖繪制方式的培訓,而是直接進行了模板傳授,取得好的效果后已在全院范圍內推廣,使每位工作人員都能依據(jù)專業(yè)知識的普及來篩查患者,減少病毒的擴散,最終達到工作人員“零感染”、醫(yī)院內部“零傳播”、救治患者“零死亡”,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