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廣州古代海外貿(mào)易歷史研究40年回顧(1979-2019)

    2020-12-02 08:01:18曾玲玲
    海交史研究 2020年1期
    關鍵詞:廣州貿(mào)易研究

    曾玲玲

    廣州位于祖國南端,瀕臨南海,背靠廣闊的腹地,自秦漢以來就是中國連接海外世界的重要樞紐,海外貿(mào)易的歷史延續(xù)至今兩千多年沒有中斷。尤其在清中葉海禁時期,廣州口岸以對歐美航海國家“一口通商”的獨特地位總攬中國對外海上貿(mào)易85年,是名副其實的“兩千年永不關閉的門戶”。

    早在20世紀初,便有學者開始關注并研究古代廣州海外貿(mào)易歷史,梁嘉彬先生1937年出版巨著《廣東十三行考》,成為這一領域研究的奠基之作。40年來,考古材料、傳世文物愈加豐富,中外學術交流和跨學科合作日益頻繁,文獻共享率不斷提高,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均推動了該領域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總結(jié)、回顧近40年廣州古代海外貿(mào)易歷史研究的發(fā)展脈絡、特點、關注點、主要成果及趨勢,有助于了解學術傳統(tǒng)及研究材料,梳理研究思路及存在問題。因時間跨度長,涉及面廣,相關成果汗牛充棟,本人學識所限,或未能抓住重點、要點,亦難免掛一漏萬,不當之處還請方家指正。

    一、1979—1999年:萬象更新

    1978年12月18-22日,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決定中國開始實施對內(nèi)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廣州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學術研究率先打開新局面,在繼承前輩學術傳統(tǒng)的同時,逐漸開辟專題研究新園地。

    (一)唐宋市舶貿(mào)易制度研究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海上貿(mào)易歷史長河中,廣州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發(fā)揮了不可取代的重要樞紐作用,并且成為中古時期市舶貿(mào)易制度的起源地:如唐朝政府最早在廣州設立市舶使,并為在貿(mào)易季節(jié)暫居廣州的阿拉伯商人劃出專門的居住區(qū)域——蕃坊;宋朝政府最早在廣州成立市舶司,廣州的市舶宴為泉州等地市舶機構沿用。198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吳泰率先在《海交史研究》發(fā)表《試論漢唐時期海外貿(mào)易的幾個問題》一文(1)吳泰 :《試論漢唐時期海外貿(mào)易的幾個問題》,載《海交史研究》1981年第3期。,對漢唐時期廣州的海外貿(mào)易歷史如此論述:“番禺(廣州)從西漢前期起,就成了從事珠璣、犀等海外寶貨貿(mào)易的都會,中外商人匯聚。東漢時備受王朝統(tǒng)治者和上層階層注目,至南北朝時期未受國內(nèi)政治局勢動蕩而中斷,不斷持續(xù)發(fā)展,唐代達到頂峰,外國商船和商旅聚集,舶來品令人驚嘆?!贝撕?,林萌(2)林萌 :《關于唐、五代市舶機構問題的探討》,載《海交史研究》1982年第4期。、王冠倬(3)王冠倬 :《唐代市舶司建地初探》,載《海交史研究》1982年第4期。、陸韌(4)陸韌 :《論市舶司性質(zhì)和歷史作用的變化》,載《海交史研究》1988年第1期。、寧志新(5)寧志新 :《唐代市舶使設置地區(qū)考辨》,載《海交史研究》1996年第2期。另有《試論唐代市舶使的職能及其任職特點》,載《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1996年第1期 ;《唐代市舶制度若干問題研究》,載《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1996年第1期。、李慶新(6)李慶新 :《唐代市舶使若干問題的再思考》,載《海交史研究》1998年第2期。另有《論唐代廣州的對外貿(mào)易》,載《中國史研究》1992年第4期。等學者陸續(xù)在《海交史研究》發(fā)表相關文章,涉及唐宋時期市舶使的設立與市舶司等市舶機構設置及其歷史作用的變化,并論及唐宋時期廣州與南海國家、阿拉伯航海國家的交往歷史。呂思勉(7)呂思勉 :《呂思勉讀史札記》丁帙,《唐代市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991-1008頁。、鄧端本(8)鄧端本 :《宋代廣州市舶司》,載《嶺南文史》1986年第1期。另有《唐代廣州市舶管理的幾個問題》,載《嶺南文史》1987年第1期。、王杰(9)王杰 :《唐嶺南市舶使人選補正》,載《中國史研究》1993年第4期。等歷史學家也就市舶貿(mào)易歷史、市舶司及其管理、市舶使人選等問題發(fā)表專文。香港城市大學鄭培凱教授主編的《陶瓷下西洋研究索引: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陶瓷與中外貿(mào)易》整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至2004年學者們發(fā)表的有關廣州城市遺址、文物遺跡、市舶制度等專題文章85篇,大多是從海外貿(mào)易的角度論述廣州蕃坊、阿拉伯商人及外來事物,2000年以前對廣州港的研究多集中在唐宋時期市舶貿(mào)易與市舶文化。(10)王杰 :《唐嶺南市舶使人選補正》。

    上述論著、文章對唐宋市舶貿(mào)易制度多角度的研究,加深了學界對唐代廣州設立市舶使、宋代市舶司制度的確立及其發(fā)展變化的認識,有助于客觀評價廣州在唐宋海外貿(mào)易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及其與南海、印度洋海域航海國家的交往和關系。

    (二)廣州港通史研究

    1930年,我國中外關系史學科的重要創(chuàng)建人之一張星烺先生編注的《中西交通史料匯編》出版,匯聚了17世紀中葉(明末)以前中國與歐、亞、非洲各國和地區(qū)往來關系的42種中外文史籍,成為其后中外關系史研究者必讀專著。該書出版逾40年后,隨著中西史料收集、運用的加強,中國海上交通長時段歷史研究也開始興盛,港口通史研究初見成效。

    1985年,廣州海交史研究專家鄧端本發(fā)表《兩晉南北朝時期廣州外貿(mào)考略》(11)鄧端本 :《兩晉南北朝時期廣州外貿(mào)考略》,載《廣州研究》1985年第2期。,次年融合其對唐宋廣州市舶貿(mào)易歷史的研究成果,正式出版《廣州港史(古代部分)》(12)鄧端本 :《廣州港史(古代部分)》,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年。,1996年又與章深合著出版《廣州外貿(mào)史》(上冊)(13)楊萬秀主編,鄧端本、章深著 :《廣州外貿(mào)史》(上冊),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1995年,陳柏堅、黃啟臣合著的《廣州外貿(mào)史》由廣州出版社出版,全書共分三冊15章,逾130萬字,費時八年撰成,堪稱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廣州海外貿(mào)易史書,時間跨度從秦漢至1994年,詳述廣州兩千多年外貿(mào)機構設置、進出口商品結(jié)構變化、對外貿(mào)易經(jīng)營方式、國際貿(mào)易往來、外貿(mào)政策演變、外貿(mào)社會功能等等。書中運用了古籍、方志、海關志、關冊、檔案、報刊等豐富史料,并且將進出口商品數(shù)據(jù)制成統(tǒng)計表或曲線示意圖進行定量分析。該書的出版“是中國外貿(mào)史、經(jīng)濟史、商業(yè)史、交通史和中外關系史中的一項可喜可賀的成果”(14)劉正剛、黃國信 :《一部開拓性的海外貿(mào)易史巨著——讀陳柏堅、黃啟臣教授新著<廣州外貿(mào)史>》,載《海交史研究》1997年第1期。。

