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芳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雖然對各門學科還沒有完全深入的認識,但是憑借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往往能夠有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的理由。孩子的學習成績與學習興趣有很大的聯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孩子而言,沒有興趣是很難專進去的,只有當有了興趣以后,才會想方設法地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濃厚的興趣可以產生很大的學習動力,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數學學習,以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到學習中去,并積極地迎接學習中的各種挑戰(zhàn)。穩(wěn)定的學習興趣是逐漸形成的,需要長期培養(yǎng)。如何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業(yè)成績,變“要學生學”為“學生主動學”,將成為我們老師的難題。
那么,怎樣才能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業(yè)成績呢?
第一步:建立開明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不論什么學科,如果學生喜歡這位老師,就相信這位老師講述的道理,愿意學習老師講授的知識,自然就對老師講的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相反學生如果討厭這位老師,要想他們對老師講的課程感興趣是十分困難的??梢姡胩岣邔W生的學生學業(yè)成績,促進課堂教學,必須建立開明的師生關系。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兒童不僅僅知道而且體會到教師和集體對他們的優(yōu)點既注意到了,又很贊賞的話,那么,他就會盡一切努力變得更好”。教育不能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只能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我的做法是下課后和孩子聊天跟孩子做朋友,多鼓勵他們多表揚他們多肯定他們。多聽聽孩子的心聲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幫助、團結、友愛、共同進步的良好師生關系。
第二步:關愛每位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
越是自信的人,越會成功,越能成功,則越會導致更加自信。反之,越缺乏自信,則越會導致更深的自卑、自棄、則成功者越少。所以老師需要關愛每位學生,幫助他們找到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如果學生的學習信心不足,自卑心強,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這樣不可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主動性也不可能很高。我會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給一些不自信的孩子更多地表現自我的機會,盡可能地把不自信孩子能做好的事交給他們。如讓他們做衛(wèi)生管理員,午餐管理員等。只要他們有一點點的進步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最終要使他們從心理發(fā)出感嘆:我能行。重新樹立起學習的信心,鼓起學習的勇氣,為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奠定不可缺少的心理基礎。
第三步:立足課堂,多提問題
班上很多學生的共性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總害怕老師提出問題,我會把時間用在對他們多提多問,從易到難針對他們的疑難問題“對癥下藥”。多次實踐證明,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但極大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徹底消除了他們的膽怯心理,使得課堂效果明顯提高。
第四步:培養(yǎng)孩子的傾聽習慣,要有四心。
告訴家長孩子傾聽習慣的重要性.強調培養(yǎng)孩子傾聽習慣,光靠老師的一張嘴去強調是遠遠不夠的,家長要配合老師才行。 開學第一周我就跟家長和孩子明確聽的要求: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fā)言,都要聽清老師或發(fā)言人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特別是當別人的發(fā)言有錯時,一定要等他把話說完了再用適當的方式指出;三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四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并重,相互促進.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深深感到,教學不是單純的師生間的智力活動,也是非智力因素的活動。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必須要動之以情,把師愛灑向每個學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