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小華
前些時候,一位名叫沈巍的流浪漢火了。我不以為意。對網(wǎng)紅,我一向不感興趣。所謂網(wǎng)紅,層出不窮,你方唱罷我登場,只不過一時風(fēng)光罷了,風(fēng)過即逝。
雖然如此,我還是聽說過沈巍這個人的。但,對他的了解,僅止于名字,看過照片——我在手機的網(wǎng)頁上瞥到過他,那照片里的他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穿著邋遢,一看就知道是個居無定所的流浪漢。
直到最近我周圍的朋友都提到了他,我才對這個人有了點好奇心,并心生探究——天下的流浪漢何其多也,沈巍這個流浪漢又是憑什么走紅的呢?帶著探究,搜索了他的資料,恍然大悟。
沈巍是一個上海人,讀過大學(xué),還曾在審計局工作。因心憂環(huán)保,主張垃圾分類,沈巍在單位將垃圾撿起回收,卻不想因此被同事誤會成精神病患者,還被送進了精神病醫(yī)院兩次。最后,單位給他辦了病退。
被同事誤會也就罷了,雪上加霜的是,沈巍的家人、鄰朋也不理解他回收垃圾的行為——鄰居多次投訴他,家人和他斷絕了關(guān)系。就這樣,走投無路的他開始了流浪街頭之旅。
這一流浪,就好似沒有了盡頭。盡管遭遇悲催,但沈巍并沒有放棄自己的主張,沒有放棄自己。在流浪的日子里,他依靠撿垃圾謀生,也憑此堅持著自己的愛好——讀歷史書和畫畫。
最近七年,沈巍多在上海楊高南路地鐵站附近徘徊。他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卻能說一口標(biāo)準(zhǔn)的普通話,再加上語出驚人,無論是談《左傳》《尚書》,還是談企業(yè)治理,各地掌故,都頭頭是道——這樣的沈巍漸漸引起了路人的關(guān)注。有人還將他的一些日常錄成了視頻放到了抖音上。外表不堪,學(xué)識卻淵博出眾,這樣的反差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好奇沈巍的故事,就這樣,他火了??梢哉f,沈巍的走紅是一種偶然,也是一種必然。
沈巍是不幸的,他親朋斷絕,孤身漂泊,流落街頭,遭遇不可謂不慘淡。沈巍又是幸運的,他偶然地被路人發(fā)掘,被拍成視頻上傳網(wǎng)絡(luò)后,又偶然地走紅,一生際遇從此改變。
平心而論,沈巍的走紅,憑的不只是運氣,更多的,是他的實力和毅力。流浪26年,沈巍始終堅持兩項工作——垃圾分類和讀書。水滴石穿,正是通過這樣一年又一年地堅持和努力,如今的沈巍才能精通《左傳》《戰(zhàn)國策》《論語》《三國演義》,金句頻出,典故信手拈來,讓手機屏幕前的觀眾們心生嘆服。
說實在的,我為沈巍感到高興?!案F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大多數(shù)讀書人,最渴望的是像諸葛亮一樣出將入相,如果不能,那就像杜甫一樣憂國憂民。沈巍也是如此——他一生學(xué)杜甫,心憂中國的環(huán)保?,F(xiàn)如今,沈巍也算誤打誤撞,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沈巍的走紅,讓更多人認識了垃圾分類。
我同樣為大眾感到高興。沈巍的走紅,是執(zhí)著的追求,印證了“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這句至理名言。他讓大眾見證了,努力終會有回報,奮斗仍然有價值。
我亦為真正付出、真正有實力的人感到高興。這是一個包容的時代——學(xué)識淵博,即便是流浪漢也能得到大眾的贊賞。沈巍的走紅,無論是對那些擁有真才實學(xué)卻默默無聞的人,還是對那些不被理解,但仍保持本色,堅持信念的人來說,都是一個莫大的安慰。我想在這些人眼中,沈巍的走紅,無異于希望之光的出現(xiàn)。
憑心而論,哪怕我真的不是很欣賞網(wǎng)紅,也衷心希望像沈巍這樣德才兼?zhèn)涞木W(wǎng)紅越來越多,只求有和沈巍相似遭遇的大師們可以有機會展現(xiàn)自己的光芒,不再流浪。