    此外,蘇州大學社會學院沈福偉教授在《論唐代對外貿(mào)易的四大海港》(15)沈福偉 :《論唐代對外貿(mào)易的四大海港》,載《海交史研究》1986年第2期。一文中,基于唐代對東亞、東南亞和阿拉伯國家的海外貿(mào)易背景,充分利用中西歷史文獻記載和中外學人研究成果,分述交州、廣州、揚州、明州四大海港在唐代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并加以比較研究,認為廣州是其中歷史最長、商業(yè)最盛的,并且引述豐富的史料說明廣州市舶使的設立及海外貿(mào)易盛況。廣東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司徒尚紀在《廣東文化地理》(16)司徒尚紀 :《廣東文化地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一書中利用歷史地理知識分析廣東特有的地域特征對地域文化的影響,有助于我們認識廣州港的歷史發(fā)展脈絡及港口文化形成的原因。

    (三)十三行貿(mào)易與口岸史研究

    如前所述,廣東十三行的研究,由梁嘉彬先生《廣東十三行考》發(fā)端,其后50年間學者雖多有關注,但都難以超越。及至20世紀80年代,中山大學中外關系史蔡鴻生教授陸續(xù)發(fā)表多篇探討中西貿(mào)易專文。(17)蔡鴻生 :《清代廣州的毛皮貿(mào)易》,載《學術研究》1986年第4期?!抖砻拦九c廣州口岸》,載《中外關系史論叢》第2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7年,第124-142頁。1990年,為紀念廣東歷史學會40年,蔡教授在《學術研究》發(fā)表題為《廣州口岸史的研究應當加強》(18)蔡鴻生 :《廣州口岸史的研究應當加強》,載《學術研究》1990年第6期。的文章,指出當前研究薄弱、門類不齊、課題陳舊、空白點多的突出問題,提出加強廣州口岸史研究的迫切性。蔡教授強調(diào)“口岸史不等于外貿(mào)史”,口岸史的研究,應當是經(jīng)濟史和文化史的綜合研究。既不能見物不見人,更不能見“器”(物質(zhì)文化)不見“道”(精神文化),為廣州口岸史研究者指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時隔七年,蔡鴻生教授主編的《廣州與海洋文明》(19)蔡鴻生主編 :《廣州與海洋文明》,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7年。一書正式出版,收錄蔡教授本人及其指導的8位碩士、博士研究生撰寫的從唐宋至明清廣州對外貿(mào)易與文化交流研究專文,涉及唐宋時代蕃客禮俗、蕃姓海商、市舶太監(jiān)以及明末清初耶穌會士與西洋火器、“北皮南運”與廣州口岸、荷蘭與廣州口岸貿(mào)易交往、廣州荷蘭館、巴斯商人等專題,均是遵循蔡教授的研究思路“見物又見人,見器又見道” 所做出的新嘗試。以此書為基礎,中山大學歷史系逐漸開辟出廣州口岸史研究的新園地。

    1995—1997年,黃啟臣教授連續(xù)出版《廣東商邦》《貨殖華洋的粵商》兩本專著,引發(fā)了學界對廣東行商群體的關注。1999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將梁嘉彬先生的《廣東十三行考》再次出版,蔡鴻生先生在序中將該書比喻為1930年代學術上的“嶺南佳果”,同時提及該書出版60年后,學界陸續(xù)展開行商家庭個案研究、夷館史考察、巴斯商人、商欠問題、廣州行商西洋觀、十三行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等專題研究,廣東行商史將與廣州口岸史一樣,從經(jīng)濟、社會、文化多角度去審視(20)詳見蔡鴻生 :《<廣東十三行考>1999年版序》,載蔡鴻生著 :《學境》,香港:博士苑出版社,2001年,第139-141頁。,道出了世紀之交十三行歷史研究的新氣象。

    (四)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及研究成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不久,廣州城市考古事業(yè)開始起步。1950年代以來,在城區(qū)各處不斷發(fā)現(xiàn)歷朝歷代墓葬,特別是兩漢時期的墓葬數(shù)量多、種類齊全、出土文物豐富。經(jīng)過20多年的考古發(fā)掘和整理研究工作,1981年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廣州博物館編輯出版兩冊《廣州漢墓》(21)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等編 :《廣州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由著名考古學家麥英豪、黎金伉儷共同執(zhí)筆,既是廣州城市考古的開山之作,也是廣州漢代考古研究的奠基性著作。該書收集了在廣州市及郊區(qū)發(fā)現(xiàn)的秦末至東漢600多座墓葬考古資料,以墓葬為單元,涉及出土情況描述、器物登記卡、線圖、照片和拓片等,是廣州第一本田野考古發(fā)掘?qū)V?,為嶺南地區(qū)兩漢墓葬的斷代、分期研究樹立了標尺。(22)全洪 :《麥英豪:廣州現(xiàn)代考古的開拓者》,載《光明日報》2017年3月1日。其中涉及海外舶來品的考古材料極為豐富,成為近40年研究漢代廣州港歷史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

    1983年,考古人員在廣州市解放北路旁象崗山發(fā)現(xiàn)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之墓,這座嶺南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規(guī)模最大的漢代彩繪石室墓保存完好,墓中出土文物萬余件,集中反映了兩千年前嶺南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其中金花泡、四聯(lián)體熏爐、波斯銀盒、銅提筒等重要文物的出土,證明了兩千多年前廣州與外部世界的貿(mào)易往來和文化交流。(23)詳見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等編 :《西漢南越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這一時期的考古發(fā)現(xiàn)及研究成果集中在兩漢及南越國時期,唐以后的考古材料較少。1964年,廣州東山發(fā)現(xiàn)的明代市舶太監(jiān)韋眷墓引起學界持續(xù)討論,1979年第6期《考古》刊登了兩篇與之相關的論文。其一為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對揚州拉丁文墓碑和廣州韋眷墓出土威尼斯銀幣的研究(24)詳見夏鼐 :《揚州拉丁文墓和廣州威尼斯銀幣》,載《考古》1979年第6期。;另一文作者為意大利學者毛里齊奧·斯卡爾帕里,他將該墓出土的威尼斯銀幣與意大利現(xiàn)存的同時期鑄幣進行比較研究,認為廣州明代市舶太監(jiān)韋眷墓出土的威尼斯銀幣格羅索鑄造年代為1457—1462年,而韋眷墓斷代為1495年,說明該枚銀幣在鑄造后30余年就經(jīng)中西貿(mào)易,由阿拉伯商人或中國旅行者帶到廣州,比第一批葡萄牙船抵達中國的年代(1516)早了半個世紀(25)[意]毛里齊奧·斯卡爾帕里 :《中國發(fā)現(xiàn)的十五世紀威尼斯銀幣》,載《考古》1979年第6期。。

    除了學術界對廣州有關海外貿(mào)易遺跡、遺物進行研究,考古及博物館界也開始將歷代文獻與出土文物結(jié)合,發(fā)表專題論文、舉辦專題展覽及出版研究圖錄。1989年,著名考古學家麥英豪先生發(fā)表《漢代番禺的水上交通與考古發(fā)現(xiàn)》一文,詳細介紹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州考古發(fā)現(xiàn)的兩處造船遺址、漢墓出土的各種船模以及一批與海外交通有關的出土器物,以豐富的遺跡、遺物說明漢代番禺(廣州)經(jīng)海路與南亞諸國的通商往來。(26)麥英豪 :《漢代番禺的水上交通與考古發(fā)現(xiàn)》,載陳柏堅主編 :《廣州外貿(mào)兩千年》,廣州:廣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另麥英豪、林業(yè)強、楊少祥、邱立誠等本地考古學家和文博專家也發(fā)表了多篇與廣東陶瓷外銷相關的研究論著,多關注宋代廣州外銷窯口西村窯及其產(chǎn)品裝飾風格以及廣州陶瓷對外貿(mào)易的歷史。(27)相關文章索引詳見鄭培凱主編 :《陶瓷下西洋研究索引: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陶瓷與中外貿(mào)易》,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第113-114頁。

    1991年,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等編著的《南海絲綢之路文物圖集》由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匯聚廣東省內(nèi)考古發(fā)現(xiàn)的歷代重要的與海外貿(mào)易相關的文物。廣州博物館在多年舉辦城市古代史展覽的基礎上,于1996年出版《廣州歷史文化圖冊》(28)廣州博物館編 :《廣州歷史文化圖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該書利用廣州地區(qū)留存的文物、文獻和遺址,以年代為序,圖文并茂地展示了秦漢至明清廣州作為對外貿(mào)易港市的發(fā)展歷史和文化交流的成果。著名作家岑桑在該書《序言》中這樣歸納廣州的歷史地位:它是南越、南漢、南明三朝古都,歷史上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起點。

    1996年,粵港澳三地博物館首次聯(lián)手,策劃舉辦“南海海上交通貿(mào)易二千年”文物大展,匯聚三地博物館從先秦至清代重要文物,以編年體的順序論述嶺南地區(qū)海上交通二千年發(fā)展歷程與特征,又突出廣州、澳門、香港在不同歷史時期在中國對外貿(mào)易的重要作用。同時出版展覽同名圖錄,除三地文物精品外,附四篇專業(yè)論文,分別為鄧炳權撰《源遠流長的南海交通貿(mào)易》、楊式挺撰《略論南海早期交通貿(mào)易二題》、陳堅紅撰《略論廣州在陶瓷之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和李穗梅撰《近年來中國學者對南海海交史研究的綜述》。(29)丁新豹編 :《南海海上交通貿(mào)易二千年》,香港:香港市政局編印,1996年。因書中所載文物資料豐富,對南海海上交通貿(mào)易二千年歷史梳理得清晰、簡明扼要,該書成為其后研究廣州港及珠三角地區(qū)古代海外貿(mào)易歷史的重要參考書目。

    同年,香港藝術館與美國皮博迪??巳共┪镳^聯(lián)合舉辦“珠江風貌:澳門、廣州和香港”展覽并出版同名圖錄。該展由美國皮博迪??巳共┪镳^亞洲部主任威廉·沙進為策展人,選取美國及香港兩地博物館所藏17-19世紀重要歷史畫作、漆器、銀器、瓷器、象牙制品及家具,按珠江河道分布的城市順序,以物說史,講述了大航海時代以來隨著西方航海家和貿(mào)易商人的到來,澳門、廣州和香港的歷史變遷,當中所列展品既是當時中國最高質(zhì)量的外銷藝術品,也是留存至今珍貴的歷史文物,真實見證了清代中西貿(mào)易黃金時期外銷市場的需求和顧客品味,也反映了其時珠三角地區(qū)東西方文化匯聚的景象。(30)詳見香港藝術館編 :《珠江風貌:澳門、廣州及香港》(View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Macau,Canton and Hong Kong),香港:香港市政局編印,1996年。

    綜上所述,改革開放以來前20年的廣州古代海外貿(mào)易歷史研究,既有長時段的港口史、貿(mào)易史探索,也聚焦于分時段斷代史研究,一為唐宋時期市舶貿(mào)易制度研究,涉及市舶使、市舶司、市舶太監(jiān)、唐宋時期廣州與南海國家、阿拉伯航海國家的交往;二為清代十三行貿(mào)易歷史研究,除傳統(tǒng)的十三行制度研究,還逐漸形成行商群體、廣州與歐洲各航海國家往來關系等專題。此外,這一時期隨著廣州城市考古的發(fā)展,有關海外貿(mào)易的考古資料日益豐富,考古界、文博界及時開展對考古遺址、實物的分析研究,推動了學術界對廣州港口不同歷史時期的認識。

    二、2000—2019年:百花齊放

    進入21世紀,對廣州古代海外貿(mào)易歷史的研究延續(xù)了此前二十年的學術傳統(tǒng),在新世紀之初即涌現(xiàn)一系列研究成果。2002年《廣州史志叢書》(全9冊)出版,包括《廣州海洋文明遺跡與文物》《廣州外洋行商人》《黃埔村與古黃埔港》《廣州口岸與南海航路》《東南亞華僑與廣州》《南海神廟》《廣州與海洋文明系列》《基督教新教傳教士與廣州口岸》《古代廣州的外國商人》一共9本廣州口岸歷史研究專著,由中山大學歷史系蔡鴻生教授指導周湘、江瀅河、郭德焱等專家撰寫,緊緊圍繞廣州與海洋文明這一主題,從中外文化交流的角度,選取兩千多年間不同時期的重要機構、群體、遺跡、遺物進行研究,頗有新意。(31)《廣州史志叢書》(全9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

    2003年,黃啟臣教授出版《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史》,以中外歷史文獻資料闡述自西漢由徐聞、合浦港出海和魏晉南北朝從廣州港起航,歷隋、唐、宋、元、明、清以至民國時期2000年經(jīng)久不衰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發(fā)展的歷史進程,內(nèi)容包括廣東對外貿(mào)易的國際航線、進出口商品結(jié)構,貿(mào)易地域、管理體制,及隨之而來的海外移民、中外文化交流和廣東社會經(jīng)濟的變遷等。(32)黃啟臣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史》,廣州:廣東經(jīng)濟出版社,2003年。2006年,李慶新教授出版《海上絲綢之路》一書,分“早期東西方海上航線的對接”“從珠江口到波斯灣:廣州通海夷道”“宋元帝國對海洋貿(mào)易的經(jīng)營”“世界海洋貿(mào)易的新時代”四章,詳述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與拓展,以及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歷史,其中引用文獻和考古資料對漢代至明清時期廣州港口歷史及其對中國海外貿(mào)易的重要地位有較多論述。(33)李慶新 :《海上絲綢之路》,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2009年,李慶新教授又出版《瀕海之地——南海貿(mào)易與中外關系史研究》一書,該書收錄了作者近年來關于經(jīng)濟史、中外關系史專題研究新作,對秦漢至六朝時期嶺南與東南亞海上交通、唐代市舶貿(mào)易制度、鄭和下西洋與朝貢體系、海上絲綢之路與海洋考古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34)李慶新 :《瀕海之地——南海貿(mào)易與中外關系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慶新教授將中外文獻資料與田野考察、陸地及水下考古發(fā)現(xiàn)相結(jié)合,對一些以往懸而未決或尚未被關注的問題展開深入論述,如通過印尼印坦沉船考古資料,探討南漢貿(mào)易與外交問題;利用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荷蘭巴達維亞日記、熱蘭遮城日志復原早期東西方接觸與中荷關系等。上述三部專著,既有通史研究的宏觀視角,也從廣東或中國海上絲綢之路長時段、跨地域整體研究脈絡中,梳理和提煉了廣州港的獨特地位和歷史作用。

    此外,新世紀的最初20年,有關廣州古代海外貿(mào)易歷史的研究呈現(xiàn)以下三個特點:

    (一)在“海絲”申遺及“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考古研究成果及專題展覽不斷涌現(xiàn)。

    2001年,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廣州文物考古集:廣州秦造船遺址論稿專輯》,收錄了秦造船遺址三次發(fā)掘簡報及國內(nèi)多位考古學家有關遺址性質(zhì)論證的專文。(35)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廣州文物考古集:廣州秦造船遺址論稿專輯》,廣州:廣州出版社,2001年。同年,廣州市文化局主編的《廣州文物保護工作五年》由廣州出版社出版,收錄了此前五年廣州城市考古、文物建筑保護與文物征集的最新成果,其中涉及廣州古代海外貿(mào)易的材料有南越國宮署遺址考古發(fā)掘材料及其出土的具有域外元素的文物,如唐代胡人頭像印章、城市考古發(fā)現(xiàn)的海外貿(mào)易文物等。

    隨著2001年底南越國宮署遺址的全面發(fā)掘,廣州市人民政府決定將其與南越王墓、南越國水閘遺址聯(lián)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并且按照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評定標準制定保護規(guī)劃。這一工作有力推動了對南越國三處重要遺址的保護與利用,也加大了對相關歷史的系統(tǒng)研究與資源整合。

    2005年,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的《銖積寸累——廣州考古十年出土文物選萃》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收錄了1995年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以來,廣州城市考古發(fā)現(xiàn)的歷代重要文物,其中有不少涉及廣州對外貿(mào)易、中外文化交流的文物。

    在上述南越國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工作的推進過程中,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工作也逐漸被廣州市人民政府提上議事日程,全面調(diào)查海交史遺跡,系統(tǒng)收集文物、文獻資料并開展研究工作,是申遺工作的重要基石。2005-2006年,廣州市文化局組織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廣州博物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等文博單位專業(yè)人員,編輯《海上絲綢之路——廣州文化遺產(chǎn)》叢書,分考古發(fā)現(xiàn)、地上史跡、文獻輯要三大卷。(36)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局 :《廣州南海海上絲綢之路》(三卷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該叢書編撰思路正如總序所言,凡屬重要的史跡,要有實體可尋、有遺物可證、有文獻檔籍可查,全書以豐富的考古實物、史跡遺存和歷代文獻,展現(xiàn)了兩千年廣州港口的發(fā)展歷史與重要地位,對古代廣州海外貿(mào)易歷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參考價值。

    同年,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黃埔區(qū)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編著的《南海神廟古遺址古碼頭》由廣州出版社出版。該書系統(tǒng)整理了2005年以來在南海神廟周邊區(qū)域的重要考古發(fā)掘成果,包括南越國時期遺址及其出土陶器、宋代大型建筑物遺址的基礎及方形石池,是目前與南海神廟有直接關系年代最早的遺跡;明代石基碼頭遺址及明清碼頭和道路遺跡;宋、元、清代多方碑刻。這些遺跡、遺物及碑刻的發(fā)現(xiàn),對于研究唐代以來南海神廟作為歷代王朝祭祀海神的場所及廣州港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此外,該書還收集了秦漢以來廣州考古發(fā)現(xiàn)的與海外貿(mào)易相關的出土文物及重要的地上史跡。

    2005年9月30日,在粵港澳文化合作會議的推動下,由香港、澳門、廣東三地文物主管部門牽頭策劃,三地五家文博單位具體承辦的“東西匯流——粵港澳文物大展”在香港歷史博物館開幕,匯聚三地考古出土和傳世珍貴文物逾百件,生動再現(xiàn)了廣州、香港、澳門在南海海上貿(mào)易的不同時期扮演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和發(fā)揮的作用。該展隨后到廣州、澳門巡回展出,引起文博界、學術界普遍關注。配套出版的展覽圖錄中,收錄了蔡鴻生教授的專文《南海之濱的舶影文光》,蔡教授從清代詩人魏源的七律古詩《楚粵歸舟紀游》提煉出“嶺南文化與?!钡恼擃},結(jié)合漢代以來海外貿(mào)易歷史相關文獻和此次展覽展品,總結(jié)出如下觀點:南海之濱的“珠三角”,既是中外海上貿(mào)易的樞紐和東西文明交匯的口岸,也是中國走向世界的門戶。(37)香港歷史博物館編制 :《東西匯流——粵港澳文物大展》,香港:香港市政局,2005年。展覽及圖錄對三地相關歷史文獻和文物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和系統(tǒng)整理,代表了新世紀之初三地文博界對南海海上貿(mào)易歷史、東西文化交流的最新認識,有助于研究人員了解廣州、香港、澳門對外貿(mào)易的歷史及其獨特作用。

    與此同時,以廣州為代表的珠三角地區(qū)博物館自2000年以來加大對廣州古代海外貿(mào)易歷史尤其是清代外銷藝術品的征集力度,相關藏品日漸豐富,為研究、展示廣州港口歷史與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以廣州博物館為例,自2001年接受英國友人伊凡·威廉斯捐贈19世紀外銷通草水彩畫并舉辦專題展覽,經(jīng)過近20年的積累,已成為國內(nèi)收藏、研究、展示清代外銷通草水彩畫最重要的基地,與英國相關收藏家、博物館以及中山大學合作舉辦多個專題展覽并組織出版多部研究專著,其中“廣府舊事——19世紀廣州外銷通草水彩畫中的城市生活”展覽以圖像釋史、圖像證史的策展思路,將通草畫研究與城市史、港口史結(jié)合,展現(xiàn)了清代口岸生活的多個細節(jié),彌補了文獻記載的不足(38)廣州博物館編 :《廣府舊事——19世紀廣州外銷通草水彩畫中的城市生活》,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16年。相關成果還有中山大學歷史系、廣州博物館編 :《西方人眼里的中國情調(diào)》,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這是國內(nèi)首本高校與文博界聯(lián)手、依據(jù)博物館藏品出版的外銷通草畫研究圖錄。劉明倩、劉志偉主編 :《18-19世紀羊城風物——英國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藏廣州外銷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中英學者充分利用維多利亞和阿伯特博物院所藏廣州外銷畫,進行貿(mào)易史、社會史、美術史的研究,推進了我們對廣州港和東西文化交流歷史的認識。江瀅河 :《清代洋畫與廣州口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這是首部研究清代外銷畫的專著,并結(jié)合口岸史、城市史研究,對清代外銷畫的文獻價值和藝術價值進行了系統(tǒng)深入研究。程存潔 :《十九世紀中國外銷通草水彩畫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對所見外銷通草水彩畫的材質(zhì)、繪制工藝、原產(chǎn)地、畫家、題材等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英]伊凡·威廉斯著 :《廣州制作——歐美藏十九世紀中國蓪紙畫》,程美寶譯,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14年。作者伊凡·威廉斯先生歷時40年收藏、查閱大量資料并親自拜訪40多家藏有蓪紙畫的博物館、畫廊,對蓪紙畫作了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從原材料產(chǎn)地、產(chǎn)品生產(chǎn)、畫作主要生產(chǎn)者、現(xiàn)存畫作收藏經(jīng)歷,可知當年的藏家情況,到各繪畫題材中相關的當時廣東地方風貌的深入研究。書中引用了伊凡·威廉斯先生自已多年的收藏及從歐洲29家博物館、畫廊中精心挑選的代表作200多幅,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廣州博物館近15年來還重點征集清代外銷瓷尤其是紋章瓷,目前館藏的近千件紋章瓷年代跨度從18-20世紀初每個重要時期,國別涵蓋荷蘭、英國、瑞典、美國等紋章瓷主要訂購國家,見證了18、19世紀中西陶瓷貿(mào)易的盛況,以及以廣州口岸為樞紐的中西商貿(mào)、文化交流。(39)詳見廣州博物館編 :《廣州定制——廣州博物館藏清代中國外銷紋章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年。作為廣州的城市博物館,廣州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數(shù)十年來以廣州城市歷史為展示重點,以2018年春節(jié)最新推出的“城標·城史——廣州歷史陳列”為例,利用出土和傳世文物、中外文獻生動講述古代廣州城市發(fā)展歷程與對外貿(mào)易故事;此外還設有“海貿(mào)遺珍——18-20世紀初廣州外銷藝術品展”(2006年對外開放),重點展示“一口通商”時期廣州與西方航海國家的貿(mào)易往來與文化交流。

    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推動了中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以及國內(nèi)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省份的展覽合作。具體與廣州港口歷史相關的、并由廣東省內(nèi)主要博物館策劃或參與的重點展覽包括:“跨越海洋——中國海上絲綢之路九城市聯(lián)展”(2012—2016)、“絲路帆遠——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七省聯(lián)展”(2013—2019)、“蘇州樣 廣州匠——明清蘇廣工藝精品聯(lián)展”(2016)、“廣州:揚帆通海兩千年”(2017)、“東西匯流——13至17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2017年德國漢堡展出)、“海絲映粵文物精品展”(2017年葡萄牙埃武拉展出)、“銀飾人生——19—20世紀中國洋裝銀器展”(2019)、“匠心神巧——廣作特展”(2019-2020)等。此外,近五年廣東省博物館利用館藏文物組織策劃了一系列與廣州古代海外貿(mào)易史及中西文化交流相關的原創(chuàng)展覽,如“異趣·同輝——館藏清代外銷藝術精品展”(2013)、“重彩華章——廣彩瓷器300年精華展覽”(2014—2015)、“牽星過洋——萬歷時代的海貿(mào)傳奇”(2015—2016)、“風·尚——18至20世紀中國外銷扇”(2018—2019)、“大海道——南海I號沉船與南宋海貿(mào)”(2019)、“臻于至美——廣琺瑯特展”(2019)等,為研究宋代以來廣州海事歷史提供了極為豐富的實物資料。上述展覽匯聚了近十年廣東文博界對古代廣州海外貿(mào)易歷史、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成果,也在與其他城市、港口的比較研究中加深了對廣州港歷史地位、作用的認識。

    綜上所述,近20年考古材料和博物館藏品的不斷豐富,中外研究資料的整合與研究思路的碰撞,推動了文博界對古代廣州海外貿(mào)易歷史研究課題的拓展和深入,涉及港口歷史、貿(mào)易路線、外銷商品、中外商人、東西藝術、多元文化等眾多領域,并且以展覽、研究出版物的形式不斷推出新成果。不足之處在于展覽主題、展品多有重復;研究思路多置于“海絲”大背景下進行通史或斷代陳述,或按文物類型、港口辦展;對歷史人物、史事細節(jié)研究不足;多集中在清代,中古時期因文物遺存少文獻記載不足,仍存在不少懸而未決的問題;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浮于表面,深度不夠。

    (二)三大研究基地相繼成立,有效推動了系統(tǒng)化、可持續(xù)研究及團隊培養(yǎng)

    2009年9月,中山大學歷史系組織成立廣州口岸史重點研究基地,由時任中山大學副校長陳春聲教授擔任基地主任,蔡鴻生教授任特別顧問,學術委員會由歷史系主任吳義雄教授任主任,成員包括陳春聲、林悟殊、范岱克、耿升、江瀅河等多位國內(nèi)外專家。研究方向包括廣東十三行研究、清代廣州與中西文化交流、廣州口岸與世界貿(mào)易體系三個方向。研究成果主要有廣東行商個案研究、廣東十三行區(qū)夷館研究、廣東十三行與中西政治關系研究、廣東十三行與中西文化交流、廣東十三行與中西貿(mào)易研究以及與廣東十三行相關的西文文獻翻譯和整理。自2006年以來幾乎每年舉辦國際性學術研討會,如“19世紀中俄關系與華南社會”(2006)、“1530-1780廣州·長崎比較研究——中日荷關系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中西交通與文明網(wǎng)絡”(2008)、“全球與區(qū)域之間——近代早期廣州口岸史研究”(2010)、“海陸交通與世界文明”(2011)、“跨文化視野下的物質(zhì)及文本研究:中國史及其超越”(2014)、“文獻與闡釋:廣州口岸史研究的拓展與深化”(2017)等,匯聚中外及不同學科學術力量、中外檔案文獻資料,有力推動了清代廣州口岸史研究。

    2014年前,吳義雄教授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清代廣州口岸歷史文獻整理與研究”(項目號14ZDB043),系統(tǒng)購入英國東印度公司檔案、大英圖書館廣東十三行中文書信、瑞典東印度公司檔案等,以及美國庇博地·埃塞克斯博物館等機構珍貴檔案,包括紙質(zhì)、電子檔案、縮微膠卷及復制重要的外銷畫藏品,使該基地成為世界重要的廣州口岸史和廣東十三行研究資料中心和圖片收集中心。在已有的代表性成果《中國廣州 中瑞海上貿(mào)易的門戶》(40)朱小丹主編 :《中國廣州 中瑞海上貿(mào)易的門戶》,廣州:廣州出版社,2002年。、《航向珠江——荷蘭人在華南(1600-2000年)》(41)蔡鴻生、包樂史等著 :《航向珠江——荷蘭人在華南(1600-2000年)》,廣州:廣州出版社,2004年?;A上,就廣州口岸的茶葉貿(mào)易、廣州口岸外銷藝術品圖像研究、廣東十三行與早期中美關系、廣東十三行行商與士人的關系等專題設立研究課題與出版計劃,至今編著或翻譯出版《條約口岸體制的醞釀——19世紀30年代中英關系研究》(42)吳義雄 :《條約口岸體制的醞釀——19世紀30年代中英關系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在華英文報刊與近代早期的中西關系》(43)吳義雄 :《在華英文報刊與近代早期的中西關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海陸交通與世界文明》(44)陳春聲主編 :《海陸交通與世界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黃金圈住地——廣州的美國商人群體與美國對華政策的形成,1784-1844》(45)[美]雅克·當斯著 :《黃金圈住地——廣州的美國商人群體與美國對華政策的形成,1784-1844》,周湘、江瀅河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廣州與海洋文明Ⅱ》(46)江瀅河主編 :《廣州與海洋文明Ⅱ》,北京:中西書局,2018年。該書收錄中山大學歷史學系中外關系史專業(yè)師生近年在廣州口岸史和海上交通史領域的研究論文13篇,研究問題包括廣州口岸與西洋文明、中西交通與文化交流等。等重要成果。目前該課題已進入結(jié)項階段,相關成果將陸續(xù)推出。

    廣州十三行研究中心也于2009年成立,為廣州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也是國內(nèi)外唯一以十三行為專門研究領域的科研平臺?,F(xiàn)任中心主任王元林教授,10年來在趙春晨、章文欽、冷東、安樂博等知名十三行研究專家的帶領下,形成了十三行與海上絲綢之路、十三行商館區(qū)與中外關系、十三行文化資源開發(fā)利用三大研究方向。近年來陸續(xù)出版《廣州十三行研究回顧與展望》《十三行與廣州城市發(fā)展》《廣州十三行與清代中外關系》《廣州十三行歷史人文資源調(diào)研報告》(47)廣州大學十三行研究中心、中共廣州市荔灣區(qū)委宣傳部 :《廣州十三行研究回顧與展望》,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0年。冷東、趙春晨 :《十三行與廣州城市發(fā)展》,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年。趙春晨、冷東 :《廣州十三行與清代中外關系》,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年。冷東、趙春晨、章文欽、楊宏烈 :《廣州十三行歷史人文資源調(diào)研報告》,廣州:廣州出版社,2012年。等論文集及論著。王元林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廣州十三行中外檔案文獻整理與研究”(項目號18ZDA195)剛于2019年3月開題,課題組成員將圍繞清宮十三行檔案、行商及商館區(qū)文獻、十三行中外貿(mào)易史文獻、中外商船及航海交通史文獻、廣州十三行圖像資料等專題進行系統(tǒng)的收集、整理、研究。

    第三個基地是廣東海洋史研究中心,同樣于2009年成立,掛靠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是國內(nèi)第一家海洋史專門研究機構,聘請20余位國內(nèi)外海洋史專家擔任學術顧問和客座研究員,中心主任由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所長李慶新研究員兼任。研究方向主要涉及華南與亞太海域經(jīng)濟社會史、南海諸島史、中國海洋貿(mào)易史、東西方文化交流史、海外華僑史、海洋考古、海洋信仰與海洋文化遺產(chǎn)等。自2010年起,定期出版《海洋史研究》學術集刊,刊登國內(nèi)外著名海交史及古代廣州海外貿(mào)易、文化交流研究學者論文,2017年該刊物進入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

    三大研究基地的建立與不斷發(fā)展,使對廣州港的研究尤其是清代以來廣州與外部世界的海上往來與文化交流研究改變了個人研究、短期研究的局面,實現(xiàn)了系統(tǒng)性、全面性,一方面整合中外科研力量與研究資源,逐步培養(yǎng)專業(yè)研究梯隊;又在政府及高校的全力支持下,確保經(jīng)費投入和不斷拓展的課題成果。

    (三)相關專題博物館陸續(xù)建成,合力傳播廣州古代海洋文明。

    除上述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博物館等綜合類博物館有關于古代廣州海外貿(mào)易的豐富藏品,不斷策劃、推出相關主題的基本陳列與專題展覽外,近10年來,在各級政府及文物主管部門的直接指導下,粵海關博物館、十三行博物館、廣州海事博物館等海事類專題博物館相繼籌建并陸續(xù)開放。

    2016年1月1日,粵海關博物館經(jīng)廣東省文化廳批準成立并正式對公眾開放,這是全國直屬海關第一家國有博物館,現(xiàn)有8 000余件藏品,設有“中國海關發(fā)展歷史”基本陳列與“粵海關與海上絲綢之路”專題展覽。館址位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粵海關舊址(又稱 “大鐘樓”),展覽面積約2 000平方米。大鐘樓在廣州近代建筑史上擁有許多之最:最早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jié)構的建筑物之一;最早采用垂直電梯的辦公大樓之一;最早采用進口瓷片、馬賽克進行室內(nèi)裝飾的建筑物之一;最早設立走火梯及逃生通道的辦公建筑之一。通過舊址內(nèi)的沉浸式參觀體驗,讓觀眾了解粵海關從1685年設立至1950年改為廣州海關的發(fā)展歷程及海關制度的變遷。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位于清代十三行商館區(qū)遺址之上,2016年8月31日開始試運行,9月30日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該館占地約3 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6 000平方米,館藏文物約2 000件。常設展覽“清代廣州十三行歷史展”分“開海設關”“十三行風貌”“十三行行商”“十三行貿(mào)易”“中西匯流”“走向近代”六部分,以豐富的文獻史料、文物,集中展示了十三行從輝煌到終結(jié)的歷史。另有“王恒、馮杰伉儷捐贈的十三行時期文物專室陳列展”,展示了中外熱心人士捐贈的十三行歷史時期相關文物,包括瓷器、外銷畫、象牙、五常酸枝家具、通草畫等,涵蓋了清代廣州主要的外銷工藝品。

    廣州海事博物館位于南海神廟南廣場西面、浴日亭以南,總投資額為9 600萬元,占地面積18 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 620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積3 84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1 780平方米(古碼頭遺址保護光棚)。博物館將系統(tǒng)地收藏和陳列廣州2 000年來海上絲綢之路和對外貿(mào)易發(fā)展的文物和史料。日前主體建筑正式封頂。

    上述海事類專題博物館的籌建與對外開放,將成為綜合類博物館的有力補充,使對廣州古代海洋文明有關的文物收藏、研究、展示和宣傳更加立體化、多元化。

    三、西方相關文獻的整理、研究、翻譯及出版成果

    近20年,有關明清時期廣州的西方文獻資料,如傳教士日記、信札、使團記錄、海關檔案、地圖、外銷畫等,逐漸被國內(nèi)學者系統(tǒng)地整理、翻譯、刊印、出版。1556年冬天,葡萄牙修士加斯帕·達·克路士到達廣州并停留了幾周。其1569年在葡萄牙恩渥拉出版的名著《中國志》,被譽為“歐洲出版的第一部專述中國的書”,分29章介紹了中國的疆域、省份的劃分、城市建筑、船艦、行業(yè)、飲食、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官員及機構等,其中“廣州的工匠和商人”一節(jié)記載了16世紀中葉廣州城內(nèi)匯聚各類能工巧匠和中外商人。(48)[葡]克路士:《中國志》,轉(zhuǎn)引自廣州市文史研究館編 :《羊城風華錄——歷代中外名人筆記下的廣州》,廣州:廣東省出版集團花城出版社,2006年,第249-250頁。

    克里斯托旺·維埃拉是1534年葡萄牙派往中國的首位使節(jié)托梅·皮雷斯(Tomé Pires)的隨行人員之一,他較早記錄了廣東當?shù)氐男姓芾砬闆r,如稱中國官員為“曼達林”(Mandarin),“首先是廣州府(Canchefu),它是該城的官府;這有十二或十三名曼達林和一百名書記。所有曼達林都住在屬于曼達林的府宅”。此外他記載了每年都有四五千工匠在廣州城內(nèi)工作,世上沒有東西是他們不能創(chuàng)造出來的,各式工匠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不僅供應普通民眾和海外市場,也滿足各種類型顧客的不同需求,尤其是宮廷王室和貴族富商的特殊定制商品。(49)[葡]克里斯托旺·維埃拉 :《廣州來信(手稿)》,載自澳門文化雜志編 :《十六和十七世紀伊比利亞文學視野里的中國景觀》,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5-27頁。維埃拉對16世紀中期廣州的描述都被收入《廣州來信》一書,翻譯成中文正式出版。

    此外還有19世紀中葉法國公使拉萼尼的隨員伊凡所著《廣州城內(nèi):法國公使隨員1840年代廣州見聞錄》,2008年也經(jīng)張小貴、楊向艷翻譯成中文正式出版,作者按照旅途參觀的順序,分12章記載了他在廣州的所見所聞,對廣州社會進行了“全景式”素描。(50)[法]伊凡著 :《廣州城內(nèi):法國公使隨員1840年代廣州見聞錄》,張小貴、楊向艷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

    18世紀末來華的英國馬嘎爾尼使團成員途經(jīng)廣州,留下了相關記載,可參見使團成員斯當東所著《英使謁見乾隆紀實》(51)[英]斯當東著 :《英使謁見乾隆紀實》,葉篤義譯,上海:上海書店,2005年。及美國學者何偉亞(James L.Hevia)所著《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52)[美]何偉亞著 :《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鄧常春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2011年,中山大學外語學院伍宇星教授編譯的《19世紀俄國人筆下的廣州》由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書收錄了19世紀各個時期訪問廣州的俄國人留下的航海記、見聞錄和旅行記,包括19世紀初俄國首次環(huán)球航行船只“希望號”和“涅瓦號”與廣州十三行商人直接交往的記錄;19世紀中葉俄國特使普提雅廷隨行人員對英法聯(lián)軍攻占廣州始末的記述,增援船只停留黃埔的所見所聞以及對黃埔船塢的詳細介紹;19世紀末俄國皇儲(即位后為尼古拉二世)專程訪問廣州,官方游記對兩廣總督李瀚章在廣雅書局設宴款待,俄儲化名游覽海幢寺并拜訪伍浩官府邸以及參觀黃埔水師學堂等情形的記載,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家鈺研究員、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文系盧慶濱主任和王次澄教授、大英圖書館中文部主任吳芳思博士聯(lián)合編著,是大英圖書館珍藏的中國清代外銷畫首次公布并在中國出版。(53)王次澄、吳芳思、宋家鈺、盧慶濱編著 :《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1年。全書共8卷,收入748幅外銷畫,每幅畫都注明館藏編號、畫作時間、畫作種類、原畫尺寸。1-6卷是反映廣東題材的畫作,7-8卷是反映北京題材的畫作。按畫的內(nèi)容分為15類:1、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2、歷代人物服飾組畫;3、廣州街市百業(yè)組畫;4、佛山手工制造業(yè)作坊組畫;5、廣東官府衙門建筑、陳設及官吏儀仗器用畫;6、刑罰組畫;7、園林宅第組畫;8、宗教建筑、祭祀陳設畫;9、勸戒鴉片煙組畫;10、室內(nèi)陳設組畫;11、海幢寺組畫;12、戲劇組畫;13、廣東船舶與江河風景組畫;14、北京社會生活與風俗組畫;15、北京店鋪招幌組畫。該書是研究清代廣州貿(mào)易史、社會史、民俗史、建筑史、船舶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的珍貴材料,在某些方面彌補了文獻記載的不足。其中最受矚目的《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長卷創(chuàng)作時間約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是英國人雇用中國畫家為紀念其在廣州商貿(mào)經(jīng)歷而作,是英皇佐氏三世的藏畫。畫面西起廣州府城西邊珠江上游的黃沙、柳波涌的西關炮臺,東至廣州府城東邊珠江下游的大沙頭、東水炮臺,所畫內(nèi)容是廣州港口、廣州府城和珠江此段沿岸風景,畫有大小碼頭和各類官私、宗教、中西建筑200多處,各種停泊或行駛的船舶四五百艘,岸上和船上人物六七百余,生動、形象、真實地再現(xiàn)了250年前長達八九公里的廣州貿(mào)易口岸的繁榮景象,具有珍貴的歷史研究價值。

    《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藏未刊中國舊海關史料》由復旦大學吳松弟教授整理,2014年和2016年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分兩次出版,共計283冊,包括統(tǒng)計、特種、雜項、關務、官署、總署、郵政等七大系列,以及七大系列之外、由海關編輯或出版的書刊數(shù)十本。例如統(tǒng)計系列分日報、月報、季報、年報,粵海關還有旬報;1882—1931年,海關總稅務司署下令編撰《最近十年各埠海關報告》,全面詳述各關所在省區(qū)十年間各方面的社會文化社會變遷。舊海關出版物中的地圖,絕大部分用西方的科學繪圖方法繪制,這些地圖不僅反映各關區(qū)的空間范圍和山河面貌,也反映商品產(chǎn)地、交通路線、城市分布乃至城市內(nèi)部街區(qū),有關海洋方面則側(cè)重于燈塔分布、港灣情況、岸灘、碼頭乃至水域的水深、底質(zhì)、淺灘,并都附有比例尺。該叢書提供了極其豐富的海關檔案,是研究近代廣州海關史、貿(mào)易史可靠而又系統(tǒng)的資料。

    最后,特別介紹以下四本專著,筆者認為其代表了未來廣州港口史研究的方向和思路。其一為廣州市地方志辦公室胡巧利主編的《廣東方志與十三行:十三行資料輯要》,分市舶司海關十三行、朝貢對外貿(mào)易、進出口貨物、稅課、管制、水道海防、對外關系、捐建、人物、雜錄十類,分錄廣東方志相關內(nèi)容,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54)胡巧利 :《廣東方志與十三行:十三行資料輯要》,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年。其二為馬士著、區(qū)宗華譯、林樹惠校、章文欽校注 :《東印度公司對華貿(mào)易編年史(1635—1834)》(全五卷),(55)[美]馬士著 :《東印度公司對華貿(mào)易編年史(1635—1834)》(全五卷),區(qū)宗華譯,林樹惠校,章文欽校注,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馬士曾于清末擔任中國海關稅務司,熟知中外貿(mào)易以至中國經(jīng)濟社會問題,退休后利用英國政府印度事務部的對華貿(mào)易檔案編纂成書,此書詳盡記載了1635—1834年英國對華貿(mào)易的情況,被視為研究早期中西關系尤其是貿(mào)易史的基礎性史著,對研究廣州十三行時期中英貿(mào)易史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歷史價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區(qū)宗華教授克服眾多困難,耗費心血完成了百余萬字譯稿。之后十余年,章文欽教授為該書校注傾盡全力,增補許多珍貴的材料,并為新版編譯詞匯索引,進一步提高了此書的史料價值和利用價值。上述兩本專著提示我們,對清代廣州對外貿(mào)易以及廣州口岸史的研究,仍有相當多的中外文資料需要爬梳、整理、分析、考證,要有坐冷板凳的態(tài)度,沉下心來鉆研。

    其三為美籍著名歷史學家范岱克著,江瀅河、黃超譯的《廣州貿(mào)易——中國沿海的生活與事業(yè):1700—1845》(56)[美]范岱克著 :《廣州貿(mào)易——中國沿海的生活與事業(yè):1700—1845》,江瀅河、黃超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該書利用極為豐富的多語種資料,重建了廣州貿(mào)易在18—19世紀上半葉的日常運作,為讀者清晰再現(xiàn)了所有參與者的日常生活,從引水、買辦、通事,到大班、行商和海關官員,是一部了解清代對外貿(mào)易的經(jīng)典著作。范教授在序言中對19世紀中葉以來150年間中外學術界有關廣州貿(mào)易的專著和論文進行了高度概括,認為可分為四類:第一,聚焦某一公司或某一族群,比如英國人、美國人或中國人的研究;第二,聚焦某一商品或者手工藝品,比如茶葉、瓷器、漆器或外銷畫的研究;第三,聚焦商人對社會、文學、文化等方面貢獻的研究;第四,聚焦不同地理區(qū)域,比如澳門或廣州的研究,并對其中一些重要的論著尤其是2005年以來的代表性論著進行了介紹。(57)[美]范岱克著 :《廣州貿(mào)易——中國沿海的生活與事業(yè):1700—1845》,第1-7頁。該書譯者江瀅河教授和黃超博士結(jié)合中外文獻資料,對英文版進行了較為精準的漢譯,有利于國內(nèi)研究人員參考。范岱克教授的著作代表了西方史學的研究方法,運用多語種文獻、檔案、文物資料,以“眼光向下”的研究視角深入考察口岸史,以及全球化貿(mào)易背景下廣州貿(mào)易體制的運作模式及重要意義。

    其四為蔡鴻生教授所著《廣州海事錄》。全書分三部分,收錄與廣州古代海事直接相關的論文22篇,時間跨度從唐宋至明清,有個案研究也有群體考察;由點及面,見路見人,揭示了從市舶時代到洋舶時代廣州海事發(fā)展歷史的諸多細節(jié)和規(guī)律;尤其是對古代海舶生活形態(tài)、昆侖奴、波斯僧、市舶宴、“舶牙”源流、廣州行商的西洋觀、廣州口岸與腹地商幫、海幢寺與清代“夷務”的關系等問題,此前鮮有學者研究。(58)蔡鴻生 :《廣州海事錄》,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該書可謂蔡鴻生教授數(shù)十年穩(wěn)坐冷板凳,潛心鉆研廣州海事歷史的心血之作,也是改革開放40年來有關古代廣州貿(mào)易史及廣州海洋文明研究領域最重要的論著之一。蔡教授以通識的眼光,深入剖析市舶時代主要制度與廣府特色,闡發(fā)中古時期中外貿(mào)易的規(guī)律與特性;同時他重點關注廣州是如何從古代貿(mào)易港向近代通商口岸的轉(zhuǎn)變,季節(jié)性的“互市”被形形色色的“夷務”所代替。洋行、教會、買辦、西醫(yī)院、新聞紙等等,以雙管齊下之勢,使西洋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廣州匯聚,并向內(nèi)地擴散,成了中華大地得風氣之先的“南風窗”。全書不僅貫穿著“見路見人”的研究取向,更處處呈現(xiàn)蔡教授廣州海事研究的通識觀,如陸路與海路的關聯(lián)與比較研究,東西方交通網(wǎng)絡中的物種交流與人員來往,廣州口岸與腹地商幫等。尤其是剖析廣州風水觀念“會城狀如大舶”產(chǎn)生的根源,歸結(jié)為海事活動的頻繁、海洋意識的覺醒,以及海貿(mào)對城市格局發(fā)展的直接影響等等,提醒我們在鉆研具體課題的同時,要不斷拓寬自身的知識面,不斷增強對相關研究領域的整體觀和歷史感,才不至于以偏概全、錯誤解讀?!稄V州海事錄》還指出了許多新思路、新課題,供研究者繼續(xù)深入探討。

    結(jié) 語

    綜上所述,近40年對于廣州古代海外貿(mào)易歷史的研究,因中外文獻、考古材料、傳世文物的日益豐富、不斷整合,以及相關研究基地、專題博物館的設立,已形成多材料、多學科、多語種、多國別合作的研究趨勢。從研究課題而言,既有對長時段歷史的關注,研究重點也逐漸集中在明清時期,制度、商品、人員以及國家之間的貿(mào)易關系、文化交流成為熱門論題。研究人員則從高校教師擴展到文博、檔案、圖書館各類專業(yè)人員,不同領域研究者的合作愈加緊密,使廣州古代海外貿(mào)易歷史研究成果更加系統(tǒng)化、立體化、多元化。

    猜你喜歡
    廣州貿(mào)易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1貿(mào)易周”燃爆首爾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14
    沒有叫停!廣州舊改,還在穩(wěn)步推進……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117平、4房、7飄窗,光大來驚艷廣州了!
    9000萬平!超20家房企廝殺! 2020年上半年,廣州“舊改王”花落誰家?
    多彩廣州
    小讀者(2020年4期)2020-06-16 03:34:08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貿(mào)易融資砥礪前行
    中國外匯(2019年6期)2019-07-13 05:44:14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精品成人综合77777| 大香蕉久久网|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eeuss影院久久|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尾随美女入室|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高清av免费在线|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二区| 国产精品伦人一区二区| 欧美zozozo另类| 日日撸夜夜添|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 嫩草影院精品99|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欧美xxxx黑人xx丫x性爽| 国产欧美另类精品又又久久亚洲欧美|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高潮的动态| 深爱激情五月婷婷| 国产真实伦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酒店卫生间|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久久爱视频|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成人综合77777| 老司机影院毛片|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超碰av人人做人人爽久久|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 少妇丰满av|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看av在线观看网站| 免费搜索国产男女视频|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最大av| 变态另类丝袜制服| 久久久久久国产a免费观看|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99精品国语久久久| 又粗又爽又猛毛片免费看| www日本黄色视频网| 直男gayav资源|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国产精品一及|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小说图片视频综合网站| 国产在线男女|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真实乱freesex| 亚洲av一区综合| av在线播放精品|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99久久人妻综合|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 av卡一久久|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v下载方式|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黄片wwwwww|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三级普通话版| 免费看a级黄色片|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视频|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99热全是精品|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免费观看性生交大片5|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韦庄 | 97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婷婷|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美女大奶头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 日日撸夜夜添|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麻豆一二三区av精品| 人妻系列 视频| 欧美性感艳星|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简卡轻食公司|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老司机影院毛片| 啦啦啦观看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非洲黑人性xxxx精品又粗又长|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日日撸夜夜添| 男的添女的下面高潮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二区| 直男gayav资源|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嫩草影院精品99|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av.在线天堂|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综合|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黄|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亚洲五月天丁香|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97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or卡值多少钱|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三级国产精品片| 51国产日韩欧美|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最大av|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欧美性感艳星| 偷拍熟女少妇极品色|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又黄又爽又色|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三级毛片av免费|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麻豆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av在线亚洲专区| 欧美日本视频|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国产在线男女|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一级av片app| 午夜久久久久精精品| 色播亚洲综合网| 久久午夜福利片| 一级av片app| 中文字幕制服av|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欧美|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久久久久久大精品|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亚洲av成人av| 黑人高潮一二区| 成人午夜高清在线视频|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国产单亲对白刺激| 国产色爽女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二区|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天堂√8在线中文|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日韩高清综合在线|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久久精品影院6| 亚洲18禁久久av|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国产一级毛片七仙女欲春2|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亚洲国产色片|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简卡轻食公司|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三级国产精品片| 麻豆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二区视频|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a级毛色黄片|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男人天堂|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欧美区成人在线视频|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九九热线精品视视频播放|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久99久视频精品免费| 成人鲁丝片一二三区免费|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av在线蜜桃|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在线观看美女被高潮喷水网站| 国产精华一区二区三区| 18禁动态无遮挡网站| 中文字幕av在线有码专区|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久久99| 赤兔流量卡办理| 内射极品少妇av片p| 黄色日韩在线|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一夜夜www|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少妇熟女欧美另类|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内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av在线| 中文天堂在线官网|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av在线播放精品|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青春草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一夜夜www|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丰满少妇做爰视频| 高清毛片免费看|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综合| 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3abv|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 国内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蜜豆|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6| 99久国产av精品国产电影| 天堂av国产一区二区熟女人妻| av天堂中文字幕网| 色吧在线观看| 综合色丁香网|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国产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二区视频|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听说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高清|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18+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一级毛片七仙女欲春2|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啦啦啦观看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免费av毛片视频|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精品久久久噜噜| 永久网站在线|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综合色丁香网| 亚洲国产色片| 国产色爽女视频免费观看|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欧美97在线视频|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大全7|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福利小说| 青春草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av|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91狼人影院|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免费搜索国产男女视频|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www.色视频.com| 亚洲av一区综合| 人妻系列 视频|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亚洲自拍偷在线|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日日啪夜夜撸|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一级黄片播放器|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成人无遮挡网站|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中国| 国产精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妻av系列| 永久网站在线|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a级毛色黄片|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 偷拍熟女少妇极品色| 高清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激情| 毛片女人毛片|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国产真实伦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 国产真实伦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看黄色毛片网站|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夫妻性生交免费视频一级片|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女的被弄到高潮叫床怎么办|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丰满乱子伦码专区| 18禁动态无遮挡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 99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国产色婷婷99| 国产av在哪里看|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 简卡轻食公司|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十八禁国产超污无遮挡网站|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wwww免费看| 51国产日韩欧美|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村上凉子中文字幕在线|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国产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亚洲av熟女| 一卡2卡三卡四卡精品乱码亚洲|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自拍偷在线|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av高清观看| 国产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搜索国产男女视频|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夜夜爽夜夜爽视频| 国产av在哪里看|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99热全是精品|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国产成人91sexporn| 麻豆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嫩草影院精品99| 91精品国产九色| 内射极品少妇av片p|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高清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一级黄片播放器| 国产成人freesex在线|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www在线观看|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 亚洲一区高清亚洲精品|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一级毛片我不卡| 尾随美女入室|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一本久久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av|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又爽又黄a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3abv|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大香蕉97超碰在线| 联通29元200g的流量卡|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老司机福利观看|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的使用体验| av播播在线观看一区|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av.在线天堂|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最近中文字幕2019免费版| 成人午夜高清在线视频| 老司机影院成人| 欧美性猛交黑人性爽| 色综合站精品国产|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少妇熟女aⅴ在线视频| 少妇的逼好多水|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激情|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老妇女一区| 国产欧美另类精品又又久久亚洲欧美|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少妇熟女aⅴ在线视频|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亚洲国产欧美人成| 桃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欧美最新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少妇的逼水好多|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av.在线天堂| 欧美性猛交黑人性爽|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精品人妻视频免费看|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久久久a久久爽久久v久久|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精品大字幕|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男的添女的下面高潮视频|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 av在线蜜桃| 1024手机看黄色片| 成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av|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1000部很黄的大片|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国产黄片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长腿黑丝高跟|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videos熟女内射| 亚洲内射少妇av|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少妇丰满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